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曌帝双龙传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第96页

书籍名:《曌帝双龙传》    作者:于奇正

        难道说,唐七真的也是穿越而来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滴血、认亲、刑侦学
        对于奇正的这种反应,唐七显然非常得意,接着说了起来。
        在一次的办案过程中,唐七偶然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个千里之外的外地客商,竟然与本地一个人的血液能够融合在一起。
        起初他并没有想到推翻“滴血认亲”这个“真理”,只是怀疑这两人之间是否有着血缘关系。
        于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去调查两人的家世、背景、经历。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两人之间都不太可能产生血缘关系至少在五服之内不会产生什么关系。
        这让他非常的迷惑,接着就想了一个办法,试图从侧面来证实这一点。
        他用那个本地人的其他直系亲属,与那个外地客商进行“滴血认亲”,结果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些相互之间有血亲关系的人,居然有的能与外地客商血液融合,有的又不能。
        唐七决定摸个水落石出,于是又把这些有直接血亲关系的人的血液放在一起。
        这次的结果更加让他诧异了。
        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群相互之间,居然也是有的能融在一起,有的不能!
        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大了!
        他知道,这个发现如果公布出去,将会是一场地震。
        因此丝毫不敢怠慢,在接下来的三年间,他不断的找了很多人进行了试验,将试验人群的年龄性别籍贯等全部详细记录下来,最终得到“滴血认亲”不靠谱的结论。
        唐七非常兴奋,他认为这个发现足以让自己一举成名。
        接着他就请了个假,带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准备去大理寺呈报。
        路过州府的时候,去拜会了自己的哥哥唐五。
        唐五看完他的研究,二话不说就把他的所有资料往火里扔。
        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要被付之一炬,唐七急了,立即将之抢了出来。
        唐五告诉他,不要再搞这些名堂,更千万不要去大理寺。
        兄弟两发生了很大的争执,最后唐五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明明是错的,但是不得不错的事情。
        我并不怀疑你的研究成果,但是你却没有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作为执法者,首先需要的是有法可依。
        千百年来,对于判定亲子关系,就是采用滴血认亲,这就是大家共同遵从的“法”。
        就算你证明了这种方法是错的,又怎么样?
        在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之前,就算明知是错的,也不能否认。
        不然如果遇到这样的案件,该如何处之?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众人皆醉我独醒。
        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唐七完全不认同哥哥的观点。
        他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用错的方式方法去断案,不知道会有多少冤案。
        唐五大怒说道:“有冤案也比无法断案好!我告诉你你此去大理寺,绝对不会有什么结果!”
        唐七自然是不相信:“你以为大理寺的人,会像你这么昏庸无能?”
        唐五告诉唐七,不久前大理寺与刑部和御史台一起三司推事,刚刚审结一起涉及到皇家的认亲案。你若此去,必受责罚。
        当时年轻气盛的唐七,自然是不理会哥哥的话,朝着光明的京城大理寺走去。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唐五所料,大理寺不但没有采纳,相反以“故作惊人之语,以媚上司”,打了他一顿板子。
        事后唐七才知道,如果不是哥哥唐五知道拦不住自己,事先活动活动,恐怕罪名就是“妖言惑众”,那就不是一顿板子可以解决的了。
        如果是其他人,遭受到这样的打击,就一蹶不振了。
        但唐七不是其他人,他是唐七。
        他总结了一下,要想实现自己平生的抱负,就必须往上爬。
        不管有再多的昏官庸官,圣上总是英明的。
        当上大理寺卿的那天,也就是一展所长之时。
        他唐七,终将青史留名。
        当然,这次也给了他一个教训,就是不能再那么清高。
        按照他的理念,刑侦之术必须标准化,要有一套经过现实中无数次试验,从中提取其共性,并上升到理论阶段。
        然后再反过来,用这些理论去培训相关人员,运用到实际断案之中。
        而且再通过总结大量实际案例,丰富和扩展这套理论。
        还有,他需要更多混迹于三教九流中的眼线,用于破案。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钱。
        于是,他和王豹混在了一起。或者说,他需要从王豹这里得到银钱,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么多年以来,他写了很多这方面的论著。
        令他苦恼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遇到特别重大、特别扑朔迷离的案件。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一举成名的契机。
        从二俅的案子里,凭借多年来练就的慧眼和直觉,他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案!
        唐七一边讲述着,一边自酌自饮。
        于奇正听得暗自心惊不已。
        说实话,对唐七这种性格,于奇正是打心眼里面佩服的。
        同时打心眼里面佩服的,还有他的能力。
        可以说,唐七已经超越了所在的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思维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刑侦学了。
        但是正因为如此,于奇正知道,唐七绝不会放过自己。
        想到这里,于奇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唐县尉,有句话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是是真的。”
        唐七毫不犹豫地答道:“不,我相信。”
        于奇正不可置信地问道:“我都没说。”
        唐七面沉如水:“你说的,我都相信。毕竟,谁叫我们是知己呢?”
        知己,知你妹啊。
        于奇正摇摇头苦笑道:“唐县尉,我从前、现在、将来,都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哈哈哈哈,”唐七放声大笑道:“你说从前和现在我信,不过要说将来嘛,嘿嘿,将来的事谁都不知道。刘某人当年当流氓的时候,会想到自己最后做到皇位上吗?”
        于奇正无言以对。
        唐七笑道:“好了,咱哥两今儿个就聊到这里吧。你只要知道一点,你知道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这件事。而且,我、不、会、放、过。”
        说完这句话之后,站起身朝外走去。
        出了于奇正的囚室之后,唐七走到地牢向上的石头阶梯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下脚步,使劲用鼻子嗅了嗅,用狐疑的眼神四下张望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书、少监、程正东
        “老,老,老爷,大,大,大,大事不好了!”师爷由于跑得太急,被门槛绊得摔了一跤。
        “天塌下来了还是怎么滴?”张有德不悦地说道。
        “程,程,程少监被,被打了。”师爷哭丧着脸。
        “哪个程少监啊?”张有德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有哪个程少监?从京城回家省亲的秘书省少监程正东程老夫子啊!”师爷抹着头上的汗。
        “什么?!”张有德一下子跳了起来,也语无伦次起来:“真,真,真的?”
        两个月前,张有德就收到了秘书太监程正东要回来省亲的消息。
        本朝秘书省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
        设秘书监一名,从三品。秘书少监两名,从四品上。
        程正东即为秘书少监,乃竟陵人士,是本地出的最高品级官员了。
        要知道,本州刺史也不过四品。
        据可靠消息,现任秘书监告老还乡,圣上已经恩准并指定由秘书少监程正东升任。
        本次回乡探亲之后,就要回京城履新。
        这样的大人物,身为一个小小七品县令自然不敢怠慢。
        张有德早早就派出人去迎接,结果被婉言谢绝了,据说程家已经派出子侄去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