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第572页

书籍名:《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作者:一块红砖头

        除此之外手雷也是一样,撤出阵地的部队没有带走一颗手雷!这是因为崔凡克联邦军发现对抗火力比自己强悍的部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能露头,而躲在战壕里往外扔手雷特别的有效!
        但即便如此,三团一营的官兵脸上那绝望的表情人人都看得出来,因为这绝对是九死一生的任务啊。
        东方三师的部队在连克两道防线之后进攻也是一滞,这是换后面的其他部队继续推进的原故,之前的部队连续进攻,人员伤亡虽然不大,可弹药消耗太恐怖了,必须换到二线补充一下子弹和手雷了。
        只有坦克和突击炮还在继续跟随步兵突击,这是因为这两种装甲战斗车辆的火炮口径小,可以携带更多的炮弹,他们这一仗打到现在炮弹的消耗连携带量的一半都不到。
        最后一道防线上的崔凡克联邦军第五十二师三团一营也正好利用这个短暂的进攻间歇时候进行了布置,把部队平均分配到阵地上之后只留下四连作为预备队。
        三团一营营长苏斯特尔少校必须留一点预备队,因为卡介伦少将交给他的任务是坚守一个小时,给撤退的部队争取时间。
        一个小时,在苏斯特尔少校看来很悬,因为之前的两道防线都是至少由一个团的兵力来驻守,可最长的也才挺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左右就宣告失守。
        自己手头上的部队才一个营,兵力上差了三倍,怎么守哪么长的时间?
        可师长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否则等着自己的就是军事法庭了一颗子弹,苏斯特尔少校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拖延时间。
        崔凡克联邦军只获得了十几分钟宝贵的时间,之后东方三师换一个团的部队上来继续发动进攻。
        说是一个团,但真正顶在最前面的也只是一个营,机枪发明之后再搞集群冲锋是行不通的。
        也只有在孔波斯卡的时候,崔凡克联邦军狗急跳墙了才用了两次,实际证明效果非常差,徒增伤亡罢了。
        根据之前的交战经验,崔凡克联邦军根本不把重机枪放到战壕上面射击,因为他们明白只要重机枪一开火就会遭来炮火的射击,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仅剩的重机枪被安排到了战壕里面,卡着前后几道战壕的通路,用来和进入战壕的西拉王拼火力。
        这招每挺机枪基本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但也要比架在战壕上挨炮弹的强,只要时机选择得好,就能给西拉王国的部队造成一些伤亡。
        但随后肯定会遭来两到三颗手雷的攻击,所以机枪手被告知开枪之后的撤离时间自己掌握,重机枪会被直接放弃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重机枪要三四名士兵才能抬得动,交火的时候想要在战壕内移动是不可能的做得到的。
        与西拉王对射的任务反而交给了普通步兵,因为步枪虽然也不靠谱,但打一枪人就能缩回来,能不能打得中看脸吧。
        就这样又方再次接上了火,在东方三师进入战壕之前双方的对射中,崔凡克联邦军毫无疑问的被再次压制了。
        当东方三师的官兵接近到五十米距离的时候,崔凡克联邦军战壕内突然投出了大量的手雷!东方三师的官兵见状赶紧卧倒,离得远一些的则连忙缩回坦克和突击炮后面。
        这突如其来的一顿手雷确实给东方三师官兵造成了一些伤亡,但大多还是受伤,因为有钢盔的保护,鲜头部被弹片击中丧命的。
        这招是西拉王国于肯登堡会战时使用过的方法,准确的说就是我最先搞出来的,现在崔凡克联邦军也用了出来。但肯定不是向西拉王国学的,而是逼出来的。
        还别说这招真的就短时间阻击住了东方三师的进攻,可随着后面装甲车上的迫击炮开始发言,情况争转直下。
        迫击炮专门为对付战壕内的敌军而设计,在这个时代里又是我主导的一向发明,用在这个场合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都不用东方三师的官兵冒着不断爆炸的手雷上前去对着投弹,迫击炮射程上的优势让战壕内的崔凡克联邦军士兵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奈。
        而且就威力而言迫击炮也要比手雷大上两三倍,通常对手雷而言的安全距离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只要一发迫击炮弹落入战壕,十多米长度内的崔凡克联邦军就会失去抵抗能力。
        就算不被当当场炸死也会被炸伤或是震晕。
        迫击炮只开火了三四分钟,第一道战壕内的崔凡克联邦军就挺不住了,还有移动能力的迅速撤至第二道战壕,第一道战壕就这样失守了。
        东方三师的士兵进入战壕之后,立即向第二道战壕渗透,虽然最先露头的几名士兵被重机枪当场扫倒,但随后几枚手雷就抛了过去,机枪手连跑路都没来得及就被炸死在机枪旁。
        这之后东方三师的官兵干脆拿手雷开路,一路炸过去。而崔凡克联邦军当然也不示弱,同样用手雷炸回来。
        就这样双方把战壕争夺战打成了冲锋枪和手榴弹的战斗,双方伤亡人数陡然增加。
        可因为士气和装备上的差距,崔凡克联邦军的损失要更大一些,接近东方三师的两倍。控制的阵地范围也在被不断压缩。

