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6.7 经济自由指数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群经济学家试图使用传统实证技术刻画这些洞见。在与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其他倾向于市场的经济学家商讨后,沃尔特·布洛克(Walter  Block)、詹姆斯·格沃特尼(James  Gwartney)和罗伯特·劳森(Robert  Lawson)建立了经济自由指数,然后把他们的指数与经济增长的测算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成果最先于1996年发表,展示了1975~1995年的世界发展数据。从这时起,格沃特尼和劳森每年更新他们的研究,其他组织也加入进来,测算不同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1]。经济自由指数试图从管制、定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国际贸易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如果国家执行的政策管制水平低、定价自由、货币政策稳定、税收水平低、国际贸易开放,这样的国家会被评价为具有较高的经济自由度;而如果国家执行的政策管制水平高、定价受限制、货币政策带来通货膨胀、税收水平高、国际贸易封闭,这样的国家会被评价为具有较低的经济自由度。他们2012年研究更新的计算结果如图16-1所示。

图16-1 经济自由和收入

正如图16-1中显示的,实施最高自由度政策的那些国家(A类国家),也拥有最高的人均GDP水平。在讨论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些国家穷的时候,这些总量的相关关系(correlation)值得思考,但是对于历史记录的审视可以获得更多数字背后的东西,更详细地向我们揭示经济发展的制度前提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1]  见格沃特尼、劳森及布洛克的《世界经济自由(1975~1995年)》(华盛顿特区:卡托研究所,1995)。更新请前往freetheworld.美国传统基金会开始和《华尔街日报》合作出版年度经济自由指数,透明国际也开始发布各国腐败程度的数据,后者往往被投资者决定在世界不同地区投资的风险因素时作为参考。在工作中,经济学家利用这些指数以更好地理解私有产权、合同自由及法治等制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