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1.16 民选官员的利益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旁白 从现在开始每年支付2000美元,马上得到1000美元的收益,对不这么做一年内就会卸任的人来说,这是值得的。

然而,即使我们能够假设议员可以充分了解信息之后再行投票,我们能够认定他们是为公共利益投的票吗?当选的民意代表是不偏不倚的吗?换用一种方式提问,他们总会按照可及信息所告诉他们的那样投票而没有私心吗?经济学理论假设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行事,而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行事。有时支持公共利益是符合议员的自身利益的,但如何达成这种利益的一致,是设计政治制度的主要议题;我们不能只是设想这种有利的一致,而不问我们的制度能否产生这种一致。因为在大多数民选官员之中,谋求连任是常见并且正当的利益,我们将集中分析这种特定的私人利益。连任的利益可以引导民选官员为公共利益投票并行事吗?

首先,让我们关注谋求连任如何限制民选官员做计划的跨度。民选官员不能承受太遥远的未来展望,其计划必须能在下一次选举之前见效,否则这些在位者就可能被提出更好承诺的人取代。我们在本书最后的部分将看到,对于短期的过度重视,让政府难以有效地应对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其实对于政府的任何一种政策,情况都是如此。在下一次选举来临前,民选官员会尽可能地在这段时期内实现政策的收益,而严重低估其后可能带来的成本。因此,虽然他们拥有关于特定政策后果更好的知识,但谋求连任的利益使得他们难以充分运用。

在前面我们列举了一些原因,说明为什么议员更有可能获得充分的信息,其中我们提到的两点同样解释了为什么议员不会总是按照信息本身告诉他们的那样去做,即我们列举的原因中的最后两点:很多人热衷将相关信息提供给议员;议员的选票受到监督而且议员必须为之辩护。问题在于,在给议员提供信息(或者说游说)以及让议员对其行为负责(或者说留名)这两点上,特殊利益集团会对此非常有兴趣,与政治过程相关的正外部性几乎使之成为必然。举例而言,联邦政府给予地方政府拨款资助一些地方项目,没有这些拨款,这些项目就无法进行,这可以清晰地说明上述过程。这些项目原本不会进行,因为其积累的收益会小于其成本;那么对于这些未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项目,为什么联邦政府还要补贴并确保其完工呢?

假设“大都会”[1]市对建设一条轻轨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目前该市还没有轻轨系统。市政府聘请了交通工程师、土木工程师、人口统计学家、城市规划设计师、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评估建设该系统的成本以及为该市市区及郊区居民带来的收益,成本和收益均以美元计算。假设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将所有成本和收益以合理的比率折现之后,建设的直接成本是所有未来收益(有形的和无形的、可能的和不可能的、真实的和想象中的)的两倍。事情到这儿就应该结束了。但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这件事可以继续下去,众多当地的利益集团希望能够建设轻轨。首先是建筑业的所有业内人士;其次是永远无法忘怀童年时期对火车热爱的那些市民;再次是所有本市的热心拥护者,他们希望“大都会”市能够发展得更像纽约和芝加哥,他们认为一个世界级城市需要有一条通勤铁路系统。“大都会”市的主要报纸也会异口同声地支持这个宏大的项目,除了其对本地发展有诸多潜在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带来广告客户的增长。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不仅包括市一级和县一级政府的官员,也包括本地区在国会的众议员和参议员,他们都非常希望促成此项目,因此而扬名。

旁白 议员更关注那些自身对事情多加关注的人。

于是为了取悦当地选民,其政府官员们会到华盛顿做工作,寻求足以支付60%建设成本的联邦拨款来启动这个项目。为什么美国的纳税人应该为一个未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项目支付60%的建设成本?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关注这件事!洛杉矶和其他任何地方的纳税人多付了几美元,资助“大都会”区不起眼的小项目,这几美元甚至不足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因此“大都会”区的议员会说服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的议员,为“大都会”市的轻轨系统投票,暗含的意思是,下次“大都会”区的议员也会支持洛杉矶的类似小项目。该轻轨系统为当地政府官员带来巨大的收益,他们将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在改选的时候也会得到建筑业、铁路爱好者、本市的热心拥护者和“大都会”各家日报的慷慨支持。

[1]  美国的政府层级中,“自治市”(city)在“县”(county)之下,临近的几个市或郡可以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以其中某个著名城市命名的大都会区(metropolitan  area)。——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