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925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可问题是,恒北都护府占据了后世天竺恒河之北、尼迫尔、大半个孟加拉、天竺西北这一大块土地,面积比益州还大,人口一千多万,被设为九郡八十三县。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土著,没有几万兵马驻守,根本就无法维持。
        所以,唐军挤出了两万多兵马,驻防各地城池大寺,协助数千从国内调过来的警士,维持秩序。
        两三万军警,在充满敌意的异族土地上,维持比益州还大的辖区的治安,那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关河防线的唐军,就只剩下三四万人。
        而也先帖木儿的元军,超过十五万人,是唐军的四倍有余,占了整个西方元军的三成。
        其中波斯军十万,秃厥兵两万,阿富汗兵两万,蒙古兵一万,还有数千汉军火器兵。
        光是骑兵,就有十万人。
        他们是在元廷的蛊惑下,以“圣战”之名,加上发战争财的驱使,南下攻唐的。战斗力,很是不俗。
        同时,关河防线也不算是很险要的关隘。唐军在此和数倍于己的元军作战,压力可想而知。
        双方交战已经快一个月,元军多次发动攻击,利用骑兵的攻势迂回攻打唐军。
        唐军大将、恒北节度使瞿世,凭借火器和关河,以及唐军的善战无畏,仍然守住了关河防线,令元军始终无法渡过天竺河印度河和恒河。
        激战近一个月,元军伤亡数万,唐军也伤亡万余。
        也先帖木儿大怒之下,发誓要攻入关河防线。他下令再次在阿姆行省搜括兵马,增兵三万,加强对关河防线的攻击。
        而瞿世的可战之兵下降到两万多人。无奈之下,瞿世只能下令抽调本就少得可怜的后方镇守兵马。
        马宣礼在各地城池东拼西凑的搜括了一万多唐军,补充到前线,总算又暂时稳住了防线。
        可是,后方的军警只剩下一万来人,就压不住天竺人了。这段时日,造反作乱的教民越来越多,越闹越大,他们趁着元军攻唐,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发展到聚众攻打城池的地步。
        唐廷对恒北,和恒河之南的梁国理国一样,正在失去控制。
        可马宣礼手中已经连一个都的兵都挤不出来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招募青壮也没用。因为青壮也是天竺人啊。他们要是反噬,那就更加坏事。
        “制台官人,雅兰县教民暴动,余孽聚众数千人,攻打县城。县城只有警士数十人,岌岌可危啊。”一个属官匆匆赶紧来汇报。
        按照唐廷官制,官员各有雅称。州牧雅称牧台,郡守雅称使君,都护府总督雅称制台。
        马宣礼皱眉说道:“本官能有什么办法?哪里没有教民作乱?横竖守住各地城池罢了,城外不管,先让他们闹,所有唐人和僧人先躲进城里避难。如今关河防线吃紧,各郡县兵力空虚,只能这么干了。”
        雅兰县就在首府恒阳城附近,连雅兰县都这样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督丞王崇拱手道:“制台官人,这朝廷的援军,到底何时才能到?”
        马宣礼是搞情报的,当然知道的很清楚。“刚接到消息,陛下上月在中原大胜。这援军第一批一万多人,估计已经到了缅州,半个月内能赶到恒阳。”
        “第二批援军五万,是陈太尉亲率,估计最快还要四十天。”
        属官们有些失望。半个月后事情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而且一万多援军,似乎也太少了。
        陈太尉的五万大军,那是泰山压顶之势,却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到!
        来不及了。
        等到陈太尉赶到,恒北会是什么样子?不敢想。
        马宣礼继续道:“恒北治安战日益恶化,关河防线也很吃紧。朝廷援军千里迢迢赶来,缓不济急。如今能指望的,只有梁国和理国。”马宣礼指指南方。
        “司妇寺卿辛苦,已经被皇后陛下任命为钦使,去见萧氏兄妹了。本官估计,辛苦应该能说服萧氏。只要萧氏出兵,恒北就能转危为安。”
        马宣礼刚说到这里,衙门外就传来喧哗声。紧急着一个探马就气喘吁吁的进来。
        “制台官人!”探马将一封信送到马宣礼的手中。
        马宣礼打开一看,立刻放声大笑。
        “哈哈哈!恒北无虞也!”他扬着手中的信,“这是辛苦钦使的信,她说,梁王萧焱已经亲率六万大军过河,如今已经到了恒河之北!”