七零一斯潘达攻防战六克
        崔凡克联邦军苏斯特尔少校明白这阵地最多再有十分钟就会陷入崩溃,部队要想不被全歼现在就得安排人撤退了。
        可安排谁撤谁留是个头痛的问题,撤的自然得到了条生路,而留下的则只有战死或被俘虏这两个结果。
        显然谁也不想留下来,可是必须得有人留下来,想到这里苏斯特尔少校明白自己必须要做一个表率,否则自己的命令不会有人信服。
        “受伤失去战斗力的和未满二十二岁的撤退,其他人和我留下来阻击,把命令传达下去!”苏斯特尔少校用手抓住身边一名挎着冲锋枪的少尉军官的衣领命令道。
        “是!”这名少尉军官也不犹豫,大声应了之后对身后的两名士兵道:
        “尼斯,兰多,你们随队撤退!”见二人还要说什么,这名少尉军官立即用眼睛一瞪,二人便低下头不再说话了。
        苏斯特尔少校也不理会这个情况,自己也提上一支冲锋枪不断的指挥着经过他身边的部队到各个地方去堵窟窿,至于谁能接到自己的命令并符合条件撤离看命吧。
        苏斯特尔少校的命令并没有能完全传达下去,因为之前那名负责这个任务的军官在把命令传达到一半的时候与东方三师的进攻部队在战壕内遭遇了。
        虽然他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并成功击伤了两名东方三师的士兵,可他也被射来的子弹击毙了。
        就这样也只有几十个人向后方撤了下去,留在阵地上的人数只剩下四百人左右,这个数字刚好是一个完整营级部队一半不到。也就是说短短的半个小时交战之后,整个崔凡克联邦军第五十二师三团一营就阵亡了半数兵力。
        这个比例看起来很吓人,但单论人数却要比之前的两次阻击损失少得多,效率真正是提高了。
        而他们给东方三师造成的损失却增加了,这是因为增加了冲锋枪的配备比例和战术更合理的原故。
        最后的战斗非常惨烈,东方三师的官兵试了两次未能进一步压缩崔凡克联邦军的阵地,反而导致二十余人的伤亡。
        此时最前线的指挥官干脆不再让士兵冲击了,而是呼叫炮火支援。因为这种情况之下他认为增加伤亡已无必要。
        这次是自行榴弹炮和装甲运兵车的迫击炮对阵地内的崔凡克联邦军进行了覆盖,斯潘达村仅剩的几栋建筑也未能幸免,直接被炮火犁了一便。
        一百五十二毫米重型榴弹炮并没有开火,因为他们在后面的距离有些远,东方三师与崔凡克联邦军之间的距离又很近,很容易造成误伤。
        而此时崔凡克联邦军的官兵已经被压缩到宽度和纵深均不足一千米的距离内,人员密度太高了,一顿炮弹砸下来伤亡极为巨大。
        整个部队在一顿炮击之下直接被炸死了二百多人,剩下的也多半有伤在身,苏斯特尔少校更是不幸被一枚炮弹炸中当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