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曌帝双龙传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第411页

书籍名:《曌帝双龙传》    作者:于奇正

        “不错,虽然那时候的字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很少,但表现出数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黄杏答道。
        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黄杏的意思是说,这些陶罐底部的这些“字”其实是数字,或者说编码。
        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窑也是这么做的,瓷器上都会刻有相关字样和窑号。
        黄杏开始认真端详起这个陶罐,上面画着一副图案。
        最爱凑热闹的二俅也挤到旁边看着陶罐上的图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道:“嘿,同行啊!”
        这么一说,赵天赐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咦”了一声。
        几人忙问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赵天赐开始解释起来。
        这个陶罐确实是古物,看来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了。
        他之所以惊疑,是因为他见过的同时期图画,上面都是打猎、战争、耕种、捕鱼、祭祀之类的画面。
        但这个陶罐上,正如刚才二俅说的“同行”,画的是一个光着膀子的人在夯土。可以说,是最早的匠人形象。这倒是第一次见到。
        几人又围着陶罐看了一阵,也没什么新的发现,于是又从棺材里面挑出和之前陶罐紧邻着的罐子。
        黄杏首先就看陶罐底部,果然又有一个和之前“结绳记事”的图案相似的铭文。
        这下他就没再慢慢看了,而是连续的挑出七八个罐子倒在地下,看着陶罐底部的鱼刺形铭文。
        这些铭文其他人完全看不懂,于是就干脆去看罐子上的图画。
        和第一个罐子一样,这些陶罐上面全部都刻的是和营造有关的图案。
        但看了半天,这些图案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因果或者逻辑关系,似乎就是刻着各种营造场景。
        二俅笑道:“看来墓主是咱们的老前辈,所以就刻下这些做工的动作。”
        黄杏摇摇头,显然不太认可二俅的观点,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陶罐底部的铭文上。
        许久之后,他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说道:“没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嘛?”易云抢着问道。
        这次是赵天赐替代黄杏回答了这个问题:“罐底这些是数字编码。”
        黄杏点点头,开始解释了起来。
        这些陶罐底部的像是鱼刺的符号虽然都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变化非常有规律,是一种固定排列。
        首先你看这个“鱼头”,三角形鱼头代表着“十”位,然后再去数身上鱼刺的数量。这样就形成了“十一”、“十二”……一直到十九。
        接着就是这个圆形鱼头,代表着“二十”,搭配上身上“鱼刺”的数量,就能表示出从二十到二十九的数字。
        棺材里的这些陶罐的顺序是打乱的。由于画的非常抽象,很难去把每一副具体的图案理解到位。
        但是只要按照这些编码顺序,将里面的陶罐全部依序摆放,通过相互间的关联,就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据黄杏推测,这些陶罐上面画的,应该就是墓主的一生。
        只要能了解到这个“墓志铭”,就有可能推出墓主的真实身份,以及她和楚惠王的关系。
        黄杏一边说着,一边把这些罐子按照数字大小摆放着。
        其他人也都忙活了起来。
        有的去打捞棺材里的其它罐子,有的就在那里擦拭罐子。
        折腾了好一阵之后,终于把所有的罐子按照顺序排列起来了。
        黄杏说的没说,当所有的罐子全部按照顺序排列出来之后,里面的内容就非常好理解了。
        罐子从前到后,所有的画面都是连贯的,描述的一很多人在营造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项目。
        黄杏面露苦色摇了摇头,失望地叹了口气。
        事实证明,他刚才的设想是错误的。
        这上面的图案就是记事而已。和棺材里的死者之间,应该没有任何联系,更无从去推理得知墓主的身份之类的有用信息。
        至于这些古代的人营造什么玩意,和他们怎么破解当前的困境完全没有半文钱关系。
        “卧槽,你们快来看看。这里是不是这个三头六臂的怪物?”倪大虎怪叫起来。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那个罐子看了过去。
        只见那个罐子上的图案中间,画的是一个头戴王冠的男人坐在马车之中,前后还跟着一群人。
        这个很容易解释,就是国君前来视察营造的进度。
        整个画面这么看上去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不是特别注意的话。
        国君坐在马车里,一只手掀开了面前的帘子,另外一只手搂着身边的女人,估摸着应该就是王妃之类的。
        由于帘子只掀开了一半,加上王妃紧紧缩在国君怀里,所以能看到的部分极少,只有小半张脸和小半边身子。
        但是,如果非常仔细的去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浑身发麻的事。
        王妃的一只手,放在自己胸前。
        而国君的另一侧腰间和肩膀上,分别有一只搂住他的手!
        墓主的身份确定了!
        棺材里面的这个人,正是有着三头六臂的楚王妃!
        这个发现,令所有人精神一振。
        既然在王陵中发现了王妃棺,那么依据线索去找到楚王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众人急忙重新开始认真去看所有的陶罐,因为很有可能隐藏在其中的一个细节,就决定了他们这次行动的成败!

458.天宫、造字、产业园
        终于有了新发现。
        在最后一个罐子上,再次发现了三头六臂王妃的痕迹。
        这幅图非常奇怪。
        图上是描述的营造已经完工的情形,那是一座巨大的宫殿。
        所有之前图画中出现过的工匠全都跪在宫殿门口低着头,而宫殿里面站着一些衣着华丽的人,露出非常惬意的微笑。
        之前出现过的国君满脸悲愤的表情,半跪着在地下。怀里抱着那个王妃。
        王妃也只露出两条腿,分别有三只手搭在国君的肩膀、腰和垂落下来。
        从画面上来看,王妃的手和脚都是软软地垂下,看样子应该是已经死了。
        当然,和之前那幅图一样,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根本注意不到那三只手。
        之所以说非常奇怪,是因为如果仔细看,会发现整个宫殿居然不是坐落在地面上,而是悬空了一点高度。
        “他们建造的是天宫!”黄杏失声叫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都不解地望着他。
        黄杏开始讲了起来。
        上古之时,人、神、鬼并不是这么界限鲜明的。
        最早大家都住在地上,后来黄帝炎帝蚩尤一场大战,改变了这这一切。
        原本这只是人类之间的事,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大混战。不光是人类,神仙、鬼怪、走兽无不卷入其中。
        最初,是黄帝和蚩尤为了抢地盘,都带着自己的一群小弟,双方大打出手。
        然后黄帝打了九架都打不赢。
        为什么打不赢呢?这就又要扯到仓颉造字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简单点说,一个是祈祷神灵赐予力量,一个就是有了力量好去打架。
        这里有个词需要特别解释一下。这个神灵并不等于后来咱们认为的“神仙”,而是所有未知的力量。当时,还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而且那时候大家相互之间的地位比较平等,不像后世那样的,神仙高高在上,人类无比卑微。
        “祀”也和后来的单方面祈求不一样,更加接近于做生意。我给你这个神仙点什么,然后换点什么。
        通过“祀”来和“神灵”沟通,那么怎么个“祀”呢?
        最早就是用哪个跳舞和语言,然后就出了个问题。
        神灵又不是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动就等着你去“祀”的,人家也得出去散散步跳跳广场舞什么的。
        你在那里扭得起劲,人家根本就没看到,有什么用?
        于是就有了个聪明人想出了个办法,我把这些事儿给画下来放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