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心理学入门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心理学入门

9.2 解释情感的理论观点

书籍名:《心理学入门》    作者:格尔德.米策尔



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家致力于阐释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其中很多答案经过了认真的讨论。下面将要介绍的几种影响非常深远的情感理论。最古老的一种理论是威廉·詹姆斯提供讨论的,这种理论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具有影响。(Davidson  et  al,2000)

詹姆斯  —朗格的情感理论

“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哭泣。”  如果问及“健全的人类理智”,那么,根据威廉·詹姆斯的观点,存在一个简单的顺序:“我们失去财产,就会感到悲伤并开始哭泣。我们遇到一只熊,就会感到恐惧并赶紧逃跑。”(James,1884,1890)詹姆斯问道:“逃跑难道不能有完全不同的跑法吗?”他解释说:“完全相反,我的理论认为,身体的变化是在感觉到刺激事件的瞬间发生的,而我们感觉到体内的变化是一种感觉状态……我们悲伤,因为我们哭泣……我们害怕,因为我们颤抖……如果没有伴随感觉出现的身体状态,那么,身体状态形式上就是纯粹认知的,苍白无色的,没有感情的温暖。”由于丹麦心理学家卡尔·朗格几乎同时发表了类似的思想(Lange,1887),所以今天人们仍然称这一理论为“詹姆斯—朗格的情感理论”。插图9.5生动地描述了他们固守的因果联系,这种联系名叫“身体的”情感理论,至今仍是讨论的重点。(Papanicolaou,1989)


插图9.5 根据詹姆斯—朗格的情感理论,一旦感觉到某个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就会引起身体的某些变化,而感觉到这种变化以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感情体验。

詹姆斯  —朗格理论的缺陷  。对詹姆斯—朗格的情感理论提出严厉批评的是生理学家瓦尔特·坎农。他认为这种理论主要存在三个缺陷(Can‐non,1927):

——身体刺激不会产生特别的情感。如果给人注射肾上腺素——一种能够使身体增加能量的荷尔蒙,那么人们会说,注射后心里虽然会觉得激动,但并没有特别的感情体验。

——身体反应的延迟。比如,如果说在冰冻的路面上开车打滑,会使人感到非常害怕,但是后来,只有进入“安全路面”,才会感到心悸。因此,自主神经系统致使身体发生变化还需几秒钟。

——非常一般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化通常很普遍,以致不能据此区别各种感情。在感到害怕的时候,心脏明显会加快,但是,在愤怒或者热恋的时候,都会产生同样的身体反应。

关于截瘫病人的结论特别严重地动摇了詹姆斯—朗格的理论。乔治·霍曼自己也是半身瘫痪,他在调查了很多病人后得出结论说,脊椎损伤越厉害,对感情的体验就越弱。(Hohmann,1966)比如,一个女病人在谈到一个燃着的烟头掉到自己床上之后的情感反应时说:“我本来可能被烧死,但是好笑的是,我竟然无动于衷……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截瘫的病人的感情也许是另一种样子。荷兰心理学家鲍布·贝尔蒙德发现,这样的病人在遭遇事故之后,要么表现出强烈的害怕、愤怒、焦虑或喜悦心情,要么在受伤以后毫无变化。

詹姆斯  —朗格的理论得到证明的若干结论  。有人可能认为,坎农的批判彻底驳倒了詹姆斯—朗格的理论。但这是不正确的。大家可能还记得罗伯特·列文森的研究(见第414页),他已经证明,元情感都能够引起一定的生理激动。这样的内部变化在一个人说有相应的感觉之前,就能通过这个人的大脑得到证明。这一结论与詹姆斯—朗格的理论明显是一致的。而且还有其他支持这一理论的值得注意的结论。

启动自我体验


插图9.6 按照明确的指令变化局部肌肉,最后可以表现害怕的表情。

请您站到镜子前面,并尽可能地按照下面的指令去做:“抬高眉毛,缩短两边眉毛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抬高眼睑;最后将嘴唇左右拉向耳朵的方向。”插图9.6就是再现了根据这个指令完成的脸部表情。您心中最终能觉得有这种害怕的体验吗?

