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第482页

书籍名:《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作者:一块红砖头

        西拉王国部队的观察哨一直在密切关注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炮兵的动向,一发现其向前布置便会立即呼叫波恩市两侧山体之上部署的炮兵部队进行压制射击,因此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的炮兵压根贴不上来,只能在最大射程上对波恩防线进行炮击。
        因此双方炮兵的对决便在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的一次试探之后无疾而终,不过崔凡克尼亚联邦也清楚,西拉王国的炮兵力量虽然比较之前有所进步,但想主动拉出来和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对射还是扯淡。
        当然在卡尔沃斯克那边不能算数,因为地形原因,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的炮兵无法大规模展开,西拉王的炮兵隐藏在山林之中在特战队的配合下形成压制属于特殊情况。
        好了,这里说回波恩防线前的战斗,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在遭受了少量伤亡的情况下接近到距离防线四百米的距离,西拉王国的火力猛然加强,将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压制在阵地之前。
        而这时崔凡克尼亚联邦军故技重施,在进攻受阻后立即展开新一轮的炮击,第十步兵师与自由波斯法尼亚军在遭到炮击之后连忙向地下转移。
        这次炮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二十多分钟便停卡了,防线上的士兵立即返回防御工事,而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在炮击争取的短暂停火时间里向前推进了三百余米,逼近了波恩防线前沿。
        这次重机枪没有客气,面对蜂拥而至的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火力全开,展开了疯狂的射击,聚集在一起进攻的士兵很快便被扫倒一大片,没有中枪的也立即躲避。
        可以形成冲击力量的集团被一个个打散,崔凡克尼亚联邦军无法在波恩防线前形成有效的攻击阵形,散兵游勇不足为惧。
        可怕的不止各处防御节点的重机枪,轻机枪造成的杀伤反而更多。这是因为重机枪的火力虽猛但有迹可寻,人又不是傻子,发现被盯上的崔凡克尼亚联邦军都会立即分散减少伤亡。但轻机枪则以各种点射为主,被盯上的人除非特别幸运,否则一个三到五发的点射,人就被击倒了,效率反而比重机枪高得多。
        此时在加上战壕内不断瞄准射击的普通士兵,崔凡克尼亚联邦军伤亡惨重进展却很小。
        进展小归小,但总归有,接近到防线前沿的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士兵开始寻找地形掩护与守军展开对射。在吸引了一部分火力之后,跟进的部队进展速度明显变快了。
        这还不算,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第一波攻势的部队和联军守军交上火之后,第二攻击波部队便迅速出现在地平线上。