        “六万梁军一到,三万用来镇压教民造反,三万去关河前线助战,恒北就转危为安了!大唐必胜啊!”
        “大唐必胜!”都护府的官员们都精神振奋。
        两天后,一支打着唐、梁、理大旗的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恒阳城外。
        一路走来,得知大军来到的各地作乱教民,纷纷开始低调起来。
        梁王萧焱身穿盔甲骑在战马上望着恒阳城,目光复杂无比。
        这座恒阳城,之前曾是他的京城啊。就连名字,也是他改的。
        结果,便宜李洛了。
        可即便如此,自己仍然只能带兵来恒北帮李唐抗元。
        真是时也命也。
        辛苦此时也穿了盔甲,笑吟吟的对萧焱说道:“梁王,经过此事之后,天子必定欢喜,梁国社稷就稳如泰山了,恭喜梁王啊。”
        萧焱有些郁闷的嗯了一声,“还是那句话,苦儿,你可不能骗我。”
        辛苦灿然一笑:“你放心就是。”
        此时,城门大开,恒北总督马宣礼亲自率领官员除出来迎接。
        当天,三万兵马就分为十队,开赴各郡镇压教民作乱。
        另外三万人,在辛苦和萧焱的率领下西进,去关山防线参战。这三万人都是骑兵,也是梁国和理国最精锐的兵马。
        为了换取李洛的支持,讨得大唐天子欢心,萧氏兄妹也算是下了血本。
        三万骑兵紧赶快赶,终于在七天之后赶到关山防线。而此时的关山防线,战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从两河山到天竺河之间十余里的防线上,三万唐军正通过十几个堡垒,于十几万元军大战。
        唐军火器的轰鸣,和元军低配火器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数以万计的波斯战士举着盾牌和弯刀,骑着马从浅水区冲击。
        两河山的西边,蒙古骑兵搭设了箭车,抛射一支支羽箭。
        唐军火铳兵则是射击冲的最靠前的波斯兵,将一个个凶悍的波斯战士打死在河水中。而一旦有波斯战士成功冲过河流,等待他们的就是唐军更加凶悍的刀盾手和长枪兵。
        双方兵力悬殊数倍,可元军在十几里的战线上和唐军剿杀,付出数倍伤亡,却始终不能突破。
        “大王,我们攻打这几万唐军,死了几万人了,要是再这么下去,太子殿下是不会再给面子的。”双河山西峰上,一个蒙古大将正对脸色难看的云南王说道。
        云南王也算李洛的老熟人了,深知唐军厉害,这次他根本没有小看唐军,兵力是唐军的好几倍,打的也中规中矩。
        可结果是,打了一个月,硬是拿不下。
        但是,他不能退。
        “我们兵力是唐军数倍,后方还能不断补充。可唐军援军,本月都到不了。”云南王冷然说道,“唐军坚持不了太久,他们的火药也不会太多了。传令,加强攻击,三日之内,一定要过了这条河!”
        “喳!”
        PS:不服不行啊,最后一天,葬元的书友真的是太给力了,妥妥一种“满万不可战”的赶脚啊。硬是帮我稳在了百强之内,坚持住了最激烈的时刻。强大!感动!蟹蟹了各位!明天加更!大家晚安,爱你们!

第857、858节  四武灭佛…富可敌国(第一更)
        也先帖木儿正要下令不计代价的增加攻势,忽然看到关河防线对面出现了大队兵马,数量怎么也有几万,还都是骑兵。
        唐军援军!
        也先帖木儿的一颗熊熊燃烧的战斗之心,顿时如同猛然沉入冰窖。其他元军将领也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