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750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我去!”女人不甘示弱,两人立刻扭在一起。
        良久,男人才汗津津的爬起来。
        “你魔鬼啊。”女人嘟囔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饿了半年的男人有多凶残。”男人道。
        一只雪白的脚丫子伸过来踹了他一脚,同时女人不满的声音传来,“你以为我怕你?我担心可能又要怀上了。妈蛋,我真成生育工具了,奴隶啊。”
        男人一把捉住她的脚腕,挠着脚心笑道:“我也是你的奴隶好吧。顺其自然吧,就算怀上,也就是最后一胎了。”
        “你别挠我。”女人抽回脚,露出一张海棠般红晕未退的脸蛋,“说点正事,夏粮收成不错,是不是要对关中用兵了?”
        男人摸着女人的耳垂,“八月出兵,十月拿下关中。”
        女人点点头:“好。你不在的时候,我都准备好了。按计划进行就成。”
        男人道:“这个战略欺骗,是不可能瞒过忽必烈大叔的。我们再怎么声东击西,他也能猜出我们的主攻方向不是淮北,而是关中。”
        “所以,这一仗关键是打快。在元廷反应过来之前,先打击关中,封锁潼关,不让元军主力骑兵进入关中。”
        女人道:“就看那一步棋能不能派上用场了。要是不行,攻打关中就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
        男人笑道:“我知道。来,小妞,给爷笑一个。”
        “小子,给姐爬一个。”
        “小妞,你很嚣张啊,信不信先对你用兵?”
        “怕你?放马过来!真以为你头上长角了?”
        …………
        李洛回朝后,群臣才想起来,该给君父上尊号了。
        然而,令文天祥和郑思肖等人遗憾的是,圣上已经在瀛州被上过尊号了,等于是上尊号的头筹,倒教那群新归化的瀛州官员拔了头筹。
        他们还给陛下上了一个“大仁至圣皇帝”的尊号。
        大仁至圣的确不错,可问题是,那是瀛州官员上的。
        于是,文天祥、林必举、杨汉明等大臣会同礼部商量之后,决定给李洛增加“文成武运”四个字。
        也就是“文成武运大仁至圣皇帝”。已经八个字了!
        天下才拿了一半,尊号就加到八个字,这也很让人无奈。
        他们同时还要给皇后崔秀宁上尊号“文成懿德”,也就是文成皇后。
        李洛和崔秀宁推辞了两次,可是大臣们很坚持,两人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
        于是,按照规矩,每当年节大贺时,朝廷给李洛的贺表,抬头不能再是“皇帝陛下”,而必须是“文成武运大仁至圣皇帝陛下”。
        同样,这样的隆重场合称呼崔秀宁也不再是“皇后陛下”,而必须是“文成懿德皇后陛下”。
        这是礼。尊号不是谥号和庙号,尊号就是这么用的。
        大唐开疆拓土,新收一州一县,这当然是国之大事,是一定要上表称贺的。
        按照唐国制度,正三品以下没有奏事权。但即便如此,上表称贺的奏章也超过一百。
        ps:蟹蟹支持,大家晚安。保重身体!!!

