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亲密关系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亲密关系

个人经历的影响

书籍名:《亲密关系》    作者:罗兰.米勒


人际关系还受到个体经历和经验的影响,最好的例子就是对人际关系总体取向有重大影响的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几年前,发展心理学家  (如Bowlby,  1969)就发现,婴儿对其主要抚育者  (常为妈妈)  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人们普遍认为,某些婴儿只要饥饿、尿床和受到惊吓,就能发现马上会得到悉心的照顾和呵护。婴儿哭喊时,慈爱的抚育者总是如约而至,得到此种呵护的小宝贝们就能舒心地依赖他人,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结果,这些儿童就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其他婴儿的情形可能不同。如果大人对孩子的关照无法预测而且并不持续,抚育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就不出现。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这种依恋类型就是焦虑一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抚育者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关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最后第三组婴儿的抚育者在关照孩于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孩子就会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  (avoidant)依恋。回避依恋型的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认为早期的人际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的确如此,孩子依恋类型的差异表现得如此泾渭分明,所以依恋过程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儿童面对陌生、危险的环境时,安全型的儿童会跑向妈妈,很快安静下来,然后开始勇敢地探索陌生的新环境(Ainsworth  et  al.,  1978)。焦虑一矛盾型的儿童则会大哭大闹,紧紧抱住妈妈,完全不顾父母的安全保证。而回避型的儿童往往躲开大人,保持和父母的距离,即使在害怕时也不愿意发生亲密接触。

孩子表现出的这些依恋类型生动鲜明,但直到研究者(Hazan  &  Shaver,  1987)  发现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依恋类型才真正引起了人际关系研究者的注意。他们的一项研究(Hazana  Shaver,  1987)调査了美国丹佛市《落基山新闻报》的读者,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依赖他人是轻松愉悦的,即他们的亲密关系是安全型的。但是有约40%的人认为自己不安全,他们要么很难信任和依赖伴侣,要么十分担心自己的亲密关系能否持续。此外,被调查者还要报告童年经历和目前对亲情、爱情的态度,结果表明这些和他们的依恋类型是一致的。安全型的人一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记忆中父母也是充满爱心、提供支持的人。相反,不安全类型的人认为他人不靠谱或不能信任,记忆中的父母也是矛盾或冷漠的。

专栏1.2  你岐视单身人士吗?

或许你还不太熟悉单身主义(singlism)这个词。它实际上指对选择独身或不愿谈恋爱的人的偏见和歧视。许多人认为40岁还没结过婚的人比起已婚人士更加孤独和幼稚——即使已婚人士的婚姻并不幸福甚至已经离了婚  (Depaulo  &  Morris,  2005)。我们认为正常人渴望浪漫爱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看到有人选择独身时觉得很怪异。这就使社会文化在诸如社会福利、保险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偏重已婚夫妻的利益,而漠视单身人士的利益(De  &  Paulo,  2006)。

亲密感情还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已婚者比未婚者活得更长。一项对美国67000名成人为期9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与相同年龄和阶层的已婚者相比,离异者的死亡率高出27%,丧偶寡居者高出40%——但从未结婚的人则高出  58%  (Kaplan  &  Kronick,  2006)。这一研究结果使人际关系专家直截了当地指出,幸福的婚姻也是生命应该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草率地认为独身者就是不健康的孤独者,就犯了明显的错误。实际上许多独身者有着积极的社交活动和紧密、支持式的友谊,这给他们提供了所期待的亲密感情。他们之所以不成家,是因为看重独身的自由和自立。他们声称并非任何人都期待或需要稳定的伴侣或知音(Depmilo,  2006)。那么,你怎么认为呢?乐于保持单身的人是否不对劲或有缺憾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

随着这些具有启发性的研究结果的公布,依恋研究迅速成为人际关系科学最热的研究领域之一  (如Mikulincer  &  Shaver,  2007)。研究者很快发现,成人有四种而非三种依恋模式。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  (Bartholomew,  1990)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

因此,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见表1.1)。第一种安全型  (secure),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完全相同。第二种痴迷型  (preoccupied),是巴塞洛缪给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恐惧型  (fearful)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相反,疏离型  (dismissing)的人认为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现在普遍认为可以在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区分这四种依恋类型  (Fraley  et  al.,  2000)。首先,人们在回避亲密  (avoidance  of  intimacy)的程度上有差别,这会影响人们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而与伴侣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的人,其回避亲密的程度就高。其次,人们还在忧虑被弃  (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的程度上有差别,即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安全型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相形之下,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充满焦虑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坐针毡。痴迷型的人渴望亲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疏离型的人并不担心被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接触。至于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见图1.5)。

