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第6章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书籍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    作者:小椰子



  买一张柔软舒适的床,遵循早睡早起的生物钟;

  养几株充满生命力的盆栽,将房间布置得整洁干净;

  冰箱里塞满水果与蔬菜,每天为自己做一顿营养又健康的早餐;

  坚持锻炼身体,拒绝消极的情绪,学会将元气满满的微笑挂在嘴边。



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01

  刷朋友圈的时候,无意中刷到老同学发出的一张图。图上是她刚租的小房间,从墙壁到地板,都被她细心地改造过。

  原木地板上铺着纯白色的地毯、置物架上摆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床边还有一盏暖色调的落地灯。二十平方米不到的空间,竟被她布置出日式观景酒店般的格调。

  底下有很多点赞的,也有替她惋惜的:

  “又不是自己的房子,花钱装修不觉得亏吗?”

  “要是我就不肯这样,万一房东突然毁约,要把房子收回去,那岂不是白费功夫了。”

  她只是淡淡地回复了一句:“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

  我反复看着那张照片,从心底里羡慕起她的讲究和精致。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容易让人终日忙碌,丧失自己。房间对我们来说只是睡觉的地方,吃饭变成了固定不变的外卖套餐。习惯性地嘲笑那些在朋友圈里晒大餐、晒旅行照片的人,对自己一成不变、晦暗无光的人生心安理得。

  我们就这样输给了眼前的苟且,还否定了别人的诗和远方。

02

  那是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第五年。下班后随着拥挤的人潮涌上公交,木然地盯着手机屏幕。周围的人打电话、聊天,混杂着小孩的哭声,各种噪音不断拉扯着我的神经。疲惫到不行的身体和心都在叫嚣着休息,渴望好好地坐下来,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

  就在那个时候,我刷到了微博上一个叫“野食小哥”的博主发的视频。我看到他为了做一顿好吃的面,翻山越岭去挖笋和野菜,大费周章地把面煮好后,一脸满足地大快朵颐。不知道为什么,简单的一段美食视频竟戳到了我的泪点。

  我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有那么单纯地、执着地,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了。平时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不是随便吃点面包和方便面,就是点个外卖。每天凑合地将三餐对付过去,不讲究营养搭配,无所谓味道如何。

  比起生活,更像是生存。

  现在的我们,越来越习惯凑合和将就。拿工作忙当借口,吃着油腻的快餐、放弃健身和阅读,每天顶着黑眼圈浑浑噩噩地度过。

  “随便吃点吧。做菜洗碗什么的太麻烦了。”“房间太乱?将就过着吧。反正有地方睡觉就行。”……永无止境的妥协和让步,让凑合与将就变成了生活的一种常态。

  生活被暴露出最粗糙的一面,毫无幸福感可言。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03

  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美好。在热爱生活的人的眼里,琐碎的生活日常都能精致得如诗如画。

  我很喜欢美国的一位摄影师Susan  Licht,在她的镜头下,一花一木、一桌一椅,所有再普通不过的事物都带上了一种温度。她只是一位老教师,退休后,通过摄影又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她说:“尽管再黑暗的日子,仍然可以找到美丽。捕捉生命中的美丽画面已经成为我最喜欢的疗伤方式。”一个人过得有多讲究,她就会有多幸福。

  真正的精致,其实与金钱无关,是一种态度。有人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苟且,有人却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那些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忱的人,总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日本老牌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畅销书作家松浦弥太郎,被评为“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十八岁高中辍学,四十一岁第一次就业,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人看来,充满了一种失败感。却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他比常人更懂得如何生活。

  他每天五点起床跑步,七点进公司,下午五点半一定会结束工作。他不但这样要求自己,也规定他的员工每天下午五点半都要下班,周末也不允许加班。他希望员工能够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寻找美食、见见朋友,发现生活的乐趣。

  因为他相信,只有用心生活,才会有所发现,写出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我想,这也是松浦的每本书都能畅销、备受追捧的原因吧。用心生活的人,确实存在着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专注于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讲究生活情趣的过程,也就是提升自己、重塑身心的过程。

04

  层次越高的人,越不喜欢将就。你越是将就,人生就越是不讲究。你可以为自己的随便与将就找到一百种借口,但生活是自己的,最害怕的是你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学会培养生活的情趣,可以从简单的小事开始:买一张柔软舒适的床,遵循早睡早起的生物钟;养几株充满生命力的盆栽,将房间布置得整洁干净;冰箱里塞满水果与蔬菜,每天为自己做一顿营养又健康的早餐;坚持锻炼身体,拒绝消极的情绪,学会将元气满满的微笑挂在嘴边。

  生活会用平淡消磨掉我们的热情,唯有懂得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

结语

  我喜欢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里写的一句话:“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