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边界感,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品质

书籍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作者:小椰子



01

  看《我的前半生》的时候,我也被“国民好闺密”唐晶圈了粉。

  当子君被丈夫抛弃,崩溃无助的时候,是唐晶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她,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当子君决定重新开始,在卖化妆品的便利店里辛苦加班的时候,是唐晶心疼地跑来看她,蹲在地上端着饭盒一口一口喂她吃;当子君赶地铁时被人挤掉了鞋子,是唐晶在上班路上绕道过来接她……

  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闺密,最后却遭到男友和闺密的双重背叛。

  其实,唐晶的问题,就在于在这段关系中,缺乏了一种边界意识。

  闺密有难,确实可以用自己优越的条件来帮助对方走出困境,但并不代表她要24小时照顾着对方,甚至要求自己的男友也同样对闺密心怀热忱、随时待命:

  子君心情不好,将自己关在家里,工作中抽不开身的唐晶就让男友贺涵帮忙去家里看看她;

  子君赶地铁被挤掉了鞋子,唐晶想也不想就让她打电话给贺涵,看能不能顺路捎上她;

  子君搬了新家,平儿住不习惯耍小孩子脾气,唐晶就让贺涵买些玩具给子君送过去……

  正是由于唐晶一次次的差遣,让原本互相讨厌的子君和贺涵之间逐渐产生了依赖与好感。

  凡事,都需要有个界限,当好心突破了界限,最终只会让亲密关系破裂。

  在陈海贤老师的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善良的女士,她去散步时看到一只流浪猫,觉得猫很可怜,就把它带回家好好喂养。过了几天,她去散步,又遇到一只野猫,觉得它也很可怜,只好也带回家收留。

  第三只、第四只……很快,她的家变成了猫窝,她所有的生活,都被猫所占据。

  她一边在家养猫,一边怒气冲天,觉得自己的生活被这些猫毁了。可是要她扔下这些猫,又于心不忍。

  陈海贤老师说: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朋友关系。

  真正成熟的人,在对待朋友的时候,懂得明确界限、自尊自爱。当界限感逐渐缺失,朋友间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共享,反而不利于关系的稳定和持续。

  学会将自己放在首位,为自己建立边界,足够的自尊和自爱才会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02

  生活中随处可见界限不分的人。

  之前有过一次不愉快的动车经历。邻座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叔,一落座就开始用特别大的嗓门讲电话,声音大到震得我耳朵生疼。

  那时候我正在默背着一段英语的自我介绍,因为一下车就要赶去一家外资企业面试。

  然而,在那种情况下,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我很想对他说:“能不能稍微小点声?”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千回百转,最后还是不好意思开口。

  在他打完第三个电话之后,终于有了片刻的安静。就在我以为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准备面试的时候,大叔兴许是因为看到了我手里那张写满英语的纸,开始跟我搭话:“小妹,你是英语专业的吧?”

  “不是。”我礼貌性地回复他,继续低头默背。

  “哦,那你还真是刻苦。”他感慨地说,“我小孩就不用这样辛苦背英语,因为我让她从小就去上最好的双语幼儿园,里面的英语老师都是外教。刻苦是好事,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家境从小学英语的……”大叔开始自吹自擂,顺带着将我贬低一番。

  我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后悔不已。如果我一开始就能守住自己的界限,别人就不会一次次地闯入我的领地。

  小楼老师说过:“让别人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是你的责任。”

  回想以往,我却总是习惯性地容忍陌生人的越界:

  看电影时小孩子在边上的吵闹、排队时大妈肆无忌惮的插队、深夜清晨时分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忍让、迁就也许暂时让别人开心了,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却在自己心中积累,并且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还是会被无限越界。

  只有当你建立了明确而坚定的边界后,别人才会尊重你。真正成熟的人,对待陌生人的时候,懂得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

  这才是陌生人之间最深层次的教养。

03

  亲人之间也需要边界意识。

  看《欢乐颂2》的时候,觉得里面所有主角的妈妈们都很不可理喻。

  关雎尔的妈妈,事无巨细将女儿的生活牢牢掌控,将“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不顾女儿的意愿强行安排相亲;小包总的妈妈,没完没了地调查自己儿子的女朋友,三番五次地触犯安迪的底线,肆无忌惮地干涉晚辈的生活;樊胜美的妈妈,重男轻女的典范,不断压榨着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也要纵容儿子胡作非为。

  像她们一样,无数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在这种过分干涉里,每个人都会不舒服。

  有人说过,在中国式家庭关系里,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特别模糊。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管不顾地侵犯子女的隐私,试图控制子女的生活。

  然而,子女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享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

  真正成熟的人,对待亲人的时候,懂得真诚沟通、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很多人在试图维系亲人间的亲近感时,不自觉地放弃或者模糊了与亲人的界限,这样做无疑会损害彼此的关系。

  没有边界的亲密关系,是非常危险的。

结语

  我特别喜欢三毛的一段文字: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地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距离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存在,成年人最重要的教养便是边界意识。做一个磊落的人,做一个界限分明的人,彼此尊重、理智对话、保持人格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