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812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赵显吓得一激灵,“是是,大汗说让做,奴才就做,奴才皆听大汗圣旨。”
        赵显心中既是惶恐,也有一丝期待。
        事实上,也由不得他不答应。
        “好。那朕就册封你为大宋皇帝,建都开封,这中原一千多万人口,全部给你。”
        “朕还给你二十万汉军,以为大宋禁军,吃你大宋之饷,为大宋而战,再招募二十万新兵,这军器盔甲,一应借给你。”
        “还有,这中原的庄园牧场,也全部给你,用来招募流民,施恩百姓”
        忽必烈一条条说出来,听得赵显惊呆了。
        竟然是全力扶持大宋复国,还要帮助大宋收拾人心,建立军队。而且蒙元官员和权贵,全部撤到黄河之北。
        朝廷大权,全部由大宋做主。条件只是,称臣纳贡!
        而且,今年之内,大元铁骑还会驻扎中原,帮助大宋抵抗唐军北伐。大宋只要提供粮草即可。
        足足半天之后,赵显才又惧又喜的离开大明宫,由侍卫护送着回到瀛国公府。
        就从这一刻开始,瀛国公府的保卫,上升到亲王级别。
        此时,故宋太皇太后谢道清已经去世,但赵显之母全太后还在世。
        全太后听到赵显转述的忽必烈之言,大惊失色的说道:“儿啊,这官家你做不得啊,南唐如此强大,你做了官家,还要做一次亡国之君啊!”
        赵显垂泪道:“母亲,如今这官家,儿是不做也得做,又能怎样?”
        母子两人抱头痛哭。
        元廷速度很快,仅仅三天后,忽必烈就下诏,册立赵显为大宋天子,年号弘德。
        接着,借助赵显的名义,封留梦炎为平章政事,叶李为枢密使。所有汉官,全部一股脑塞给赵显,组建新的“大宋朝廷”。
        忽必烈由抽调二十万不太可靠的汉军,改为宋军。
        一切官名,全部恢复宋制。
        接着,忽必烈下诏,说有感于宋主仁德,还给中原故地,以安汉家之心。因宋主恳求,特将中原庄园牧场,悉数归还大宋,以全大宋爱民之心。
        一连几道圣旨之后,大元皇帝“礼送”“大宋君臣”离开大都,前往开封。
        黄河南岸的开封,一夜之间就换上了大宋的旗帜。开封官吏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宋官员,开始紧急布置迎驾,多年不用已经废弃的开封皇宫,又重新打开。
        城中百姓惊闻,大宋复国了!
        用不了几天,赵官家就要在开封登基了!
        五月初一,“大宋君臣”浩浩荡荡来到开封。当日,赵显就在开封金朝故宫登基为帝,改元宏德,尊母全氏为皇太后。
        然后,赵显大封百官。甚至,赵显还在元廷授意下,封在关中坐镇的天祥为秦国公,上柱国,平章军国重事。令天祥率部归正,扶保大宋。
        同时,“大宋天子”下诏,中原已经恢复,百姓可安矣。还说要推行均田令,减免赋税,赈济流民。
        与此同时,河南江北的蒙元色目官员以及村社蒙古保长,也开始奉旨北归。
        赵显又下诏,恢复汉家衣冠,尊崇汉家旧俗。
        短短几天时间,这些令人震惊的消息就风一般吹往中原大地!
        五月初六,李洛刚刚回到江陵,还没接受群臣祝贺,就收到北方急报。
        四月二十五,忽必烈册立赵显为大宋天子,送到开封即位,元廷疆土退到黄河之北五月初一,赵显在开封即皇帝位,年号弘德。
        更恶心人的是,赵显下诏宣扬中原已经恢复,还下诏推行均田令,甚至封天祥官爵,“令”天祥率部归正,扶保大宋。
        太恶心了。
        唐廷得到消息,一片哗然。
        忽必烈竟然不声不响的做下好大事!
