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尚书在上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尚书在上

第82章 设局...

书籍名:《尚书在上》    作者:侧帽饮水


        两个嬷嬷当中,穿湖绿褙子的这一位,并不面生。虽说不比杨嬷嬷那样在下人里头举重若轻,但语嫣的确是在府里头见过她几回。

        这也是为何,刚刚一听她们所言,她几乎毫无怀疑。而且这消息实在情急,她一时未顾及细处,回头一想,老夫人若真个病危,怎么会随意派遣下人来报信,自然是要和杨嬷嬷一般的亲信可靠之辈才可。

        若真是与那梦境相合,莫非是晋王安排?可语嫣心底却隐隐觉得不是。虽然梦中所见,晋王待她强取豪夺、令人不堪忍受,可那毕竟是在梦中。先前在刑部,他还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模样,又怎么会突然……

        容不得她细想,眼下,两个嬷嬷一左一右夹着她们,就要往寺庙里进。

        若是进了这门,就真的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了。

        三儿眼睛一眯,往后一退,飞身极快地在两个嬷嬷后颈上切落。

        那二人没有意料,结结实实受了这一切,当即晕倒在地。语嫣正松了口气,却见寒光一凛,前头那车夫竟转身拔刀相向,刀尖直指着三儿。

        这会儿三人才注意到,这个车夫非同寻常。

        篓帽底下,竟是一张年轻俊秀的面孔。他神色冰冷,唇角绷直,目光漠然地看着三儿,刀尖微微往前。

        三儿抽身往后退去,那人跟着飞身而起。

===尚书在上  第82节===

然而这一飞,动作奇快,远胜于三儿。几乎是眨眼之间,就掠到了三儿跟前,将雪白的刀刃对准了三儿的脖子。

        语嫣大惊,忙喊道:“住手!”

        那人却恍若未闻,直取三儿要害。

        就在此时,三儿矮身,猛然扭转身体,贴着地面自那人身下平擦而过,如此才堪堪避过这杀招。

        到眼前这个地步,情势一目了然。语嫣惊急上前一挡:“我们这就乖乖进去,你不要伤她!”

        长刀一顿,那人凝眉看着语嫣,却并不吭声。

        语嫣暗暗咽了口唾沫道:“你武功这么高,我们三个加起来都不是你的对手,绝不敢再动歪脑筋了。”

        他看她半晌,拿刀指了指三儿:“你,过来。”

        语嫣按住三儿的手,看着眼前这人道:“都说了不会如何,你……还要怎样?”

        他声音平平道:“我不杀她,让她过来。”

        三儿反握住语嫣的手,冲她摇了摇头:“小姐,没事。”

        三儿松开语嫣,走到那人跟前,冷冷地盯着他。

        长刀一扭,雪光飞掠。

        语嫣脸色陡变,下一瞬,就见那人是用刀背击晕了三儿,当下松了口气。

        看来他是瞧得出她们三人当中只有三儿会些功夫,恐多生事端,才将人弄晕。

        随后他举着刀指了指门,命令道:“进去。”

        语嫣和紫扇相视一眼,只有依言照做。

        三儿和两个嬷嬷都被留在了寺外,进寺后,她们二人被此人往后堂引去。

        暗红色的墙头爬进了几根斜枝,随风颤动。语嫣心底生寒,掌心冰凉,一步比一步沉重。

        三儿的武功应当不低,在这个人跟前却如同不堪一击,可见其武功之高。到底是什么人,要下这样大的工夫将她骗到恩觉寺来?

        寺庙里头人并不多,路上偶尔遇着的几个小沙弥,都只将他们三人当作寻常香客,并未生疑。

        一刻多钟后,便到了恩觉寺的积善堂。

        语嫣记得,在那梦中,晋王强迫她的地方是一间破旧逼仄的屋子,绝非眼前这宽阔明亮的堂屋。

        香火的气息隐约浮动,前方,白玉身的观音菩萨正对着他们几人浅浅而笑。

        此时,语嫣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紫扇的痛呼,她倏地扭头,惊见紫扇软软地瘫倒在地,不由瞪向那人:“你做什么!”

        他淡淡扫了她一眼:“闭嘴。”

        然后弯腰抓着紫扇的双腿,把人拖到了佛像后头。

        “你,在这待着。”他留下这一句,转身走到了屋外。

        语嫣看到窗纸上映出了一个朦胧的影子,知道他守在屋外并未走远。

        积善堂内除却前后两道门,便只高处还有一扇小窗。门自然是都给封死了,小窗倒是开着,可位置太高,她又不懂得轻功,根本上不去。

        语嫣环视四下,目光又落在菩萨的脸上,心底一动。

        一炷香后,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大门吱嘎一声被推开,走进一人,高眉深目,薄唇紧抿,正是晋王。

        晋王:“这是什么地方?”

