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792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为何要用传国玉玺?因为传国玉玺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工部都记下了么?”李洛一口气说完,就看向工部尚书顾铠。
        顾铠出列道:“工部都记下了。可还需要借陛下传国玉玺,以作衡量。”
        李洛点头,传康西等内侍,去内宫问皇后取传国玉玺。
        等到传国玉玺取来,工部的匠师官员当殿用称称了传国玉玺的分量,定为五斤,在秤杆上做好刻记。
        接着,李洛亲自在白纸上盖上传国玉玺。顾铠亲自用圆规,将白纸上的印量出四边,做出一条直线,这就是一尺!
        接下来,工部的任务就是根据传国玉玺的重量和边长,重新制定度量衡基准,推行天下。
        以后,整个大唐的度量衡不但统一,就是度量工具也统一了。
        尺寸到底有多长,斤两到底有多重,不会再标准不一,各说各有理,而是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的基准。
        工部将会制作铜制的一整套度量衡工具,作为国家度量衡的原始标本,陈列在皇宫。
        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文字革新和度量衡规范,就在这一天同时定下了。《洪武政要》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事堂左相、驸马杨汉明出列奏道:“陛下,益州牧李益上奏,蜀人平日爱赌钱,无论城池还是乡村,处处可见赌坊。盖因蜀地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加上陛下轻徭薄赋,均田授产,民间恢复很快。这百姓的日子一好过,无所事事之下,就多有牧猪奴(赌徒)。”
        蜀地因为得天独厚,只要没有祸乱,自古百姓的日子都不错。这也是蜀民爱赌钱爱看戏的原因。倒不是蜀人天性好赌。
        牧猪奴(赌徒)天下皆有,但蜀地的赌风,的确更加严重。(别误会作者地域歧视)
        杨汉明是第一任益州牧,当然是熟悉益州的民情风俗的。
        他将益州牧的奏章亲自呈上,继续奏道:“我大唐以道治天下。陛下和皇后常说的娱乐之道,也是教化之道。这赌风盛行,不利于教化,有违大唐德治。”
        李洛打开益州牧的奏章一看,就是眉头一皱。
        你道唐主为何皱眉?
        原来,奏章中说,短短三个月时间,益州各地刑案大增,多数是这赌博引起。
        有人赌博借了阎王债(高利贷),或者铤而走险盗窃,或行骗,或杀人,或者逼妻为娼。这赌博输钱就是诱因。
        光引发的杀人案,就有十七起。破家者,数以百计。盗窃等案件,也数以百计。还有一些地头蛇通过赌坊,谋取暴利,诱使百姓参赌,有成为黑恶势力的趋势。
        这还得了?各州也都有这些事,可都没有益州这么严重。
        益州安定才三年啊。
        赌博的危害,绝对不仅仅是让人不事生产,还会败坏人心,荼毒民风,使人倾家荡产,或者不劳而获。
        李洛放下奏章,“朝廷虽然没有禁赌,却严禁放高利贷。这些人却以正常借贷之名,行高利贷放贷赌资之实。着实可恶。”
        官府为何不管?因为很难。
        高利贷的协议,表面上看是正常借款协议,也不会写明是赌资所用。文书上写着借你十元,其实只给你三元。在没有证人的情况下,怎么能判断是高利贷呢?
        如果武断的判定是高利贷,那么其他正常借款的人,也可以诬陷他的债主是放高利贷,以此赖账不还。还不乱套了?
        杨汉明说道:“陛下,这阎王债之事,历代都有严禁,却从未禁得住。可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下,只要协议找不出问题,朝廷就很难法办。”
        “不过,朝廷可以取缔赌坊。取缔了赌坊,就能狠狠刹刹风气,牧猪奴(赌徒)也就少了。”
        李洛点头,“刑部下令,取缔全国赌坊。有敢经营的赌商,一律查办。让牧猪奴们不敢光明正大的赌!”
