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935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只因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洛阳人喜欢天象风水,图谶之说,给君主私上尊号就不足为奇了。
        唐主李洛刚过而立之年,就带了一个“老”字。
        “你们看,这是洪武老道君御笔墨宝!”店家一脸荣耀的对着自己店门的匾额行礼,“老道君为何能给本店墨宝?一是老道君吃了说好,二来,本店可是这洛阳城最老的店。”
        众人一看,却是三个法度森严的大字:千年铺。
        这个店其实也就四百年,却是唐代洛阳唯一留下来的老店。这也是李洛慕名而来并留下墨宝的原因。
        关汉卿驻足一看,不禁脱口赞道:“好字好字!古拙性灵,大家气象。想不到皇帝陛下,竟然还是一代书家!”
        此时,张养浩等人也驻足观摩唐主书法,不住称赞。
        这真不是拍马屁,而是李洛的书法师法后世大家董其昌,已有董氏七八分火候,真的算是一代宗师了。
        正在这时,几个身穿黑色箭袖公服、胸口绣着“警”字、头戴黑纱网巾、腰挎唐刀的人,突然来到关汉卿等人身边,隐隐将他们围起来。
        “你们三人,携带元军腰刀,到底是何来历?”为首的巡逻警长问道,手按刀柄。
        关汉卿赶紧回答:“几位公人,我等是从河东而来,杀了河防所的元军,渡河归唐,今日才进洛阳。”
        他有些紧张,不知道唐国的公差到底是何肺腑。
        按说,公门之人都没有好说话的主。
        原来是脱北者。几个警士相视一笑,态度立刻缓和不少。
        这几年,偶尔总会有元廷治下的百姓冒险渡过长江归唐,被称为脱北者。这样的人,在排除是奸细之后,就会分配田地,登记为民。
        大唐恢复河南后,又开始有人冒死偷渡黄河。这一个多月,河北河东的脱北者已经有数十人。
        当然,更多的脱北者没有成功,不是被元军捕杀,就是淹死在黄河中。
        “几位一路辛苦。既然是脱北归唐的汉家同胞,那今后就大可放心。”警长笑道,“不过,为了严防奸细,还需几位去趟警堂,做个笔录,交代几句话。”
        “既如此,还请带路。”关汉卿顿时放心了。起码从态度上看,大唐公人和蒙元公人完全就是两码事。
        很快,五人就很配合的去了洛阳警士堂。
        关汉卿进了警士堂,不由很是诧异。这警士堂虽然隶属京兆尹衙门,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衙门,并不像官府衙役捕头那么简单。
        警士堂大门上,写着“洛阳警士堂”。门口还备有随时出发的马车和马匹,那马车上也带着“警”字徽章。
        看起来,大有门道。真是新朝新气象。
        进进出出的警士很多,一个个步履匆匆,却井井有条。这些警士看上去都很干练,似乎经过一番严格的训练。
        众人正要进入,忽然一辆带着警字的马车銮铃声响的奔驰而来,在门口停下,随即三个警士跳下马车,押出一个手戴镣铐的麻脸男子。
        “老季,这人犯了什么事?”带关汉卿来的警士问道。
        被称为老季的警士肃然道:“犯了什么事?他就是强歼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丁麻子。他逃出城后,躲在河边,想逃过黄河去北边避难,哼,逃得掉么?”
        “就是他?不错啊,案发才两天,你们这么快就抓到了。”警士道,“歼杀了一对母女,罪大恶极,要是判罪,那就是凌迟了。”
        老季点点头,命令两个刑警押着丁麻子进去。
        关汉卿等人目睹这一幕,才知道歼杀两个女子,竟然要处以凌迟之刑。
        关汉卿进去后,还看见了什么“刑事处”、“民事处”、“特情处”等不同的字样。
        他进入的,是民事处稽查房。
        “什么?先生就是关汉卿?可是当真?”做笔录的警士听到关汉卿报出名字,顿时有点惊讶,“关先生可是写《窦娥冤》的关汉卿?”
