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顶流的诞生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一个顶流的诞生

第326章 观众缘

书籍名:《一个顶流的诞生》    作者:白豆角

        周牧的电影,能够入围名爵奖,说明专业人士,对他导演能力的肯定,也说明他拍摄的电影,立意、格局,可圈可点。
        一个影评人问道:“入围名爵奖的,是疯狂的香水吧?”
        “另外还有香水。”
        旁边的同行,饶有兴趣道:“胡英商的香水也入围了,你们觉得两个版本的香水,谁更受评委的青睐?”
        “嗯”
        几个人沉吟,认真思索这个问题。
        冷不防,一阵狂笑响起,让他们回过神来。
        几个人定睛一看,脸皮忍不住抽搐。风华绝代,万人惊艳的石榴姐,那一句不要因为我是娇花而怜惜我
        众人再也憋不住,在捧腹的同时,还有一些人笑得下巴酸了,眼睛盈起了泪花。
        东淫西贱南咸北湿登场。
        摆出来的造型,更让一些人笑得喘气。因为他们看出来了,这分明是调侃早期的偶像组合。
        早期的偶像男团,为了彰显团体的与众不同,经过在舞台上,摆出一些很“潮流”的合体动作。
        当时大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以现在的审美来看,肯定是觉得又土又尬。
        在欢笑的同时,张博诗集又出现了。
        第一次出现时候,这本诗集在垫桌脚,大家注意到了,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在恶搞。可是这诗集,再次出现的时候,一些人立即察觉到了异常。
        特别是专业的影评人,非常清楚电影的道具,在反复出现时,意味着它肯定承载了一些重要意义。
        果不其然,当韩小蔓饰演的秋香,打开了诗集之后,立即吟诵了一首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一刹那间,现场观众不笑了,直接发呆。不仅他们懵了,连几个影评人,也不禁傻眼。
        “这诗”
        不等他们有所反应。
        银幕中,一身华服,表情十分正经严肃的“张博”,也迈步站在了凳子上,风度翩翩,气质儒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太疯癫,看不穿!”
        一些人愣住了,他们想到了,电影中荒唐的剧情,似乎十分契合这首诗的内涵。
        另外还有人迷茫,“张博写有这首诗吗?”
        在这些人沉醉于诗中意境的时候。
        十字追魂棍出现了。
        眼圈乌黑,唇鼻流血,颇为狼狈的“张博”,故作潇洒撩头,再被一根大棒横扫出门的场景,再次引发了大笑声。
        这些人懵了,再次皱起了眉头。
        “等等”
        有人无视了电影里的精彩打斗,他非常笃定,“张博绝对没有写过这首桃花诗。”
        “不是张博写的,难道是”
        几个人面面相觑,心里也有了答案。
        他们非常清楚,类似桃花诗这样的名篇,只要有人写出来,必然会名满天下,广为流传。
        但是在今天之前,却没有任何人知道。再联想到,这电影的导演兼男主角,那是以采吸粉无数,火出圈的周牧。
        有人忍不住吐槽,“为了电影,特意写了首诗,真是有才任性。”
        “一首诗算什么,你们别忘记了,风传他为张博传记片,写了三首案”
        “不是没确定真假吗?”
        “张博传记片剧组,没有辟谣澄清,八成是真事。”
        几个人闲聊,颇为感叹。如果周牧出生在古代,恐怕现在的教课书中,肯定有他的诗词章。
        “这么有才,干嘛拍这种电影啊。”
        一个影评人叹息,“浪费天赋才情。”
        “谁说不是。”
        其他人深以为然。
        “咦!”
        这时候,几个人又愣住了。
        只见电影中,“张博”拿了根筷子,在敲打着一只倒的碗。最后连架子鼓乐都出来了,激昂的敲打场,让观众看得瞠目结舌,在新奇之余,又十分好笑。
        “太假了吧,杯碗凳子真能敲出鼓乐的声音旋律吗?”
        “别说,我觉得可以”
        “你们太小看沙雕的创作力了,不要说拿杯盆碗碟奏乐,我还见过有人抓挖瓜果蔬菜演奏一段钢琴曲。”
        “是啊,只要节奏对,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群人热议,觉得很有意思。
        “扑哧!”
        冷不防,又有人笑了,其他人纷纷凝视,看向了银幕。
        他们不敢分心了,因为电影的笑点太密集,一不小心就错过精彩片段。有什么话,等看完了电影再说。
        不管是教书先生的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还是石榴姐与岑林小白胖,玩的美女与野兽,都让人忍俊不禁。
        一些人摇头晃脑,一边骂恶俗,一边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唯恐落下其中的细节
