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39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到了  1968年底时,牛市逐渐显得底气不足了。公司集团的泡沫都破碎    
了。查拉尔德·查伊的曼哈顿基金在305基金中的排行也一落千丈,跌到299    
位,迫使查伊不得不就此罢休。12月份,证券交易委员会暂停了对奥米茄权    
益的交易。对于弗里德·梅茨和他的花朵孩童,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而梅茨    
基金,拥有30万股奥米茄股票,这个曾是全国排名榜首的基金,它的资产面    
临着突如其来的资产流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梅茨说明证交会停止了赎    
回(就似一家银行关上了出纳柜台的窗口)。梅茨,正如所发生的事情一样,    
在纽约希尔顿饭店面对一群蓝筹股听众陈述投资前景。可笑的是在他自己的    
基金灰飞烟灭的时候,他还在四处传授他的行家观点。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却好像倒被梅茨自己忘却了。“我们没有理由比担心1968年更担心1969年    
会发生什么。”梅茨充满信心地说道。后来,“窗口”又打开了,他的基金    
下跌了93%。    
          而梅茨不过是一个征兆而已。当他的基金摇摇欲坠时,可以清楚地看到    
他绝不是最后一个。布尔汉姆公司的沃尔特·斯特恩早就表示过了他的担心。    
他认为在熊市里,人们一定会慌不择路地拼命抛售,就像他们当初买进一样。    
诚然巴黎和谈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在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    
到990点,而华尔街又把希冀的眼光放到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目标上:促成    
越战结束,而且使道·琼斯指数升到1000点。    
          巴菲特的合伙人企业在1968年锁住了4000万的赢利,也就是说赢利率        
-----------------------  Page  80-----------------------      
59%,他的资产增加到一亿零四百万美元。在缺乏灵感的情况下,管理着空    
前多的资金,再加上市场达到了顶峰,巴菲特经历了业绩最红火的一年。他    
击败道·琼斯指数不仅仅是5%的差距——自己订的最低目标——而是50个    
百分点。他说,这结果应视为一种反常行为,就像有一局桥牌中赢13墩一样。    
  “这次是他做的最后一手。”    
          这时,牛市正断断续续发出死亡前的呻吟,华尔街不管价格高低拼命推    
荐热门股票。美林银行买进了市赢利率为39倍的国际商用机器股票(IBM),    
宝丽来还推动施乐(Xerox)达到50倍赢利率,布莱尔公司将雅芳公司的股    
票利率抬到56倍。在这样的赢利水平下,一个将雅芳公司全部买下的购买者    
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来抽回他的资金。难道它有可能“值”那么多吗?一位    
基金经理回答这一问题说,人们在特定时刻认为某种股票价值多少,股票就    
值多少。他补充道,每一笔学院捐赠都觉得自己“应该持有IBM,宝丽来和    
施乐以及其他各种股票。因此,我认为他们会做得不错”。巴菲特提醒人们    
记起一个表面上不明显的区别:价格是你所付出去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    
          这些都再没有任何意义了。最后,局面再也无法扭转,他对寻找股票彻    
底失望了。在1969年5月,《商业周刊》称弗里德·卡尔是“美国最优秀的    
投资组合经理”。在同一个月,这个奥马哈人拿定了主意。担心自己陷入对    
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赢利付之东流,巴菲特做了一件非同寻    
常的事,他宣布隐退了。有关他开始清算巴菲特合伙人企业的消息震惊了他    
的合伙人。就在这个时候,当市场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时,他却准备退出了。        
            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    
            样的业绩遭到损害。        
          隐藏在他这一决定背后的勇气是独一无二的。在华尔街,人们决不会关    
闭企业,将资金偿还——不会在鼎盛时期,也不会在他们业绩最佳的年份后。    
没有人会那样做。巴菲特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他可以只售出他的股票,将它    
的资产换成现金,然后等候机会。但是每个合伙人都渴望他来运作,他总是    
感到一种无法推卸的压力,要带领整个联盟。自从1967年那封标识着分水岭    
的信以来,他曾经试着减轻工作压力,但是,只要他在“这舞台上”,就绝    
不可能轻松。        
            如果我要参与到公众中去,我就身不由己地要去竞争。我明白,我并不想毕生都在忙于    
            超越那只投资的兔子,要让我放慢脚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停下来。        
          在他的朋友迪克·霍兰的印象中,巴菲特在仔细审视他的一生,尤其是    
他将如何处置他的金钱——他现在拥有的总财富达到了惊人的2500万。对于    
他的合伙人而言,巴菲特正暗示着要改变自己的步伐。        
            你们中的有些人要问:“你下步预备怎么办?”我对此没有任何答案。我只知道当我60    
            岁时,我将会尽力去实现一些个人目标,而这些目标与我在20岁前订下的目标是不同    
            的。        
          巴菲特告诉《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说他希望把大量的时间“尽可能而且        
-----------------------  Page  81-----------------------      
有效地花在有关人类问题的研究上”。在另一次访问中,他说他想追求一些    
不仅仅为了赚钱的利益。    
          巴菲特立即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奥马哈不允许犹太人进入奥马哈俱乐    
部——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商业人士常常光顾的用餐地点。巴菲特有不少犹太    
人朋友,其中包括尼克·纽曼,他经营着一家奥马哈杂货连锁店,而且他对    
自己被拒之门外极为愤怒。巴菲特对俱乐部委员会提起过这件事,他被告知    
说:“他们(犹太人)有自己的俱乐部。”(奥马哈也有许多乡村俱乐部,    
每个俱乐部都各行其事。)在巴菲特看来,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迄今为止,奥马哈的犹太人家族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了。他们一直都为    
整个社会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参与了奥马哈的建设,而他们    
却不能像约翰·琼斯一样加入那个俱乐部。约翰是一个新来的中等阶层的联    
合太平洋公司职员,他一转到这儿来就加入了俱乐部,这样做是不公平的。    
          当然,巴菲特并不打算在奥马哈俱乐部外面领导一场抗议游行。他极具    
特色地选择了一种被动和间接的策略,这样他可以巧妙地转移负担。他向全    
犹太人的高地乡村俱乐部申请作一名名义上的成员。    
          高地俱乐部成立于1923年,是由一位曾在奥马哈的公开课堂上被众人嘲    
笑为“kike”和“sheenie”(对犹太人的蔑称)的犹太籍高尔夫选手创建的。    
60年代,反犹太人的事件就已屡见不鲜了。而奥马哈的犹太人做好被非犹太    
社会所完全接受和欢迎的准备。高地俱乐部中坚持种族纯粹主义的人士强烈    
反对巴菲特的加入。他们的感觉是:“这是我们的俱乐部,他们会将它夺走    
的。”巴菲特的朋友们以及俱乐部的自由派人士,其中包括奥马哈的犹太法    
学家们都赞成种族融合。这场争论相当激烈,但是在1969年10月1日,巴    
菲特被接纳了。然后他回到奥马哈俱乐部,通知他们说“犹太人俱乐部”不    
再全是犹太人了。现在,奥马哈俱乐部无法再找借口了,只有迅速接纳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