        关汉卿道:“不错,正是在下。这《窦娥冤》,是七年前在下客居齐鲁时所写。”
        “原来朕是关先生!”警士肃然起敬,“据说,陛下曾言,关汉卿是天下第一戏曲大家。这《窦娥冤》,可是大唐上演最多的好剧啊,陛下还曾告诫我等,不可冤枉好人,不可酿成冤假错案,让大唐也有窦娥冤!”
        关汉卿听了不禁动容,想不到他那不为元廷权贵所喜的《窦娥冤》,在大唐竟然受到如此追捧!
        更想不到,大唐天子知道自己,还称自己为天下第一戏曲大家。
        陛下,关某何等何能啊。
        一时间,关汉卿很是激动。
        这警士显然是个喜欢看戏的人,他继续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这《窦娥冤》已经是国剧官戏。大唐国剧官戏,收录最多的,就是关先生的戏本啊。《窦娥冤》已经在洛阳上演两次,如今还要第三次上演。饰演窦娥的,妓名珠帘秀…当真是万人空巷…”
        关汉卿听到珠帘秀,又是心中一动。
        伊霜回洛阳了?真是太好了。
        珠帘秀本是洛阳人氏,因为家住伊水边,本名朱伊霜,乃是关汉卿的“故人”。珠帘秀是官妓,所以妓名必须带个秀字。她当年去扬州后,名声大噪,成为南国第一名伶,倾倒江东。
        关汉卿和她“相交莫逆”,曾写曲夸赞她说:“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想不到,伊霜回到洛阳了。唉,也是,算起来她已经年过三十,也该回老家了。”关汉卿心中很是感慨。
        “在下和这珠帘秀,本是故人,敢问这位朱娘子,如今身在何处?”关汉卿老脸微热的问道。
        那警长笑道:“在何处?好教关先生知道,珠帘秀虽然还演戏,却早就不是官妓了。她如今是大唐戏曲学院教导使,实打实的六品官员。先生要找她,直接去戏曲学院就成…”
        什么?伊霜做了官?戏曲学院教导使?
        大唐女子能做官,这已经超出了关汉卿的认知。但女官还不算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宫廷女官。可戏子能以戏道做官,当真令关汉卿难以置信。
        在朝廷眼中,戏子可是下流贱籍,哪怕你唱红半边天,也还是欢乐场中的可怜人。
        怎么还能做官?
        关汉卿毕竟属于极有天分的少数人,他稍一思索,心中就连呼厉害。
        厉害!当真厉害!
        这位大唐天子,心胸韬略先不说,单论这份超凡脱俗、点石化金的手段,其庙谟之深远就远迈历代帝王!
        怪不得,天子能以一隅之地席卷天下,再造大唐。这根本就是不世出的盖世雄才,一出则以,一出必定震惊天下。
        除了这等人物,又能有何人让如日中天的“大元”硬生生的丢掉了大半个天下,困守大都?又有何人能在蒙元一统之际,硬生生的让汉人翻盘?
        关汉卿不由对这位唐天子悠然神往。
        天子是要用戏曲,来教化天下,矫正人心啊。在天子眼中,戏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而是治国之道。
        不但要让天下百姓,通过喜闻乐见的戏曲,知道忠奸善恶,是非人心。还要以戏曲为器,掌控天下人心,以戏曲为剑,诛奸心邪念。
        戏曲,当成名教之重。
        戏曲之大兴,就在本朝!
        关汉卿很是激动,他没有听说过文化治国这句后世的话,但他知道这个意思,抓住了本质。
        之后,警士又登基了关城等人,问他们愿不愿意缴刀,要是不愿意缴刀,就要登记为民兵,随时听候警士堂差遣。
        关城等三人好不容易得到一把刀,当然不愿意上缴,都同意登记为民兵,按了手印。
        接着,他们又被送到了“特情处”,被一个阴沉沉的警士盘问了几句。那警士的问话很奇怪,让人很不舒服。
        之后,民事处的警士对关汉卿等人说,他们已经顺利登记过关,档案将会送到户部,由户部造册,分配田地。
        还能分配田土!
        关汉卿等人都很是感慨。蒙元就是蒙元,大唐就是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