亲朋好友有时候为了鼓励遭到不幸的人,会建议他“直面人生”或者“干脆一笑了之”。威廉·詹姆斯早就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可能性。他提出自己的情感理论时,正值因失去双亲而倍感痛苦之机。因为这种丧亲之伤,他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Miller  &  Buckhout,1973)但是,詹姆斯发现了如何应付这种打击的方法。他解释说:“如果我们要想克服不期而至的感情,那我们就必须坚持,必须保持冷静,在那种感情发生的时候,就抑制我们要爆发的状态。”(James,1884)这样的建议真的能够适用于每一个人克服悲伤情绪吗?人们能通过随意塑造喜悦、生气或悲伤的表情体验到相应的感情吗?自己去尝试,也许能找到答案。

如果哪个人能够作出一种通常能表达某种情感的表情,从而产生相应的感情,那就是获得了面部反馈假说(英语: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的证据。(Strack  et  al,1988)事实上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只要人们故意放声大笑,就可以抵消自己刚刚经历的痛苦,消除自己的消极情绪。(Kleinke  et  al,1998)

保尔·埃克曼及其同事(1983)让测试对象依次活动面部肌肉。除了要他们作出害怕的表情外,还要保持脸部肌肉的运动,直到将愤怒、惊奇、恶心、悲伤和愉快的表情都表现出来。(见第408页的插图9.1)但埃克曼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感情;他只限于命令变动面部肌肉。当测试对象尝试执行每一个命令时,已经完成了对他们的身体的生理学测量。这一点表明,面部表情与一定的测量值是吻合的。比如,当他们的面部表情表现为“恶心”时,他们心跳就减缓,反之,在表示悲伤、害怕和愤怒时,心跳则加快。在表示恶心时皮肤温度下降,而在生气时皮肤温度上升。因此这足以表明,面部肌肉可以表达某种感情,也能记录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据此可以断定,不仅情感对身体的表现形式产生影响,而且表现形式同样也参与决定体验到的情感。(Duclos  &  Laird,2001)

在弗里茨·施特拉克所做的另一项实验中,找借口请测试对象用嘴唇衔住或用牙齿咬住铅笔,如插图9.7所示。(Strack  et  al,1988)要他们在这两种条件下评论漫画,表示他们喜欢哪些漫画,不喜欢哪些漫画?这不仅取决于漫画本身,而且还取决于用牙齿还是用嘴唇衔住铅笔。这种联系该如何解释呢?


插图9.7 如果用牙齿咬住铅笔,就能促进发笑的肌肉,而用嘴唇衔住铅笔,那就很难发笑。

如果用嘴唇衔住铅笔,就很难笑出来,这样的漫画就显得不好看。相反,用牙齿叼住铅笔就有助于做出笑的表情,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对象会说,这样的漫画有趣多了。有意思的是,测试对象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脸部在一种情况下比另一种情况下容易露出笑容。体态还可给以相应的配合。如果身体站得笔直,给人一种“自豪”的印象,那么,别人也可能会体验到这种自豪感;因此这也称为身体配合假说。(Stepper,1992)

人们做出一副表情,比如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大脑中其实并没有形成与真正的开心相应的状态。(Ekman  &  Davidson,1993)因此,面部表情和身体配合虽然可以表现感情,但是姿势和表情并不是人形成感情的唯一原因。


插图9.8 根据坎农—巴德情感理论,人对事件或事物的感觉会激活大脑的某个部位(丘脑),丘脑将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后,会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向“下”传递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向“上”传递给大脑,可以产生有意识的情感体验。

坎农  —巴德情感理论

身体刺激和感情体验同时发生  。瓦尔特·坎农认为,上面介绍的关于截瘫病人的结论可以支持他自己提出的,还署上另一位心理学家菲力浦·巴德名字的理论。(Cannon,1927)插图9.8再现了他们确证的联系。根据坎农—巴德理论,关键是感觉器官首先将关于刺激感情的刺激情况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特别是传递给丘脑,当然,丘脑对感情体验的作用至今仍有争议),丘脑将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后,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向“下”传向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刺激,向“上”传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主体的感情体验。根据这一理论,生理变化不像詹姆斯和朗格所认为的,是产生感情体验的前提,因为这两种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互不依赖的。当然,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性,截瘫病人所说的感情是在感觉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后作出的反应。(见第419页)

两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科学家现在关注的不是首先澄清究竟是詹姆斯—朗格理论还是坎农—巴德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产生感情体验的生理学基础。也就是说,感情不仅仅是对刺激的自主反应,感情还取决于如何阐释对自身身体和外界条件的感觉。

情感的认知理论

通过身体刺激和想象产生情感  。20年代初,西班牙医生格雷哥里奥·马拉尼翁关注的问题是:如果简单给一个人注射肾上腺素,即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并提高兴奋度的荷尔蒙,那么这个人是否会因此产生感情。(Cor‐nelius,1991)他在一家法国杂志社发表了自己的认识。(Maranon,1924)

