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831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接着,商铣取下案头的笔,刷刷写下了宪令。将其中挑头的和械斗时最“勇猛”,下手最狠的二百七八十人,全部处死。
        其中打杀过不止一条人命的“狠人”,除以腰斩之刑。
        还有械斗中参与打砸抢等作奸犯科的暴徒,也全部处死。
        宪令一下,一个警士立刻出帐,对着人山人海的围观乡民宣布判决,念出一个个名字。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三百多人被警士和军士五花大绑,塞住嘴巴,一个个押到临时搭建的刑场上。
        周围哭声大作,有死者家属,也有即将被斩杀的人犯家属。而这些即将被处死的人犯,这才想起前些天械斗中的勇猛。
        他们用枪矛刺杀相互认识的桑梓,甚至砍下对方的头,破开对方的肚子,甚至杀了不止一个人
        当时觉得,自己敢打敢杀,当真是条好汉。可是现在看着面前的棺材,看着杀气腾腾的警士宪兵,他们才感到无边的恐惧。
        他们害怕,他们不想死!
        可那还用什么用呢?
        正在这时,钦差大臣商铣在万众瞩目中来到刑场上,他看了看瑟瑟发抖的三百多个待决死刑犯,又扫视一眼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大声说道:
        “陛下赐本部堂王命旗牌,本堂到后,体察陛下仁慈之心,本来有心为宽。然,此案之恶,实触目惊心,不忍与闻。本部堂只能严办,给数百死者一个公道。本堂有伤陛下宽恕之怀,事后本部堂自然向陛下请罪!”
        李交等人说道:“我等也主张严办,有伤陛下宽恕之道,事后也向陛下请罪!”
        “勇于私斗杀人者,就是这个下场!当年鞑子来了,怎么没见他们这么拼命?不要以为法不责众,哪怕是几万人几十万人触犯国法,也要统统惩处!传令!行刑!”商铣面无表情的下令。
        “轰轰!”两声号炮一响,大队的警士和宪兵走上刑场,举起锋利的唐刀,还有的打开恐怖的铡刀。
        被关押的两千七百多人,最后被处死了三百多人,真是杀的人头滚滚。其中被处以腰斩的人,一时不死,拖着半截身体往人群爬去,吓得人群尖叫不已。
        这些被腰斩的人,都是不止打杀过一个人的,往往还很残忍。
        一个警官出来大声说道:“钦差行台宪命!余下两千四余人,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全部服苦役五年,修建水库,道路,桥梁此令!”
        死刑刚刚执行完,有宣布了对其他人的处罚。竟然是五年苦役!
        不降籍为奴,已经算是商铣仁慈了。
        周围围观的百姓,都吓懵了。他们万万想不到,械斗会是这么严重的后果,很多人都是嚎啕大哭。
        “传令,将械斗死难者遗体统一埋葬,建立墓园,命名为相煎园,立碑警世后人。”
        “所有死刑犯尸体,全部就地掩埋,不许收尸,这就是勇于私斗,怯于国战者的下场!”
        “再传令,将此事写成公告,公布广州桂州十八郡,胆敢藐视官府,私自械斗者,便是匪非民,国法断不能容!”
        “传令,两人若有冤仇,可以申请公平决斗,两方皆同意决斗,签下生死状,有众人作证,去忠武庙祭祀之后,官府便可颁发决斗许可。朝廷,准许百姓公平决斗,只要他们敢!”
        一条条命令,狠狠震撼了围观的百姓,尤其是最后一条,竟然允许公平决斗,只要两人都申请,就能颁布决斗许可。
        想斗,可以啊。在众目睽睽下签下生死状单挑,敢吗?
        这也是李洛授意商铣的。
        禁制私斗当然是国法,可如果禁令太死板太僵硬,也会让百姓变得胆小懦弱,甚至遇到欺负不敢打架。
        所以开了一个口子,那就是申请一对一决斗。
        虽说没有几个人敢申请决斗,可终究是一个保留血勇的方法。对方和你有仇,怎么办?
