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葬元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葬元

第1009页

书籍名:《葬元》    作者:武猎

        姚隧很高兴的排着笏板说道:
        “高祖修《艺文类聚》,宋太宗修《太平御览》,宋真宗修《册府元龟》,皆当世之盛事,功在千秋啊。而今日陛下要修《洪武大典》,自然更胜前朝,空前绝后。臣听陛下之语,《洪武大典》洋洋大观,浩如烟海,诚令臣等为之神驰也。”
        王恂出列道:“自古类书,如《洪武大典》囊括之广者,概无一也。陛下开震古烁今之文治大业,实在是千古无二的圣君!”
        张养浩激动的说道:“《洪武大典》出,大唐盛世到!”
        马致远道:“仓颉造字微之极矣,陛下类书大之极矣!”
        群臣纷纷出列,为皇帝点赞。不知道的还以为《洪武大典》已经修成了,正在开庆功宴一般。却不知八字没一撇。
        钱选更是说道:“陛下修史书,更修《洪武大典》,不但开启大唐文治,还能借此聚集天下贤才,为朝廷所用,共创大唐盛世啊。”
        李洛摸着微微翘起的精致小胡须,光风霁月般笑道:“还需诸卿辅佐,共襄盛举,朕才能成就这千秋伟业。若非良臣辅弼,又何来千古圣君?”
        “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客,鼓瑟吹笙。朕以道治天下,当不使沧海遗珠,野没余贤。这便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
        群臣纷纷称颂皇帝文治武功,求才若渴。而皇帝也恬然自若的抚须微笑。
        这一幕看的崔秀宁不由有些替大唐君臣们感到脸上发烧。
        呵呵,你们君臣们的脸皮,是不是有点厚了啊。
        史书也好,《洪武大典》也罢,不还是没开始修么?几个菜啊。
        皇后觉得,不但皇帝有点飘了,就是大臣们也有点飘了。
        李洛一高兴,就下旨给内政府,赏赐满朝文武雪糖(白糖)各两斤,要过年了,让他们拿回家给家人泡糖水喝。
        说起来,虽然大唐专营司种植甘蔗好些年了,可因为此时的甘蔗亩产低,甜度也低,加工难度大,所以雪糖仍然还算奢侈品,一两雪糖,就价值一块银元。
        专营司每年经营雪糖,就收入数百万银元。
        退朝之后,李洛和崔秀宁回到后宫,又商谈起一件小事。
        “最早一批宫女,过年就满二十五了,是不是要放出宫嫁人了?”崔秀宁问。
        李洛道:“这个你决定就好。明年满二十五的宫女有多少人?”
        崔秀宁伸出三个指头,“将近三百,几乎都是进临安时选的那一批。”
        李洛点头,“不能亏待她们。能进宫当宫女的,长相气质都不差,这些年又学了不少文化,礼仪和技能,绝对算是香饽饽了,就是岁数大了些。”
        “嗯。就来一次赐婚相亲大会。让今年的在京新科进士,和禁军中还未娶妻的军官,和她们相亲。”
        “她们只能做正妻,想娶妾的就别想了。大唐皇宫的宫女,也是金贵的。”
        崔秀宁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那就这么办吧。嫁妆我都替她们准备好了,每人两百银圆,十匹锦缎,十亩田,一套首饰,两套衣物,一套书籍,两斤白糖。”
        这样的嫁妆,说实话比得上一般官宦富家小姐的嫁妆等级了。而且因为是宫中的东西,也更加体面。
        李洛道:“再给一个亭君的封号吧,她们服务这么多年,又代表了皇宫的体面,身份上不能太寒酸了。”
        崔秀宁有些惊讶李洛的大方。
        亭君啊,那可是七品贵女。虽然俸禄远没有七品官员多,可却是实打实的七品头衔。
        按照《大唐爵典》,贵女分为公主、郡主、郡君、县主、县君、乡主、乡君、亭主、亭君,共九等。亭君虽然是最低等的七品,却也是贵女。
        贵女爵位,一般只有皇室宗室女子,以及五等贵族的嫡女才有可能获得,贵族嫡女还不是一定会有,也不是都有。
        崔秀宁道:“宫中三千宫女,以后都要这样么?每年都要出宫几百人的。到了长安,宫女更多,怎么也要四五千人,那么以后每年出宫的就更多了。”
        李洛摇头:“只要在宫中表现不差,年满出宫嫁人就都有这个待遇。这一方面是施恩给她们,一方面也是笼络他们的丈夫,增加皇室的铁杆支持者,毕竟娶到贵女也是荣耀。”
        “再说,亭君的俸禄每年只有一百银元。哪怕全国积累了一万个亭主,每年也才一百万元俸禄支出。可我们所得到的,要多得多。”
        崔秀宁想想也对。这其实就像后世的服役年满转业包分配了。
        宫女们在宫中服役多年,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皇宫,甚至在宫中长大成人,对皇家肯定是有感情的。被赐予贵女身份出宫,也能让她们感到荣耀。
        她们会潜移暗化的影响丈夫和子女,影响整个家族,乃至影响整个民间官场。
        “还有一事。”崔秀宁说道,“珊瑚和杨栝的事,也不能再拖了。珊瑚今年都是二十好几的老姑娘了,杨栝也老大不小。可他惦记着珊瑚,一直拖着不娶妻。”
        石珊瑚是宫中的女卫首领,甲等大侍卫,也是元从中仅有的几个女子之一,护卫崔秀宁已经十年了,那时还是一个少女。
        虽然她也封了二等伯爵的爵位,但这终身大事,崔秀宁当然不会不关心。两人不但是君臣,也算姐妹。
        “那就赐婚吧。”李洛道,“杨栝在宫中多年,也应该放出宫做官了。就让他做禁军旅帅。珊瑚么,还在你身边。到长安后,赏赐给他们一座府邸。嫁妆的事,你看着办就是。”
        s:头疼,要炸了。哎,倭国把核废水倒进大海,丑国和西方都点赞的,由此可见他们坏到什么地步,真是太无耻了。可笑还有人觉得他们香甜,这又是另一种无耻了。晚安!