第490章  第685  685节  两道诏书,一个消息
        一百多份奏章中,其中扬州牧李扬的奏章,引起了李洛的格外留意。
        “臣扬州牧李扬,恭贺吾皇文成武运大仁至圣皇帝陛下:……近日查,官署有人以雀牌戏娱,此乃北国陋习。臣已经下令禁绝苗头,收缴牌具…唯恐他处亦有苗头,伏请陛下下旨禁绝……”
        这是一份祝贺加奏事的奏章。李洛看完这份奏章,苦笑着递给崔秀宁,“我这是自食恶果啊。”
        崔秀宁看完说道:“还是个苗头,现在严禁还来得及。麻将这东西的确容易上瘾,对官场风气危害很大。就以渎职罪来定义打麻将的官员。民间嘛,就赌博罪。”
        麻将,是李洛“发明”后送给高丽王后,高丽王后又送给忽必烈,从而风靡宫廷,流行大都,进而流传天下。元廷官场几年前就沉湎麻将,打牌成风。
        早在李洛当福建平章的时候,福建官场已经流行打麻将了。而北方风气更加严重,竟然发展到“竟日以麻将为戏”的地步,就是寺庙里,搓麻将的声音也盖过了诵经声。
        可以说,元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衙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麻将”。
        麻将不但让元廷官场更加,还极大的降低了元廷各级官衙的行政效率,甚至影响到军中将领。
        情报显示,越来越多的元军将领,在军营中终日打麻将,无暇打理军务。
        可现在,这股风气竟然影响到新生的大唐。
        这是李洛绝对不允许的。
        幸好,目前只是个苗头,完全刹得住。
        崔秀宁道:“一方面我们要刹住这股风气,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广几种国家体育活动,大家也要有娱乐的。”
        李洛觉得很有道理,两人商量之后,捯饬出几种“国戏”。
        很快,一道语气严厉的圣旨就颁发下来:
        “朕闻麻将牌者,乃鬼神之戏也,最是祸心败德,蛊惑心智,令人荒于嬉懒于事。蒙元因此政治大败,高丽因此亡不旋踵……”
        “大唐以道治天下,官员以清明许民,以勤谨治政,此乃德也,官之道也。而民以勤劳治业,简肃治家,此亦德也,民之道也……麻将所害者大,为祸者烈,乃一体禁绝。”
        “圣旨到后,官员再敢有戏者,以渎职失德论处,非但官爵褫夺,纵唐民身份是否可保,当在两可之间亦。”
        “而民间敢有戏者,以赌博失德论处,罚苦役五年,而唐民身份是否可保,亦在两可之间亦。”
        圣旨之严厉,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官员敢打麻将的,官爵全部褫夺不算,可能还要剥夺唐民身份,降籍为二等三等或者奴隶。
        百姓敢打麻将的,不但苦役五年,也可能剥夺唐民身份,降籍!
        但问题是,处罚再严厉,你不触犯也就一点事没有。
        皇帝这道《禁雀牌令》后世非常有名,因为在严格禁绝麻将的同时,还下了一道《光大体道令》,推广四种国戏。
        一是马球之戏。皇帝一方面禁绝麻将,一方面鼓励衙门,军中,民间推广马球之戏,并让礼部恢复制定马球的规则,以为定制。
        二是蹴鞠之戏。皇帝让礼部恢复蹴鞠之戏,改良规则。
        三是改革大象棋(古代象棋),推广御制唐棋(象棋)和围棋,普及双棋。
        但其实唐棋(象棋)比围棋更好推广普及,因为围棋对弈一次耗时太久,而且复杂,不利于大众化娱乐。
        李洛推广马球,蹴鞠和唐棋(象棋),当然是增加国民的娱乐,引导正确的娱乐方向。
        这些游戏,不但具备很高的对抗性,而且是两方对抗,最有利于培养竞技对抗精神。
        尤其是马球和蹴鞠,对于国民精神有很大好处。
        而麻将,扑克这样的多方对抗却弊大于利。这种多方性对抗的游戏,一般都是赌博,靠的的运气和算计。
        打牌者相互揣摩,勾心斗角,相互堤防。这样的游戏趣味性很强,极易上瘾,而且很容易培养人的劣根性。
        李洛给礼部的指示,规定和改良了马球的规则,从一人一队,到最多十五人一队,都可对抗。场地也分成多个等级。
        不过李洛特别规定,以五人一队和七人一队为大型赛事标准,细分为前锋,中锋,后卫等岗。
        标准球场以二十亩大小为准。令各地乡村,以荒地修建球场。各郡县城郊,也以荒地修建球场。
        军中,以校场为球场。
        蹴鞠的球体也做了改良。李洛令工部以海鱼膘改良足球,增加强度和弹性。并将工部的专利开放,允许民间商社制造。
        标准赛事以九人为一队。民间小型赛事以五人,七人为一队。增加了守门员,规范了守门员的职责。
        从城池到乡村,从军中到学堂,都要有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