        s:蟹蟹,晚安,今天好累啊。
        清逸文学

第725、726节  老政客的凶狠无情
        下了禁赌令之后,李洛又问起礼部关于体道之事,其实就是蹴鞠、马球、象棋等国民体育的推广情况。
        因为国民娱乐项目也是教化,所以由礼部之下的体道司管辖。
        礼部尚书吴镇楼出列道:“启禀陛下,光大体道令去年七月颁发,如今各地的蹴鞠场,马球场都兴建起来。州郡县和军中都有了马球场,蹴鞠场更是到了乡村。”
        “只是,民间善于骑马者稀少,更别说打马球了。所以这马球推广很慢,只有军中和州郡马球场,开始有人参与。还有一些民间商人,也建了马球场。”
        “但是,蹴鞠参与者却众多。州郡县的蹴鞠队,已经越来越上道了。毕竟,这蹴鞠不需要骑马,百姓也不陌生蹴鞠。象棋和围棋,臣还不知道推广如何。”
        李洛颔首道:“那么,今年马球赛是不指望了。就开办一次蹴鞠赛事。先从县队选拔,再郡队选拔,再州队选拔。军中,陆师选拔十五个球队,水师选拔两个球队。最后,各州各军球队到京师,蹴鞠决赛!冠军亚军季军,皆有赏赐。”
        “礼部下令,今年十月初一建国吉日,各州各军蹴鞠球队到江陵皇家蹴鞠场参赛。”
        “遵旨!”吴镇楼很高兴的领旨。
        大唐到时会有十七支州球队和十七支军球队入京,共有三十四个球队参赛,这可是全所未有的盛举啊。
        兵部尚书都烈也不甘落后的奏道:“陛下,虽然马球在民间推广很慢,可在军中却推广很快,尤其是在骑兵中,打马球者比比皆是啊。可否也让马球队来江陵决赛?”
        李洛哪里会反对?立刻从谏如流的笑道:“既然马球在军中普及很快,那就一并来参赛。嗯,骑兵中选拔二十个马球队,其他兵马选拔十个马球队。”
        “遵旨!”都烈赶紧领命。
        军师府太尉江钧也不甘寂寞的出来:“陛下曾说,射箭也是国民体道,更是古礼,必要发扬光大。臣建议,可选拔军中神射手,参加射术大赛。”
        “准!”李洛很是高兴。
        鸿胪寺卿,也就是李洛曾经的便宜“伯父”李签出列奏道:“陛下,五月初九,是陛下之圣诞。但陛下之前寿诞,都在外打仗,一直没有大操大办。今年一定不能马虎了。”
        礼部尚书吴镇楼急了,他刚要提到这事,李签就抢先一步提了出来,让他很是郁闷。
        好在吴镇楼毕竟是礼部尚书,他早有准备:“回陛下,万寿庆典礼部正在筹划,再过几天,就会奏报陛下御览。”
        “哦?”李洛来了兴趣。他当皇帝之后,可是还没过一次万寿节啊。
        那怎么行?他是天子!
        “礼部拟了哪些章程?这国家百废待兴,中原未复,可不能大肆铺张。”李洛明着是说不要浪费,其实是想问礼部:你们打算怎么给朕过生日?
        吴镇楼毕恭毕敬的高举笏牌,“好教陛下知道。礼部查了唐会典,准备参考先唐圣寿礼制。太乐署也在编练歌舞,已经复原了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臣还增加了五剧会演,灯花夜放。”
        “而且,陛下圣寿和端午节只隔数天,江陵又在长江边上,臣还增加了赛龙舟”
        唐主听得不住点头。不错啊,这生日过的很隆重,他很喜欢。
        李洛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享受,他是把生日当成了教化的机会。
        工部尚书顾铠也凑热闹:“陛下,工部受皇后之命,在为陛下制作一件寿礼,如今还未完工。”
        他似乎得到崔秀宁交代过,不愿意先透露是什么寿礼。
        李洛呵呵一笑,也没有追问。他很清楚崔秀宁的风格。这是要给自己一个惊喜啊。
        皇帝过生日最期待的环节之一,就是上贺礼。公卿大臣,武百官的礼物不尽相同,五花八门,想想都有意思。
        “你让工部给我造什么礼物?搞得这么神秘?”李洛回到寝宫问道。
        崔秀宁放下笔,揉揉手腕,“先不告诉你,你应该会喜欢。”
        李洛搂着她笑道:“那也是工部的礼物,你自己的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