        可以申请决斗。当然,前提是对方同意,要有一整套程序。对方不立下生死状,那决斗就无法进行,你打死他,就要偿命。
        决斗在中西方历史上都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也是有它的存在理由的。
        不久之后,唐廷就颁布了影响深远的决斗条律,制定了完整的决斗礼仪和法定流程。
        缅州,距离孔明城原蒲甘城二百余里的阳陂县。
        阳陂县原来叫赛野土钦,是缅人的地盘。蒲甘国举国归唐后,就改名叫阳陂县,设立了县衙和乡村公所。
        此时已经七月底,数百万缅州人都知道,缅州、滇州肃风观察大臣辛苦,已经来缅州半个月了。
        听说,钦差大臣是个女子,还是凤凰乡侯。大皇帝为何会派个女人当什么钦差大臣呢?
        “陈达,你父死了,应该烧了或者埋了,怎么还能养鱼呢?钦差可是下了严令,不许再尸体养鱼,你不要抗命,这不是玩儿的。”
        芭叶村中,一个老者对一个年轻汉子说道。他有点担忧的看着年轻汉子将一具死尸装进木箱,沉入屋外的池塘。
        那叫陈达的汉子咧嘴一笑,露出憨厚的模样,“麻龙叔,不要紧的,乡里面很多人都还在养啊。女钦差哪里知道这么多,等鳝鱼养好,送一条最大的给你。”
        他本来叫丞答,因为大唐不许用蛮名,被改成同音的陈达。
        麻龙摇头,“我不要,我老了,吃不了好东西。我就怕,自己死了也被养鱼啊。”
        缅州人虽然归唐,五大道庙也在各地修建起来,学堂也处处开设了,可汉化的进展仍然不太理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本地风俗仍然很顽固。
        尤其是一些恶俗,令人毛骨悚然。
        比如缅州人习以为常的“尸体养鱼”,“尸体藏床”等古怪风俗,不但很普遍,也根深蒂固。
        他们往往不埋葬尸体,而是把尸体用来养鱼。他们把尸体装进留有小孔的木箱,沉入水中。小鱼和黄鳝就会循着尸体的气味进入木箱,啃食尸体。
        这样,鳝鱼就能急速长大,再也无法钻出木箱。
        等到过一段时间打开木箱,尸体成了白骨架,而里面的鳝鱼就长成胳膊粗,据说不但十分美味,还是大补之物。
        这个风俗流传数百年了,缅人根本见怪不怪。
        他们还把尸体放进装了锯末的木箱,再放在床下,希望床下的尸体慢慢变成干尸,成为金身不朽。
        这些邪门的诡异风俗,当然和大唐教化格格不入,是一定要禁绝整肃的。
        来缅州和滇州的钦差,就是辛苦。
        李洛之所以派她来,是知道缅州风俗诡异,而且蛇虫很多,一般人来了,可能会被恶心到。
        可是辛苦,似乎没把这些邪门的东西当回事儿,她也足够狠辣阴鸷,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的辛苦,正在孔明城中的州牧衙门,听取汇报。
        她以侯爵身份,授予缅滇两州钦差肃风观察大臣,来到缅州已经半个月了,也就是发了几道告示,除此之外似乎什么也没做。
        只发了告示,这段时间却什么都不做。
        看似是渎职。
        其实,她是想把事情做绝啊。
        这些天,她一直在策划。如今,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听说,尸体养出来的鳝鱼美味大补。这次本侯倒要看看,能不能补死他们。”
        “钦帅,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请宪令。”一个警官汇报。
        “出发!”辛苦一身紫袍,头戴唐国高阶女官特有的云冠。
        “尊宪令!”
        PS:蟹蟹,晚安,求支持啊各位,给点支持吧,蟹蟹了

第761、762节  就是这么霸道
        辛苦连仪仗都不打,直接骑马率兵出发。
        残酷的肃风运动,就这么被这个女子拨弄起来。
        阳陂县芭叶村,陈达丞答正坐在芭蕉树下,呆呆看着不远处的池塘。
        池塘中不时泛起水泡,传出一种奇异的气味儿。那是尸体的气味。
        丞答父亲的尸体,正在水塘下面的木箱中,被鳝鱼啃噬。用不了多久,鳝鱼就会长得很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