五八七激战
        这样的连续攻击会使得防线出现漏洞,后续的攻击部队总能贴上来,那样的话防线上碉堡和地堡内的士兵就危险了。
        躲在掩体内虽然更安全,但是存在视线和射击死角的问题不可避免,防御工事和地堡与坦克一样,一旦被步兵近身也是相当危险的。
        一颗手雷便能让一个地堡内的士兵全员阵亡,只要一段区域连续几个地堡出现问题,那整个防线就会被打开缺口。
        归根结底是因为波恩防线缺乏纵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西镇河到波恩市之间的距离就那么远,之前修水库放水的计划又不能将防线修到河另一边去,那放水是淹敌人还是淹自己啊?
        好在波恩市本身也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堡垒,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突破防线后立即继续向前发展依然会受阻,但他们可以先稳固的横向发展,则能在短时间内瓦解掉整个防线。
        防线就是这样,一旦被突破了一点,就演变成了类似城市巷战的形式,那个时候谁投入的兵力更多,更不畏惧伤亡,谁就能控制防线。
        一旦修筑坚固的外围防线被占领,那崔凡克尼亚联邦军便能顺势威胁到波恩市本身,那个时候进入最终的巷战阶段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造成这一切也有过份依靠水库造成的问题,水库被崔凡克尼亚联邦军飞艇部队摧毁之前,波恩防线并不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只要崔凡克联邦军敢大举进攻,果断的放水淹你!
        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崔凡克尼亚联邦会派出飞艇先把水库大坝给炸了,早知道如此又怎么会不在水库布置防空炮呢?
        不过也不能说水库没能起到作用,毕竟之前的好长一段时间,水库起到了威慑作用,让崔凡克尼亚联邦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现在再讨论这些已经晚了,波恩防线只能靠守军自己硬扛,当然还有炮兵的助阵。在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第二波进攻的部队冲到距离波恩防线七百米距离时,西拉王国的炮兵部队开火了。
        因为只有九十六门一五二和一零五榴弹炮,这些火炮对于两公里宽的正面覆盖能力实在是有限。特别是一零五榴弹炮的杀伤半径实在有限,只有十余米的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倒不是说就没有了杀伤力,而是弹片的密度已经较低,杀伤效率急剧降低。
        而且这个时候的炮弹都是触地才爆炸的引信,这就使得炮弹在落地爆炸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杀伤盲区,就是贴近地面的一段区域。
        因此炮弹飞过来之后立即卧倒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只要炮弹不是落在太近的位置,便很有可能伤不到你。
        所以西拉王国的炮兵部队的炮火阻断虽然及时,但对崔凡克尼亚联邦军第二波攻势的人员杀伤效果一般,迟滞的作用则更大一些。
        不过好在西拉王国和自由波斯法尼亚军的炮兵本身没有进行炮战的压力,只要持续向崔凡克尼亚联邦军持续炮击施压即可,缓解防线压力还是可以的。
        就这样崔凡克尼亚联邦军部队中不断有倒霉蛋在推进过程中被炮弹炸倒或是炸上天,但总体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而当第二攻击波的部队前部和第一攻击波部队开始融合到一起时,第一攻击波的部分人员已经趟过了枯水期的西镇河,接近了波恩防线的前沿阵地。
        而西镇河本身也成为了崔凡克尼亚联邦军在波恩防线前的一道天然战壕和容身之地,很多连队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之后,到达河床重新进行整合,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步进攻。
        当然也有一些尖兵在士官的带领下开始尝试接近波恩防线并打开缺口。
        这些战斗小队几人一组,有若干队,通过观察西拉王国防线上自动武器的火力死角寻找突破的路线。
        至于战壕内探出头来打一枪又缩回去的士兵的威胁,这些进攻部队只能忍受,或是选择集中排枪的方式与之对射为突击的队友提供掩护。
        因为这已经是最优方案,这些路线因为避开了机枪火力是最后集体冲锋时伤亡最小的路线,顶着机枪冲锋就是让敌人割韭菜,就算最剽悍的部队也不会这么胡来。
        几名崔凡克联邦军士兵趁着西拉王国防线上一处机枪火力的空档,翻出了河堤,然后迅速滚进了前方不远处的弹坑之内。
        炮击对方防线有两个用处,这便是其中一个,可以在无遮无拦的防线前方制造一些弹坑给己方部队提供掩护。
        当然这个用处是附带的,主要用处还是摧毁防线上的防御工事。
        这几名崔凡克联邦军士兵是两个战斗小组,他们相互配合,在同伴的掩护下成功前进了三十米,来到波恩防线的一道战壕前二十米左右的地方。
        两个战斗小组的士兵们躲在三个相邻不远的弹坑内,寻找机会准备进一步接近波恩防线。
        就在其中一个战斗小组越出弹坑在同伴的掩护下准备前往下一个落脚点的时候,两枚手雷从第十师守军的战壕里扔了出来,
        轰轰两声爆炸后一名崔凡克联邦军士兵的头部被炸伤,其余的几名士兵暂时不敢再往前突了,缩到两个相临的弹坑内等待下次突进的机会。
        这个就要说崔凡克联邦军还没有大范围装备钢盔的问题了,如果也如西拉王国那样给一线部队全部配备钢盔,那这名士兵就很可能不会受伤。
        不过好在这几名士兵都是老兵,在发现战壕内的西拉王国士兵向外扔手雷之后都是立即躲避,这才只是伤到了一个人而没有遭遇多人伤亡的惨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