        尤其是崔秀宁,气的折断一支笔。
        布置大量特务,煽动北地反元抗税,本是她指示特察局策划的阳谋。元廷要是镇压,就会激起北方大起义,唐军借着起义北伐,让蒙元四面楚歌,粮草断绝,从而最短时间内打败元军,收复中原。
        元廷要是不镇压,财政会越来越困难,北伐也越来越容易。
        可谁成想,忽必烈竟然来了这一手,搞出个什么赵宋复立。
        明天就是李洛生日,所谓的大唐万寿节,朝廷内外都准备妥当。可李洛此时也缺了几分兴致。
        “特察局评估过没有,赵宋在开封复立,对北方民心有多大影响?”李洛问崔秀宁。
        崔秀宁放下一份资料,“已经评估过,初步调查是,影响还是不小。”
        “尤其是赵显的诏书,说要减免赋税,推行均田令。还有他很快就能接受大量的庄园土地。他收买民心当然没有那么容易,可中原的反元之心,也会冷却下来。”
        这是明白着的事。元廷都退到黄河之北了,中原地区将由赵宋来直接统治,这驱除鞑虏就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千万别以为中原被金元统治多年,赵宋就丧失影响力了。就算七十年后元末红巾军起义,当时势力最大的刘福通,还打着大宋的旗号,一度成为抗元主力。
        尤其是在河南和淮南,说是民心思宋或许夸张,但却都知道大宋。淮南十几年前还是南宋领土,十四五岁的少年,都做过宋人,别说中老年了。
        “大起义,暂时是很难爆发起来了。”崔秀宁苦笑,“就是北伐,也肯定要和伪宋打。”
        事实上,这时代的底层百姓没有那么多民族大义。头上不再是鞑子皇帝,换了汉人朝廷,欺负他们的保长老爷也走了,也不用再剃发留辫了,赋税比以前轻了,他们还会冒着风险起义么?
        北方大起义的酝酿机制,被破坏了。
        李洛也摇头,“我真没想到,忽必烈会这么有魄力。他这么干,损失很大,起码要弥补蒙古贵族的损失,还会少很多人力资源。”
        崔秀宁冷笑:“这就是他够狠的地方。但他有底气这么干,西域和中亚西亚东欧,有的是土地,他还怕没土地补偿贵族?他巴不得贵族去西边。人力资源反对他的百姓,那是敌人,不是人力资源。”
        “他也是没办法了,这是不良资产,必须要剥离掉,不然还会导致良性资产恶化。只是,我们低估他了,低估了他的狠。”
        李洛皱着眉头,“本来,北方爆发大起义,我们就乘机北伐。可现在,只能等到骑兵彻底练成再出兵。没有大起义配合,就必须要有强大的骑兵。”
        崔秀宁很郁闷的说道:“最恶心的是,他们竟然打算学我们搞均田令,也准备对地方豪族动刀子了。这样搞法,真能收揽到民心。一旦北伐,就要和汉人打。”
        在古代,所谓民心最善变,也很好糊弄。北方百姓只是听说南方好,可究竟怎么好法,他们又没有感受过,怎么会有切身体会?
        你说伪宋是傀儡,问题是底层百姓哪里会管什么傀儡不傀儡?别说现在,就是后世的伪满洲国,不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底层百姓,张口康德皇帝,闭口康德皇帝?
        唐军打败伪宋很容易,绝对是摧枯拉朽。可打的赢是一回事儿,被恶心到也是肯定的。而且,伪宋的地盘上,还有大量元军协防。
        有“皇军”骑兵在,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能不能趁着伪宋立足未稳,出兵灭了?”崔秀宁道,“还是以北伐驱除鞑虏的名义,直接打到开封,端了伪宋朝廷。”
        李洛摇头,“那就要和元军大打出手,我们骑兵新军还没有练成,又没有大起义配合,太被动了。元军巴不得我们现在就北伐。还能不能策划大起义?”
        崔秀宁道:“北方汉人被杀怕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起义的,除非元廷镇压他们抗税。可现在,元廷没有镇压,反而推出个伪宋搞均田令,剥削温柔了,他们哪里还会冒险起义?当然是能忍就先忍着。”
        李洛摊摊手,“那就没办法了。他们不起义,我们骑兵少,只能先训练骑兵。”
        北方敢于起义的人,这些年基本上被杀光了,剩下的是能忍就忍。承受临界值不到,是不会起事的。现在这个临界值,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