        “丢人,太丢人了。”
        在后台,岑林再次后悔,自己在拍摄的时候,怎么鬼迷心窍了,居然这么配合表演,不知道反抗啊。
        其他人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周牧假惺惺安慰,“岑林,你不该这么想,要知道你为了电影做出了牺牲,没人会笑话你的,只会觉得你十分的伟大。”
        “不信等电影上映之后,你去做个调查。”
        周牧的表情,多了几分认真。“你问一下大家,看了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这其中,肯定有你”
        “是啊。”
        古德白站出来,忍着笑道:“小林哥,等电影上映了,你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大家一定会记住你的。”
        “哼。”
        岑林撇嘴,“记住我的倒霉衰样吗?”
        “哈哈”
        一群人笑了。
        有人在隐隐约约之间,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周牧,非要找岑林饰演谢小盟,以及电影中“张博”的友人。
        主要是岑林,长相有特点,人畜无害小白胖,自带可爱萌点,看他愁眉苦脸倒霉样,大家不仅不同情,反而想笑。
        这个就是观众缘。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些演员天生有特点。
        同一个角色,不同的人来演。
        有人演得让大家开怀大笑,哪怕演了坏人,都没人觉得他坏,反而觉得他有魅力。反之,有人演好人,却让人十分反感、讨厌,恨不能对方去死。
        说到底,就是观众缘作祟了。
        毫无疑问,岑林在银幕中的表演,谈不上什么精湛演技,但是他却在镜头下,散发出无人能够忽视的独特气质。有他出场,与主角互动的时候,观众们狂笑的几率非常高。
        杨红忽然问道:“小岑,你有兴趣做艺人了没?”
        一些人闻声,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当下,不少人朝岑林,投以羡慕的目光。毕竟大家清楚,杨红这个金牌经纪人的本事。
        能让她看中,动了签约之心的艺人,前途肯定不小。        看许青柠、周牧、叶子衿就知道了。哪个不是星光灿烂,一片坦途。
        当然,也没有几个人嫉妒。一方面是在场的明星、艺人,要么签约了经纪公司,要么是青红化自己人。
        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岑林的形象。看他样子,肯定是要走“黄金配角”的绿叶路线,不会对主角咖艺人构成威胁。
        “呃”
        岑林犹豫了,他还是没能下决心,“其实影评人这工作,我非常喜欢,又比较舒心。”
        潜台词是,演员艺人这职业,不好混啊。
        杨红笑了笑,也没有强人所难,“那你自己斟酌,要考虑清楚,到底哪个行业,更有前途。”
        喜欢能当饭吃么?
        其他人微微摇头,觉得岑林犯了浑。换作是他们,肯定是纳头就拜,赶紧抱上杨红的大腿。
        加入青红化,还怕成不了名?
        一些人的目光,掠过了周牧,落在了古德白身上。
        不提周牧这个挂比,在大家的眼中,古德白更有效仿性。原来是周牧的助理,在周牧的安排下,先是在疯狂的香水中露脸,然后再在都市传说2,演了配角。
        两个角色,让他在业界,小有名气。在社交网上,积累了一百多万粉丝。
        现在这部电影,也有他的戏份。
        其实在电影开篇不久,就已经出现了。
        夺命书生!
        开篇的时候,一场激烈的打斗,大家对夺命书生,也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当军阀,带着一群手下,浩浩荡荡进入总督府,与总督“明争暗斗”的时候。
        古德白饰演的夺命书生,才正式纳入观众视线。
        不过更吸睛的,还是“张博”的友人,也就是岑林饰演的角色,当场挥毫画的“神鸟凤凰”图。
        当所谓的神鸟凤凰,映入观众眼帘之时。
        许多人笑喷了。
        “神特么的神鸟凤凰。”
        “我能说,我画得比他好么?”
        “确定这不是小鸡啄米图?”
        “哈哈,传神”
        在大笑的同时,一些人也发现了,一个蓄了两撇可笑胡子,号称参谋将军的配角,十分的眼熟啊。
        “咦,那不是”
        有人认真打量,灵光一闪,“韩易。”
        “谁啊?”
        “不认识”
        其他人摇了摇头,迷惑不解。
        “韩易啊,一个音乐人,在圈子之中,还是有点名气的。”
        那人解释,也有几分惊讶,“没有想到他也参演电影了,而且还这么”
        “一乡二里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对联一出,一些影评人眼睛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