在马拉尼翁给人注射这种荷尔蒙之后,有些测试对象告诉他说,他们体验到了现在被称为元情感的感觉:他们要么感到悲伤,要么感到喜悦。另一些人对他说,他们感觉到了某些身体的变化,比如:“我心跳加速”,“我的脖子感觉发紧”。这些测试对象偶尔还说有“似乎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似乎很害怕”,“我似乎有什么开心的事”,“我似乎想哭,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自我感知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马拉尼翁曾诱使对肾上腺素产生元情感反应的第一组测试对象展开某种想象,比如,让他们想到过世的父母或生病的孩子。这些测试对象就为自己感觉到的刺激度的上升找到了解释,而另一组测试对象只能说出自己感觉到的东西——某些身体的变化。

这位西班牙医生根据观察得出结论说,情感是由身体因素(法语:l’émotion  végétative)和“心理的”或主观的因素(l’émotion  psychique)组成的,而“心理的”或主观的因素可以用来阐释感觉到的身体变化。几十年后,人们将马拉尼翁的发现称为情感的双因素理论。

情感的双因素理论  。上个世纪中叶,斯坦利·沙赫特和杰罗姆·辛格研究分析了当时所有的情感理论。(Schachter  &  Singer,1962)他们倾向于詹姆斯认为的生理刺激是情感的中心因素的观点。两位作者还认为,坎农所说的生理刺激在自我感觉上几乎无法区分,也是正确的。因此他们同那位西班牙医生一样总结说,身体激动对于本身而言不会引起情感体验。人们只有在兼顾外界刺激的情况解释自己的极度兴奋时才会产生情感。

人们有些不敬地称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为“老式投币唱机理论”(Jukebox‐Theorie  der  Emotion)。(Mandler,1962)按照这个比喻,可以将激动的状态比作投一枚硬币就开始运转的老式投币唱机。这种唱机得到刺激,就开始播放音乐。但是选择哪个曲目——进行曲、情歌还是活泼的舞曲——则取决于使用者按哪个按键,取决于他如何解释自己所处的环境。情侣不一定想听进行曲,参加狂欢派对的人可能不想听轻柔的情歌曲调。如果一个人生理上受到刺激,但找不到原因,那么,他就会尊重暗示性刺激,设法说出这种感觉到的刺激。比如,一个人观看一场网球比赛到终场,他可能就会将心跳加速、出汗、呼吸急促归因于激动。如果一个人在看牙医的时候出现这种生理反应,那么,他就可能说这是因为害怕。可见,沙赫特和辛格在提出情感双因素理论时应当考虑到生理刺激及其对生理刺激的解释。


插图9.9 根据情感的双因素理论,在感觉到一般的身体变化(生理刺激)后,要从附近环境中寻找原因。感觉的身体变化与找到的原因可以得到一致的解释。

刺激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的转移  。莱纳·赖森采恩仔细研究了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并作了验证:这一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同当时的其他结论相一致。(Reisenzein,1983)赖森采恩在关于检验这一理论的详细报告的引言中指出,这是“理解情感的最具影响的认知入口”,因为沙赫特以自己的论文不仅为努力提出扎实的情感理论,而且为解决具有社会心理学和治疗学意义的其他问题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赖森采恩的检验结果证明,只有一个由此导出的联系是可以证实的:如果一个人在A场合受到刺激,那么,这种刺激结束后的残余会在B场合导致感情体验的增强。在其他地方已经指出,根据多尔夫·齐尔曼的观点,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刺激转移。(Zillmann,1996,见第383页)难道所有的身体变化真的都能够像情感的认知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得到解释吗?约瑟夫·勒杜克斯(LeDoux,2001)的回答是,不,因为存在各种不同的大脑系统。

例子

在一项研究中,让测试对象首先(A场合)在家用运动器械上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这当然会提高对他们的刺激。他们结束这一运动几分钟后,他们遭到其他同伴给予的所谓惩罚的一系列轻微打击(B场合)。这样,由于运动而产生的刺激所持续的时间要比测试对象所认为的要长。因此,测试对象在B场合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激动。于是他们寻找诱因,并且不是在原来的运动中(A场合),而是在现实的B场合(错误地)找到了这个诱因。这样一来,所谓“惩罚”就会遇到持久的异常激烈的反抗,他们将其解释为愤怒,而且(在原先的体育运动之后)会感觉比在其他场合,比如在不是由于提高刺激度的运动之后遭到惩罚的场合,更为恼火。

