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30天告别单身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30天告别单身

第一章 求交往?社会进入渴婚时代

书籍名:《30天告别单身》    作者:李贤娜



为数不多的单身“60后”迄今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相约黄昏后的愿望在岁月中蹉跎;数量可观的单身“70后”急于抓住青春的尾巴,只谈结婚不谈恋爱,将裸婚也列入考虑范围;比比皆是的单身“80后”要在理想年龄遇到理想对象,想要爱情也要面包,没房没车没钱很纠结;不计其数的单身“90后”也未雨绸缪地加入相亲大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单身潮。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明确规定了一夫一妻制,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革”结束,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第二次单身潮来袭。当年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女性,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性,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所以,不少女性就此被剩下。这算是新中国第一次出现“三高剩女”。

第三轮的单身浪潮是在今天形成,与前两次由于历史或者政治原因导致的单身潮不同,这一波单身潮来势汹汹,而且成分结构非常复杂:既有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物质条件的矛盾、有职业女性的独立崛起和家庭事业兼顾观念的碰撞,也有新女强男弱和传统婚姻地位转变的冲突,更有婚姻走下神坛,主动单身和被迫单身的关系交织。

2010年12月15日,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联合发布《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这份声称调查对象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处于18到34岁之间的单身男女人数达到1.8亿,其中在城市有6000万人,这些人都将为告别单身而奋斗。加上其他无法统计的人,全国为告别单身而战的人群保守估计约有2亿。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和相亲、恋爱、结婚有关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版本传出,专家版的婚恋指南和草根版的相亲心得传授,分庭抗礼各有千秋。“剩男剩女”、“脱光”、“败犬”、“婚活族”等新恋爱语汇更博得了成千上万的点击量,渴望结婚的单身男女或积极或消极地在网上进行一场场热烈的讨论。他们摆出各种事实辩论着“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而“A女怎么办”,最后得出了要么A女配“D男”,要么A女找不到对象的公式。而这些单身人士恋爱经历少得可能超出我们想象:在《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调查发现,约有50%的人恋爱经历少于一次。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为数不多的单身“60后”迄今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相约黄昏后的愿望在岁月中蹉跎;数量可观的单身“70后”急于抓住青春的尾巴,只谈结婚不谈恋爱,将裸婚也列入考虑范围;比比皆是的单身“80后”要在理想年龄遇到理想对象,想要爱情也要面包,没房没车没钱很纠结;不计其数的单身“90后”也未雨绸缪地加入相亲大军,他们对另一半的身高、体重、职业、相貌、家庭等也有一套打包标准,“毕婚族”们宣布“只要—毕业就马上结婚”,在“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中,他们倡导趁早下手,甚至有人提前把婚宴订到2012年,就因为不想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来临前独自离开人间。

这一场从网络开始的轰轰烈烈的渴婚运动,是告别单身需求的集中性爆发,他们害怕单身、渴望结婚。同时,被点燃的还有中国家长们的热情,公园相亲角正是家长们所发明。他们发动亲友团声势浩大地“代子征婚”,这是一支另类的“相亲队”。年过半百的父母穿梭在人群中,拿着孩子的照片,扎堆攀谈,互留信息。为了大龄子女,家长们可谓费尽苦心,不惜“抛头露面”。于是,在亲人朋友的轮番催促下,独身主义者也不得不以“不支持不拒绝”的态度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发现单身不难,难的是应付那些千方百计让他们结束单身的人。当中国家长们见面的社交语言从“你吃饭了吗”开始转变为“你孩子有对象吗”时,不要太过惊讶。因为他们着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婚姻大事而心急火燎。

不仅相关当事人紧张不安,连不相干的社会人士也异常热心。从国家机关到各个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的工会、人事部门纷纷当起了“红娘”,联合友好企业举办相亲大会,为单身员工牵线搭桥。2011年3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总队干脆在警营开放日设置征婚台,替54名单身男女特警现场相亲。女大学生们为此还特地逃课过来应征,特警们的“征婚资料”也被众多应征者“一抢而光”。

至于各大婚恋机构,不论规模大小,长期以来都在为“告别单身”摇旗呐喊。近年来,同行竞争更是随着单身人士数量剧增而进入白热化阶段。2010年11月12日,四川绵阳应景地推出以“出售缘分,创造爱情”为主旨的“爱情超市”,大量的单身男女俨然成为“商品”被批发,个人资料被摆上“货架”供人挑选。婚恋网站和线下婚介机构迎来猎婚时代,婚恋市场份额从千万计攀升到数亿计。他们打响了爱情公关大战,拼的不是用户数量,而是服务质量。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守望者的媒体更是闻风而动,不甘寂寞的电视台扮演起了“媒人”的角色,电视相亲节目从1998年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的一枝独秀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湖北卫视的《相亲齐上阵》、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等,数十个相亲节目遍地开花,从羞答答表白走向赤裸裸示爱——社会进入渴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