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避免拖拉式的讨论

书籍名:《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作者:高田贵久



如果我们没能把握方案的整体,无视会议的具体定位,即使拖拖拉拉地展开漫长的讨论,也不会总结出什么有意义的内容。我发现很多会议之所以会产生纠纷,不是因为内容不够齐全,而是因为定位不够明确。这点在商务活动中尤其令人感到遗憾,想必大家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让我们看一下这样的场景。某公司为解决某个问题成立了一个项目,现在召集项目成员集中开会讨论。

“其实我们公司在这些方面有很大问题……”一位成员具体列举了过去的若干案例,指出公司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于是众人都热火朝天地讨论起公司的现状。

这时,另一位成员指出:“话虽如此,公司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此言一出,众人开始讨论起公司的理想状态。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我们是不是跑题了,这个项目好像不涉及这些方面。”于是众人又讨论起项目的目的。

突然有人发言:“可是如果我们采取这个方案,公司肯定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众人的讨论方向就跟着转到了解决措施上。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指出:“然而就算采用了这个方案,效果不见得一定会好吧?咱们公司之前用过类似的方案,效果似乎不怎么好。”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后又一次转移了话题。

“不对,咱们公司的理想状态应该就是这样的。”

“部长是怎么想的呢?请告诉我们。”众人开始征求部长的意见。

“虽然部长那样讲,可我觉得现状更为严峻。”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没有关于现状的数据就没法进行讨论,首先应该调查一下相关信息。”

“我觉得可以延缓调查,先试着实施一下刚才的方案。”

“不用那么快实施吧,毕竟连目的都还没有明确。”

“既然部长不了解目的,我们去问问董事会的意见吧。”

最后有人说道:“今天先讨论到这里吧。”如此这般,众人辛苦讨论了半天却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参照图  4-3,想必大家能够一眼看出该场景都讨论了方案的哪些部分。在没有认真思考会议定位的情况下拖拖拉拉地展开讨论,其结果只会是什么都决定不了。而如果明确了会议的讨论项目以及所需结论,讨论就不会变得漫无边际、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