第955、956节  守财奴皇后
        “珊瑚是二等伯,杨栝是一等子,两人都有庄园奴隶,田地就不用赏赐了。”崔秀宁说道。
        “我给她的嫁妆,是洪武金钱一百枚,银圆三千,蜀绣十匹,绸缎百匹,貂皮十张,水獭皮三十张,东珠十颗,玉器九件,宝石两升,鎏金唐刀一柄,千里目一对,好马四匹…”
        “除了她,还有颜婵儿和李织等人的婚事,也少不了嫁妆。我算过,光是给这几个女子的嫁妆,我们要花七八万。”
        李洛问了一个很关心的问题:“皇室有多少钱?”
        崔秀宁立刻来了劲儿,笑着说道:“光是黄金,就有五百多万两。银元也有一千多万。除此之外,珍宝古玩字画之类,数不胜数。总之折合银圆一亿多。”
        “我们的金银大多数都存在大唐皇家银行放贷了,不能让金银闲置,造成金银荒。光是今年的利息,就有百万。”
        李洛一拍手,“我们真是有钱啊,私库顶的上国库了。怎么有百万利息?大唐银行的钱都能放出去?”
        李洛很少过问银行的事。
        崔秀宁道:“今年银行已经扭亏为盈了,只是财务报表还没有上交罢了。截止十一月底,今年共放贷七千多万银圆。大唐皇家银行七十多家分行,平均每家贷出一百万呢。”
        有这么多?李洛很是惊讶。他很清楚,虽然这些年大唐搞了很多金银,可整个大唐的金银流通量,折合银圆也不过三亿。
        洪武五年,就有七千多万贷款额?
        看李洛不太相信,崔秀宁解释道:“改良的纺织机推广,棉花推广,海贸和渔业也开放,加上百姓有了购买力,使得民间商贸越来越发达了。”
        “你不知道,现在的南京临安,商业已经非常繁荣。各地的州城,郡城,县城的商业都起来了。商业一起来,商业贷款就蹭蹭往上涨啊。”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制瓷业、餐饮业、捕鱼业、造船业、冶金业、运输业、建材业、伐木业、药材业、客栈业、制茶业、零售业。这十三大行业,占了总贷款的七成多。”
        “最让我意外的是运输业。这几年,商部新登记了车马舟船商社六百多家,其中注册金三千圆以上的,就有三百多家。各地驿站驿道,马车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