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11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义。沃伦在信中写道:“我只好闭上嘴,走出去协助我父亲操办一场讨伐这    
个或那个的运动。”    
          他确实继承了他父亲对社会充满了关心和顾虑的一面。  (事实上,后来    
沃伦曾痛斥公司侵盗他人财产的卑鄙行为,他采用的方式和当年霍华德指责    
政府的方式如出一辙。)但是对于孩提时代就亲眼目睹了大萧条和那场战争    
的沃伦来说,政府是社会的捍卫者,而不是敌人。在绝对支持政府的立场上,    
沃伦对政治的觉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显露出独立的底蕴。    
          沃伦早已决定不跟随父亲进入政府部门。当诺马尔·让问他是否要在华    
盛顿生活时,沃伦毫不犹豫地答道:“不,我要住在奥马哈。”    
          在他念高年级以前,他对未来职业的打算不仅仅是从商,而是专门从事    
投资。他坐在家里吃早饭时,别的男孩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只会留意阅读体育    
版,而他却已经在研究着股票图表了。关于他是这方面专家的猜测之语纷纷    
流传到学校,连老师们都千方百计想从他那里挖出一些关于股票的知识。    
          他精明地以他的名声来投资。沃伦抛出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    
股票。因为他知道他的老师们持有AT&T股票。“他们都认为我对股票很懂    
行,而我在想如果我做空了AT&T,我一定会让他们对自己的退休金产生恐    
慌。”    
          这个温顺的孩子何以享有如此的美誉?沃伦从未在股市上有过任何漂亮        
-----------------------  Page  24-----------------------      
    的业绩,然而人们都觉得他是内行。他有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仅仅是    
    早熟的渊博,还在于他那种把知识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本事。能打    
    动他的不是忠诚,而是那些可以被他连贯地有意义地组合起来的事实。引用    
    丹利的话来说:“他似乎有超常的洞察力,他谈论一件事情的方式让人深信    
    他确实很清楚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    
              沃伦  1947年毕业了,在三百七十四人的班里排十六名  (丹利则名列榜    
    首)。威尔森年鉴上对他的描绘是:有着双明亮的、流露着渴望的眼睛,整    
    齐中分的头发和温驯的笑靥。标题上注明着“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    
    票经纪家”。    
              霍华德建议他去附近的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财务和商业系念书,沃伦    
    回答在那学校只会浪费青春。他已经分发了近60万份报纸,并从中挣了5000    
    多块钱。这些钱有的来自报纸,有的来自威尔森角子机公司,还有的来自内    
    布拉斯加的一家佃户。另外,他已经读了不下一百本有关商业的书籍。他还    
    需要学什么呢?    
              霍华德耐心地提醒沃伦他还有两个月就满17岁了。最后,沃伦妥协了。    
    8月份的时候,威尔森角子机公司以1200元的价格被转卖给一个退伍军人,    
    沃伦揣着他的股票直奔沃顿而去。    
              然而,这一次霍华德真的错了。尽管沃顿声誉显赫,但它的课程设置都    
    缺乏力度。沃伦厌倦地说他比教授懂得要多。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是他    
    对商学院总体的不满情绪的先兆——来自于他们那种模模糊糊走极端的方    
    式,他的教授们有一套完美的理论,但却在如何赚取利润的实践细节上十分    
    无知,而后者正是沃伦所渴求的知识。    
              当沃伦回到奥马哈时,玛丽·福尔克提醒他不要太荒废学业。他漫不经    
    心地回答:“玛丽,我所做的一切只需在头天晚上打开书,喝一大瓶百事可    
    乐,然后我就可以考100分。”    
              事实上,他在费城的交易所里耗去了大量的时间,他跟踪着各类股票的    
    行情。但他并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投资体系——如果他有,那倒很危险。他    
    会研究图表,也会听听内部消息,但他没有任何框架结构,他正在寻找。    
              在沃伦上大学一年级时,和查尔斯·彼得森同住一屋。查尔斯是奥马哈    
    人  (后来成为沃伦的首批投资者之一)。沃伦很快结识了哈里·贝雅,这是    
    个和沃伦一样错误地来到东北校园的墨西哥人。贝雅是校园里最严肃的学    
    生,但沃伦常常开玩笑说他和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居住在一起。他们俩在        
                                              +    
    工业课I里都得了A的成绩,但贝雅不得不注意到他在这门课上花的功夫比    
    沃伦要多得多。然而,尽管贝雅对沃伦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就深为不满,但他    
    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喜欢沃伦。贝雅把他看作自己理想中的那类美国人:诚实,    
    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中西部人。    
                                                                                                        ①    
              沃伦从贝雅的同屋,一个名叫杰里·奥兰斯  的布鲁克林人身上发现了另    
    一种性质相似的精神。他们在举重房里相遇,肩膀宽阔的奥兰斯立即感到沃    
    伦是一个“天才”。和沃伦一样,奥兰斯的情绪有些波动,他害了严重的思    
    乡病,于是第一年的大多数日子都在眼泪中打发了。但他有着敏锐的机智和    
    热情的笑容,人也很聪明,沃伦和奥兰斯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①  奥兰斯是巴菲特的投资者和终身追随者,他后来建议贝雅也投资,但贝雅决心证明他自己照样能干得好。        
后来贝雅说,奥兰斯一年打几次电话给他,说沃伦是多么的富有,“他正在蒸蒸日上”。        
-----------------------  Page  25-----------------------      
              就在不知不觉中,沃伦为将来的投资者联营播下了种子。但在当时,他    
    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方向。在宾州大学呆了一年以后,他很想出来,但父亲    
    坚持让他再试一年。在华盛顿度夏季的时候,沃伦为自己向富人奋斗找到了    
    一个富有喜剧性的途径——这一次又是和唐·丹利一起。他的弹子球伙伴出    
    价350美元买下了一辆旧的罗尔斯·罗伊斯。沃伦跟丹利一起去巴尔的摩废    
    物场将它弄回来,然后跟他回到了华盛顿。他们刚来到街区线,就被警察截    
    住了。丹利回忆道:“我们没有牌照,车尾灯也不亮了。警察执意要开罚单,    
    沃伦开口了:  ‘瞧,警官,我们正打算把它弄回家里的车库,这样我们就可    
    以好好修理一番以达到所有的安全要求了。’他不停地说呀说,直到警察说    
      ‘好吧!’”    
              丹利把车放在巴菲特家的车库里,他们花了一个夏天把它修好——爬到    
    车下的自然是丹利,沃伦则坐在凳子上,给他的朋友读些商业故事或读那本    
    他们觉得令人捧腹的书——《如何失去朋友和疏远他人》。    
              这辆罗尔斯·罗伊斯是一辆1928年的为女士设计的房车。它的前面有一    
    个座位,后面有很大的空间,还有一个手柄装点门面。丹利和诺马尔·让把    
    它漆成深兰色。他们将它租出去好几次,但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别人看见它,    
    沃伦建议他们驱车去城中心,装扮成一对富有的夫妇和司机。但他自己要扮    
    演那位富有的贵族,丹利则充当司机。丹利穿上霍华德·巴菲特那件黑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