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3.11 劳动力市场中的决策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选择的概念很重要,因为经济学理论试图将所有行为都解释为选择的结果——当然是在约束下的选择。如果人们在某个情境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经济学理论对于他们的行为就很难得出什么有用的分析。我们在上文中假设失业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但并没有假设每个人都有很好的选择,更不是说失业的人对他们的情况也乐在其中。选择,仅仅意味着某人根据预期的相对成本和收益,挑选最好的选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促使我们解释社会现象中的变化,包括失业率的变化,并将其解释为雇主和职员面对的成本收益变化的结果。

劳工统计局的定义,将造成“失业”这种状态的特定选择界定得十分清楚:①人们决定积极寻求就业;②同时决定不接受任何现有的就业机会。两者显然都是人们做出的选择。第一个选择决定了当事人是被归于“失业人口”还是“非劳动人口”,第二个选择决定了当事人是接受工作走向就业,还是继续失业。很多人在这些选择的关口上所预期的收益和成本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今天某个失业率所包含的意义,已经和50年前甚至15年前不一样了。

如今,劳工统计局使用U1~U6的一系列失业率衡量标准。U6代表的人群与劳动力的关联度最低,他们是希望寻找全职工作的兼职员工,或是丧志工人。U6失业率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因此当然比正式的U3失业率要大。例如,在2012年年底,U3失业率为7.8%,U6失业率为14.4%。

旁白 日渐增加的丧志工人会减少官方发布的失业率数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丧志工人的概念。丧志工人是指对工作前景过于悲观以至于放弃寻找工作的人群,他们主动从劳动力行列中退出。他们曾经属于失业人员,但现在他们既不是就业人群,也不是失业人群。这使得失业人员(计算U3失业率中的分子)的数量减少,其减少幅度大于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总和(分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希望,不再属于劳动力人群,因此,失业率会降低。换句话来说,一个不断恶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不断增加的丧志工人,事实上将降低国家的官方失业率,因为从定义上来说,失业人口数量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