表1.1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  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忧心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  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人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  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  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需要注意,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这两个依恋维度能由低到高连续变化。这就意味着,虽然我们能很方便地讨论依恋类型的差异,好像它们不会重叠,是分离、纯粹的类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Fraley  &  Waller,  1998)。当要求被试从表1.1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依恋类型时,大多数人  (通常60%左右)  认为自己是安全依恋型  (Mickelson  et  al,  1997)。  然而,如果有人在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中等水平,应该归入哪种依恋类型呢?对于忧虑和回避都适中的人,套用上述四种依恋类型的任何一种都是不适合的(Bartholomew  &  Shaver,  1998)。

图1.5依恋的双维度图

所以不要绝对化地理解图1.  5所示的依恋类型。应该这样来理解依恋的复杂性:存在忧虑和回避这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塑造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表现出的全部适应性行为  (测量忧虑和回避程度的问卷在第2章的专栏2.3详述)  。这两个因素都重要,如果你比较任一维度上的高分和低分人群,就会发现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差别很大。而得分只要不太悬殊就无关紧要,即使因这些得分不同可以把他们归结为“安全型”和“疏离型”等不同依恋风格。的确,最近的依恋研究不再简单地把人们分为安全、痴迷、恐惧或疏远四种类型,而是给出人们在优虑和回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尽管如此,把依恋类型分为四类简单明了,所以仍广泛沿用,深人人心。在  1990年前,研究者只探讨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现在则一般认为有四种依恋类型,但不会认为他们是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对立类别,而是用作称呼不同忧虑和回避分数组合的便利标签。依恋风格差异最大的地方或许表现在“安全型”和不安全类型的人  (高忧虑被弃或高回避亲密的人,或兼而有之)  。现在的重点是,依恋类型看似是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应大部分是从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我们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的癖好和观点,部分来自于与以前伴侣的交往经历,这是人际关系适应行为最好的例证。

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任何人际关系都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本章的主题一一婴儿和成人的行为表现都会反过来影响到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比如,父母都知道婴儿天生具有不同的气质和唤醒水平。有些新生儿具有轻松快乐的气质,有些则好动闹腾。个性和情绪性的天生差异也使儿童的养护难度高低有别。因此,婴儿获得的养护水平部分地取决于儿童自身的个性和行为;这样,依恋类型一定程度上受到与生俱来的个体特质的影响  (Donnellan  et  al.,  2008)。

但另一方面,儿童的气质对其受到的养护水平只有中等程度的影响(Vaughn  &  Bost,  1999),基因对依恋类型的影响也不大(Waller  &  Shaver,  1994)。相反,正如发展心理学家起初所认为的那样,个体经验在塑造人际关系的依恋类型上起着重要作用。母亲对待新生儿的行为可以预测儿童长大后的依恋类型  (Isabella,  1998):在亲密关系中满足、快乐的母亲,她们的孩子也倾向于拥有这种风格,而不安全型的母亲则往往有不安全型的孩子。事实上,在孩子还未出生时,根据母亲的依恋类型来预测儿童的依恋类型,其准确度高达75%  (Fonagy  et  al.,  1991)。怀孕时快乐的准妈妈与焦虑矛盾的准妈妈相比,在1年后前者的孩子更可能具有安全型依恋  (Ispa  et  al.,  2007)。而且,即使婴儿天生难缠、易怒,如果训练母亲们养护婴儿时的敏感和反应性,他们的孩子则比没有接受类似训练的母亲的孩子更可能表现出安全型依恋  (van  den  Boom,  1994)。母亲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在学前期仍未结束(Berantet  d.,  2008)。7年级的青少年接受的养护能预测他们成年后在爱情和友谊中的行为表现;父母给予关爱和支持的少年在数年后对待恋人  (Conger  et  al.,  2000)和朋友  (Cui  et  al.,  2002)更加热情。毫无疑问,年轻人把从家中学到的经验应用到了以后的人际关系上(Feeney,  2006)。

然而,我们并不会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Davila  &  Cobb,  2003;  Davik  &  Sargent,  2003)。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被遗忘掉。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  (Noftle  &  Sutin,  2008)。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会让原本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Ruvolo,  Fabin,  &  Ruvolo,  2001)。在两年之内,足有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可以发生实质变化(Davila  &  Cobb,  2004),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Davila  et  al.,  1997)。

尽管依恋能改变,但它们一旦确定后,既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加强已有的行为倾向  (Scharfe  &  Cole,  2006)。例如,恐惧型的人如果坚持孤僻,回避相互依赖,就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有些人可以信任,发现亲密可以令人心安,这又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型依恋。如果没有大起大落的新经历,人们的依恋类型可以持续数十年  (Fraley,  2002)。

所以,我们对紧密关系性质和价值的总看法,看来是由我们体验到的亲密关系的经验所决定的。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抚育者的交往,根据运气的好坏,我们就此走向了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这段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随后给予的阻碍或帮助会使我们的方向和道路发生改变。视乎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可永久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