勒杜克斯发现的认知理论的另一个变化  。约瑟夫·勒杜克斯指出,有不同的大脑系统指挥各种情感。(LeDoux,2001)有些系统会起到条件反射的作用。比如,害怕是由一个小小的大脑结构——大脑解剖学家称之为杏仁体(也称杏仁核)——的活动引起的,无需作出任何阐释。通过极为迅速的转移方式,遇到危险情况时能立即启动身体的预警系统。其他感情,比如自豪感或负罪感,只有在解释和回忆以前的类似情况后才会产生。因此,人们体验到的情感是按照以下过程产生的:

——通过大脑反应和身体反应的共同作用;

——通过解释和回忆类似的情况。

遇到危险刺激时遗传因子快速启动身体预警系统  。因此可以认为,有些情感,比如害怕的感觉,马上可以产生,也就是说,在大脑皮层还没有收到任何信息,还有足够的时间“问明”情况以前,就能相应地作出反应。勒杜克斯深信,人类在遗传上早就准备好用害怕对“危险”事物,比如对蛇、对龇牙咧嘴的动物,对快速移动、快速接近的物体作出反应。其他复杂的刺激在身体预警系统启动之前必须首先由大脑来核实。所以,如果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这次考试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那么,他的认知过程就要首先分析自己的答题思路、考官的表情、他的说明等许多内容,然后他才会感觉到自己额头上冒冷汗。随着两种不同速度的转移方式的发现,瑞典心理学家阿恩·欧曼的结论也就得到了解释。根据她的结论,人们在人群中可以很快发现那些生气或令人恐惧的面孔,相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找到友善和中性的面孔。(hmann  et  al,2001)

逆向过程理论

传统的情感理论的其他解释缺陷  。没有一种关于感情的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比如,众所周知,很多慢跑者在开始跑步锻炼时感觉都非常不好。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能坚持每天跑步?跳伞爱好者说,他们在第一次跳伞之前和跳伞当中都非常害怕。他们是如何慢慢克服这种感觉的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定期去蒸桑拿的呢?凡是每次都能积累相应经验的人都知道,再不好的感觉,进入蒸汽浴室后就会立刻消失。詹姆斯—朗格理论未能回答这个问题。沙赫特的理论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解释登山运动员为什么在悬崖峭壁上下左右攀登,尽管他们一刻也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危险性。理查·所罗门认为,可以用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特征——逆向过程——来解释上述这些事情。(Solomon,1980)

自主神经系统的逆向过程  。如果将神经系统逼向一个方向,它会以同样的力量反弹。(Mook,1987)它始终努力保持平衡。开始是积极的感觉反应,接着就是消极的感觉反应,或者相反。比如,在某种条件下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A状态),比如幸福感或愉悦感,然后就会出现一种与第一种状况相反的B状况:比如,人们会感觉没有意思。由于这两种状况是作为对手出现的,所以B对A起到弱化的作用,结果愉快的状况就被弱化了。此外,B状况比先出现的A状况更持久。由于A状况先消失,所以B状况没有对手以后甚至会更强烈。所罗门的理论使人有一种想到清教主义的感觉:生活中的善行总要以不快为代价,而不幸也往往孕育着更好的前景。跳伞者的例子可以表明,在他第一次极度恐惧地从高空跳下飞机后将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尽管如此,这样的过程要重复多次,直到跳伞最后成为他的爱好。

跳伞是一个例子  。第一次跳伞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都是非常害怕的,甚至有惊慌失措的感觉(A状况)。所罗门的理论说明,第一个感觉反应产生之后,接着会产生与第一反应相反的感觉。在惊慌或害怕产生之后,就会出现使跳伞者体验到轻松的B状况。而这逆向的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特征:B状况比A状况来得迟,消失得也慢。跳伞者安全着陆后,还心有余悸,目瞪口呆。几分钟后,稍许的幸福感才能取代害怕心理。许多人都知道这种克服险情后的正面感觉。跳伞者还清楚地记得跳伞之前和跳伞时的害怕感觉,他为什么还会继续去跳伞?根据逆向过程理论,A、B两种状况会逐渐改变自己的特征。


插图9.10 攀岩与跳伞一样,一开始都会让人感到非常害怕。逆向过程理论可以说明,这种危险的体育项目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休闲活动。

跳伞有过几次经验之后,B状况逐渐增强,使A状况逐渐减弱,害怕的感觉逐渐减少。因此,跳伞者能够越来越镇定从容地(因为至今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从高空跳下。在第一次,也许几次跳伞中体验到的轻松的感觉,与每跳一次的体验一起逐渐变成愉悦感,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逐渐抵消害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