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855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呜呜呜呜呜”唐军中的号角苍凉悲壮的响起,随即,十几万将士一起缓缓唱起军歌国殇。
        雄浑苍劲而悠长的歌声穿过雨幕,惊天动地,蕴含着绵绵哀思如铁的战意。
        举火前,李洛亲自将一面凤凰浴火战旗覆盖玛巴朗结遗体,按刀大声说道:“英灵不远,朕誓平灭三国!三国一日不灭,大军一日不归!”
        将士们纷纷下跪在雨水中,山呼万岁。
        由于下雨,火葬很不顺利,只好泼上火油,才顺利点燃。
        很多人都心中清楚,三国完了。
        暹罗等国,彻底触怒了陛下。三国的命运,只怕更惨。
        “哲札!”李洛喝道。
        “臣在!”蒙古将领哲札出列。
        “攻入三国后,你当年在瀛州怎么做的,就在三国怎么做。”李洛幽幽说道,他的脸色在雨水和火光的衬映下,显得肃杀无比。
        “喳!无需天可汗下令,臣等就让那些南蛮知道,激怒大唐的下场!”哲札斩金截铁的说道。
        “传朕旨意,等天晴之后,再度南征!”李洛下令道,毫不因为天气作梗和折损大将,就动摇南征的决心。
        “万岁!万岁!”
        “大唐必胜!大唐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一浪盖过一浪,就连漫天雨丝,也似乎被震撼到。
        接下来几天,雨仍然未停。军中每天都有士卒病死。不到五日,死者超过三百。死去的将士,多是骑兵。
        因为唐军骑兵大多是北人。不是吐蕃党项人,就是女真契丹蒙古人。南人很少。他们对南洋雨季更加不适应。
        这还是在唐军医疗防疫手段领先于世的情况下,不然,这次就算病死上万人也有可能。
        军中天天都在火葬病死的袍泽。可是唐军的士气不但没有收到影响,反而战意更加坚定。
        一定要跟着陛下,灭了三国!
        …………
        直到腊月初九,持续二十天的雨,才停了下来。
        这么长时间的雨,让唐军陷入最脆弱的境地。火器固然不能用,就是弓弩也不行了。
        李洛和唐军,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亏。
        不过好歹此时唐军有城池驻扎,还在缅州,倒不怕敌军攻打。四国联军也绝对无法带着那么多战象来攻打缅州。这样的雨季,他们的弓箭同样不好用。
        久违的阳光一出来,唐军大营顿时爆发出欢天喜地的呼喊,如同打了打胜仗。
        大地的水气在阳光下迅速蒸发,所有火药和弓弦都被搬出来晒太阳,所有的将士和战马,也难得的沐浴久违的眼光。
        接下来连续几天都是天气晴朗,一罐罐火药又被密封起来,一张张弓弩又变成杀人利器。
        腊月十五,一切再次准备就绪。唐主下旨,继续南征!
        时隔一个月,十七万唐军再次气势汹汹的渡过怒江,直抵宾河。
        上次唐军挖掘的水井,再度被污染。唐军早有心理准备,不待皇帝下令,就自发的挖掘水井。
        唐军卷土重来的消息,早就被报到宾河之南双龙寺的联军大营。
        “唐军终于来了。好,这次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真腊王狠狠说道。经过上次唐军“败退”,他对战胜唐军可谓信心满满。
        不光是他,就是一向信心不足的八百媳妇国王,此时也不再畏惧唐军了。
        哼,唐军说起来厉害,其实也不过如此。李洛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如今联军中认为唐军不过尔尔的将士,当真大有人在。
        “是要尽快开打了。”最冷静的暹罗王兰甘亨沉吟着摩挲黄金佛珠,“我们养了好几万头野象,一天光负责喂大象的人都有几万,这附近的树叶,快被大象吃光了。要是几个月内不打,我们就喂不起了。”
        “传令,不要在宾河南岸阻击唐军,放他们过来就是。等到他们全部过河,再…”
        “眼下,先把兵马按照位置铺开,便于四面合围。除了留下六千头战象防卫中军,抵御脱阵而出的唐军骑兵,剩下的五万头全部上阵,每面布置一万多头大象,四万郎斯坤军,八千骑兵,三万甲兵!”
