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5.11 任期和政治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当我们仔细观察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方式时,我们认识到,那些被授权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人的任期,对于政府实际上会选择实施哪些经济政策是多么重要。

假设政府从商业银行借贷,以支持其增加开支,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会提高对新生产商品的总需求。我们无法确定,其对于GDP的影响在更多的产出和更高的价格两者间是如何分布的;但是我们确实有理由相信,对生产和就业的任何影响都将在对价格产生影响之前表现出来。销售者对销售量增加的理解是,他们所售卖的产品的相对需求提高,因此想要扩大生产。而当所有这些呈现为对资源需求的普遍上升,并带来成本和价格的上涨,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先到的是“好事”:实际GDP上升,失业率下降。后来的才是“坏事”:通货膨胀率更高。如果政客正在盘算即将来临的选举(美国众议员平均面临下一次选举的时间是一年),那么追求短期内的“好事”的诱惑力就很强,至于“坏事”,就留给后面的其他人去担心吧。

紧缩政策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也要快于对价格水平变化速率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坏事”比“好事”先到。任何通过减少政府赤字、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尝试,会让生产商的销售预期落空,导致未出售的商品积压,最终导致减产和裁员。反通货膨胀的效果会有所延迟,直至资源需求降低,从而有机会向成本和价格施压,令其下降。简而言之,通过实施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缓通货膨胀增速的举措,很可能在其减小通货膨胀的目的达成之前带来经济衰退。

以上分析揭示,民选官员会迅速批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论是否拿得准,他们都会选择扩张。政策实施过程也会进一步强化这一选择,因为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般都对选民有吸引力,即使这些政策对总需求毫无作用时也是如此。代表受益方的更低的税收和增加的开支,成为在位者上佳的竞选宣传材料。银根松动带来至少暂时性的利率下降,这在选民看起来几乎总能让他们满意。

相反,紧缩政策造成痛苦。更高的税收和削减的开支会引起选民的不满,而信贷供给的紧缩带来的利率上升也同样会激起选民的反感。那些正在盘算即将来临的选举的人,会留心倾听随之而来的抱怨。那些负责政府政策的人会非常希望收回治病的“苦药”,用扩张政策这副令人舒心的“补品”取而代之。

所有这些暗示民主政治过程倾向于偏爱这样的公共政策:能在短期内集中为组织良好、信息完备的利益集团带来好处,而其代价是长期的潜藏成本,被缺乏组织、信息匮乏的广大选民所承受。宏观经济其实也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领域,其中不平衡的利益集聚和目光短浅的偏倚,容易带来偏爱财政和货币扩张的、“抽筋”式的总需求政策[1]。当扩张政策最终导致让人无法容忍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用到紧缩这道刹车。但除非反通货膨胀很快生效,不然经济衰退和失业带来的压力会导致松开刹车,重新踩到油门上。这种“走—停—走”的政策让未来更加不确定,带来更多的失误——后者是经济衰退的最根本原因。愈发频繁和愈加严重的经济衰退伴随着不断升高的通货膨胀率,可能很容易成为民主化社会的标准状态。

[1]  极端情况下,这种倾向会让民主政府通过举债(而非增税)来扩大支出,积累公共债务,进而将债务货币化(通过发行货币来还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这个政府没有受到有拘束力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约束的话。在财政和货币领域努力“捆住政府之手”,这是公共政策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方面,后者由1976年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和1986年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共同创立,弗里德曼论证了货币规则,而布坎南论证了被称为平衡预算的宪政规则,他们都认为这些规则可以在制定好的经济政策上表现得更加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