        “殿下,这是积善堂,主持请您在此地稍坐休息,他这就带着经书过来了。”随他一同来的小沙弥道。

        晋王颔首,转身瞥了一眼佛像:“没你的事了,退下罢。”

        小沙弥应声告退。

        晋王掀起袍子,盘腿坐下,缓缓闭上了眼。

        静寂之中,门突然被砰地关上,随后响起咔嚓一声,竟是落锁的声音。

        晋王脸色大变,猛然起身:“大胆,是什么人在外面!”

        窗纸透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隐约可见是个男子。那人并未应答,影子略一晃动,就倏然飘远。

        晋王立即上前去推门,无奈门已给锁紧紧扣着,竟连错开一丝缝隙也无法。

        他大怒至极,抡起拳头就在门上砸落。

        谁知这一拳头砸落下去,忽听闻身后传出一声惊呼,虽然极低,却真真切切是人的声音。

        晋王眉头一拧,杀气毕露,转过身扫视四下,声音冷冷道:“是谁在那里?”

        回应他的是一片长长的静默。

        他冷笑:“别以为装死孤就抓不到你,孤奉劝你最好自己现身,否则,若等孤自个儿抓着你,定要叫你知道,什么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少顷,堂内响起一阵细细簌簌的声音。

        晋王耳朵一动,目光紧紧地盯向了眼前的佛像。

        一只精巧的妃色绣花鞋怯怯地伸了出来,眼前人只探出了小半边身子,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惊惶和难堪:“殿、殿下……”

        晋王一愣,随即眉头一拧:“你怎么会在这儿?”

        到了这会儿,语嫣更为确信,今日之事与晋王无关。

        对着他黑沉沉的脸,她更往里缩了些:“我也是被人算计……”

        晋王瞳仁一缩,看她一眼,虎着脸道:“出来说话,遮遮掩掩的,像什么样子!”

        语嫣咬牙,只得慢吞吞地走了出去,从佛台上爬了下来。

        晋王见她平素看着笨拙,没想到爬动起来身手动作还颇为灵巧,不知怎么的,眼底就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你是属乌龟的么,还不快过来?”

        语嫣走到他跟前,垂着头,缩着脑袋。

        晋王忍着想把她下巴抬起来的冲动,沉声道:“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语嫣看他一眼,就将今日被人骗出王家胁迫至此的来龙去脉一一说了。

        晋王越听,脸色越黑。

        “那方才在外头落锁的人,就是你说的那个武功极高的车夫?”

        “应该是他。”

        买通了宋府里的奴才,还动用了高手,甚至能够知悉他今日的行踪,这次设局之人,还真是处心积虑。

        做这么多,难道就只是为了把他和小丫头关到一个屋子里?

        他一声不响地看着语嫣,沉吟片刻,突然明白过来。

        若是叫人以为,他晋王对这个女孩做了什么,那依照张廉的性子,绝对是会……

        然而转念一想,寻常人又不知道张廉待这个外孙女如何,他们哪里来的把握能借此挑拨他与张廉的关系?

        晋王眉头深锁,脸色愈发冷凝。

        “殿下,我想到一个法子,您看那边……”

        晋王被她打断了沉思,皱眉朝她指着的方向看去,就见顶上有一扇开着的小窗。

        “您会不会轻功?”

        他登时就给气笑了:“你这是瞧不起孤呢?”

        语嫣脖子一紧:“我可没有这么说……”

        晋王瞪了她一眼:“那窗子这么小,孤就算飞上去,人也过不去。”

        语嫣指了指自己:“我可以过去呀。”

        他目光一凝,就见她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道:“能不能请您屈尊,把我弄上去?我若能出去,背后设计咱们的人就没法称心如意了,您说是不是?”

        晋王听到“咱们”二字,心头一动,面上仍是那副冷冷淡淡、高高在上的模样:“你要孤抱你上去?”

        语嫣脸色一白。

        实际虽是如此,但真给他这样说出来,倒竟有几分旁的意味似的。

        这个人毕竟是她噩梦的源头,若说不惧,也是假的。

        晋王看着她这副脸色,心头一冷,忽而微笑道:“其实,若真是顺着这些人所想,成就好事,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孤回头就把你纳进府便是。”

        语嫣一听这话,感觉跟被针扎似的。

        她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

        晋王眼睛一眯,脸上的不悦愈发浓重,向前一步道:“你到底在怕孤什么?”

        语嫣攥紧了袖子:“我……我没有怕您。”

        “撒谎!”他沉声一喝。

        “殿下!”她猛然抬头看他,“都这会儿了,您能不能不要如此……”

        眼前的双眸是如此清澈纯净,充盈其中的,是无限的哀惧。

        他心头一震:“你……”

        此时,屋外传来脚步声和谈笑声,听动静,往这边过来的绝不只是一两个人,竟似是有十数人浩浩荡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