        他的计划,是除了几万人守卫中军,其他三十万步兵,几万骑兵,五万战象,全部投进去。
        海宋使者向完担心的说道:“暹罗王,我们不太擅长军阵啊。这么多人马战象,怎么指挥?怎么协调?”
        几十万人,十里大的战场,怎么指挥自如,不让兵马乱成一团,这是非常困难的。
        暹罗王哈的一笑,“协调?不用协调,不用指挥,就这么四面冲上去,乱打!只要谁在前,谁在后,分清楚就行。”
        “还有,我们的意图,还是要保密!不和唐军对阵,就不许告诉勇士们怎么办!”
        “最算李洛到时猜出我军意图,那也来不及了。”暹罗王抽出匕首,“要是擒获李洛,我就亲自杀了他,将他的人头送给忽必烈!”
        “李洛一死,元军必定南征,我们就北征,先吃掉蒲甘,安南和占婆,再攻入大理!也来一次北伐中原!”
        兰甘亨说到这里,看到海宋使者露出担忧的神色,顿时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就是,除了安南蒲甘占婆,我们最多只要大理和岭南,其他地方当然是大元和大宋的,我们不要!”
        向晚心里冷哼,就算你想要,也要有本事打下来。
        听这几人的语气,似乎唐军已经大败,他们已经回师北上了。
        宾河北岸,唐军大营。
        腊月二十二,唐军终于做好了渡过宾河的一切准备。
        “陛下,请旨何时渡河?”行军司马韦素问,众将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李洛看着外面的阳光,“不着急,等到黄昏再渡河。”
        天黑渡河?
        为何?
        众人没有再问,既然陛下说黄昏渡河,那就一定有陛下的考量。
        韦素却是明白了。“陛下当真圣烛独照。这天黑渡河,敌军不但不好进攻,势必也要等到天明。有利于我们从容布置。”
        李洛点头,“正是如此。渡河之后,先如此安排…”
        随着李洛说出决战计划,所有人的脸上有点后怕的神色。
        陛下说出了敌军可能采取的战术,安排了预防的手段。要是陛下没有想到这一点,大军一旦决战,多半就是一场大败了。
        武士们再勇武无畏,还能和冲过来的大象抗衡
        几万头野象啊,想想都头皮发麻。四面合围过来,撤都没地方撤。
        李洛详细做出了一番安排,直到黄昏,大军才拔营渡河。
        …………
        “唐军黄昏才渡河,那多半是害怕渡河之后立足未稳,我军就发动攻击。”真腊王断定道。
        暹罗王想了想,觉得唐军黄昏渡河也正常。要是早上就渡河,那么过河后还是白天,就会受到攻击,连扎营都没有时间。
        而黄昏过河,渡河后是深夜,不会受到攻击,他们就能从容安营扎寨。
        这么说,唐军应该是抱着步步为营的稳妥战术了。李洛应该想不到,决战会这么快吧?
        几十万大军打仗,按理说怎么也要打个十天半月。可他兰甘亨,却想毕其功于一役,利用数万头野象,一战定输赢!
        “传令,大军慢慢拉开,布置在适当位置,距离唐军不能超过五里,也不能短于三里!唐军趁夜渡河,我们也趁夜抢占有力位置!”暹罗王下令。
        他要做的,就是将几十万人马摆开,占据有利于收网合围的态势。
        第二日上午,探马来报,唐军已经在宾河之南数里外扎营。唐军斥候不敢深入,很快就撤回去了。
        “那是什么?”暹罗王抬起头,看着天上不断盘旋的几只大鸟,不解的问。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鹰。
        众人都抬头望天,不明白怎么突然出现几只大鹰在上方盘旋。
        向晚说道:“那是蒙古人的海东青,用来侦查军情之用。唐军之中,必定有蒙元的驯鹰师。暹罗王放心,这扁毛畜生虽然能探查我军布置方位,却探不出我们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