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4.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本来就很清楚,下面讲的或许还会给你带来错误的暗示,我们还是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让我们再来看看史密斯这个农民的故事吧。表4-4列出了史密斯生产前3个单位玉米的总成本(边际成本的加总)、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很明显,边际成本可以和平均成本大不相同。但是,指引史密斯选择种植更多玉米的不是平均成本,而是边际成本。他应该再多种点儿?还是少种点儿?边际成本是行为的结果,它也应该是行为的指南。

这样商人对平均成本就不感兴趣了吗?除非他们有足够多的销售收入以弥补成本,否则他们是要亏本的。除非他们预期有能力弥补总成本,否则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他们可能会这样来看问题,即用期望的每单位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行比较。但是请注意,任何决策的期望成本实际上都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并不一定指一单位产出的额外成本,它也可以指一批产出的额外成本,或者是关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某一个决策期望的额外成本。决策常常以这种“一笔一笔的”(lumpy)形式进行。

例如,没有人建一家汽水装瓶厂仅仅是为了装一箱汽水。大多数商业领域里都有关于规模经济的重要问题,除非商人看准了一条能大批量生产的路,否则他们连一个产品都不会生产,甚至不会进入这个领域,根本也不会建这个装瓶厂。整个决策——建还是不建,建多大规模,用什么方式建——在做出的时候都是一种边际决策。记住,所谓边际上的增量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这个一笔计算的边际产出,甚至可以是你喜欢的聚会场所一直营业到凌晨两点的营业额,相较提前一小时就打烊的收入。

无论商人是否将他们的问题转化为用平均成本考虑,其决策本质上是由边际成本指引的。在事情发生之后,可以回过头来算一下平均成本,看看事情进行得怎么样;如果未来真的和过去相似的话,还可以从中预测一些未来的事。但这些都是历史了,不可否认研究历史是有益的,而经济决策总是立足当下并面向未来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