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6.思维永远不会“断片”

书籍名:《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作者:威廉.詹姆斯


“持续”的字面意思是没有裂缝、断裂,连续无间断。我在上文已经提到过,两个心灵之间的缝隙是巨大的,以至于我们无从研究二者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研究个人的心灵是否会出现裂痕,或者是否是持续的。

我们首先可以给出两个命题:第一,即使存在意识裂痕,那裂痕出现之后的意识也会认为与裂痕出现前的意识有重大的联系,仿佛是同一个组合中的两个部分;第二,意识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都不是突然的变化。

在意识之中,时间裂痕是存在的,它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如果我们的意识无法觉察到它们,那么我们就不能感觉到中断。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持续清醒一天,我们在这一天中的意识都是并列存在且没有间隙的。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却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的裂痕。例如,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无意识的持续时间,我们感觉到这些可能是因为某种暗示,这属于经验的范畴。

我们从“中断”和“连续”这两个词的字面意思分析意识,可以看作是意识中断之后又连续下去。但从另一个含义上说,“中断”和“连续”属于一个共同的整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连续与中断的界限并不明确,我们可以统一称之为“持续”。例如,我在一张床上醒来,首先可以意识到我此前一直在这里睡觉,但继续往前追溯自己的思维,我会发现,我能很快地找到被睡眠中断前的思维。也就是说,意识并不是四分五裂的,也不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的,而是靠着某种连接链以某种形式组成了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并不是穿插或组合起来的,而是流动的,像一条河一样。

但是,当我提出意识流的理论后,很多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一次突发事件就会使我们的意识一分为二,对我们施加一个突然刺激也会使我们的感觉中断,这种裂痕的出现使我们无法将意识称作“意识流”。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只能说他们混淆了“主观思维”和“主观思维意识到的事物”的概念。我承认事件有可能是不连续的,它们会发生断裂,并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但是它们的对比却不会使间隙空闲,也就是说,两个事件之间已经被意识填满了。

例如,我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写文章,这时,巨大的雷鸣声响起,我的意识就会从安静的意识转变为对雷鸣声的意识,但两种意识之间并未断裂,而是有着平稳的过渡:当雷鸣声响起时,我开始意识到雷鸣声打破了安静,而第一个雷鸣声与第二个雷鸣声给我的感觉也不一样,这就表明安静与雷鸣声之间的间隙并非没有意识的存在。

对于思维的持续性,我们可以借助神经活动的原理来研究。科学家们在研究神经活动的聚合时,大脑产生的任何状态都不会立即消失,而且当一种新的状态产生时,以前的状态会因为惯性而继续保持短暂的时间,并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当然,由于现在自然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知道神经系统的变化规律究竟是怎样的。

在感觉之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对比。在思维活动中,如果大脑的某个区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a,紧接着又受到了刺激b,最后是刺激c,那么,c刺激发生时所产生的意识并不是单单由c刺激产生的,而是a、b、c的综合结果。如果我们一定要辨识出此时思维的形成过程,那么我们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刺激,而且,新生成的意识和这三个意识都有相似的地方。

意识变化速度的差异是我们感觉到的主观差异的基础,当这种变化缓慢时,我们可以意识到思维正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当速度加快时,我们又能明显感觉到变化,而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过渡。用内省法观察意识流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无法让意识静止,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使意识绝对静止,那只能是我们死亡的那一天。

思维就像水流一样一直向前,当我们试图阻断它时,它却已经带领我们到达了终点,即便我们足够敏捷,能够将其阻止,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握在我们手中的思维已经和我们先前追逐的那个思维不一样了。就像试图将天上飘下来的雪花握在手中,我们做到了,但低头一看,我们握住的不是雪花,而是水。所以,在逐渐变化和发展的关系中,我们无法正确表示自己对它的感觉,而只能抓住那些实在的东西。事实上,意识并不同于物质,它无法捕捉或者控制。如果我们一意孤行,试图控制住意识流,那就像抓住一个陀螺来研究它的运动,或者点上家里的油灯来看看黑暗到底是什么样子。

很多学者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好像构造主义心理学派那些顽固者一样,他们总是强调意识的实质部分,异想天开地想要找到事物的本源,以便显示自己的伟大。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不是忽视主观,就是忘掉客观,以偏概全地编织着毫无根据的“玄妙”理论。在他们之中,最典型的当属感觉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

在我看来,感觉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论都是错误的,感觉这种东西在意识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这种关系也一定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而实际上,这不可能。从客观上说,能够表现出来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关系;从主观上说,是意识流使各个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关系的数量都是无穷大的,而且,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根本无法正确地表述它们。

经验主义者常常依靠直觉和语言让我们相信,只要有一个具体的名字,那么就一定会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并且名字和事物都是独立的。他们否认各种抽象的概念,也不承认各种原则与力量的存在。经验主义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不存在名字,实体就无法存在。”这是多么明显的错误,由于这个错误,任何没有名字的意识和思维都被无情地抹杀了,即便有些得到了认可,也被经验主义者硬性地和某种事物扯上关系。因此,他们盲目强调实质的部分,以至于将实质孤立起来,脱离了实际。

我们现在再来分析一下人的大脑。现在已经证实,大脑中存在内部平衡,并且这种平衡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涉及大脑的每一个部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每个区域的变化幅度都不同,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变化的速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小孩子玩万花筒一样,尽管各种意识在不停地流动,但总有一瞬间变化会非常缓慢,以至于我们感觉不到,而又有一瞬间变化迅速。

如果一个花费时间较长的组合可以产生某种意识,那么,一个迅速的组合也会产生与组合本身一样特别的意识。如果这个花费时间较长的意识是关于简单事物的,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激烈程度,将其称为“感觉”或者“形象”;如果是关于复杂事物的,那么根据强烈与否可以将其称为“概念”或者“思维”;而对于快速产生的意识,我们可以称其为“关系感觉”或者“过渡状态”。大脑的变化是持续不断的,所以,这些意识会像电影画面一样相互产生联系,用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就是,意识是一条被拉长的不会中断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