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逻辑思维与诡辩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逻辑思维与诡辩

前 言

书籍名:《逻辑思维与诡辩》    作者:张晓芒



本书是我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成果。书稿起初只是作为我主讲的学校精品课“逻辑学概论”的一个课外参考课件。后来发现被国内好几家网站转载,想想大概还是有人愿意看一看,于是重新对原课件进行了大幅修改。如果说课件只是想突出认识诡辩、破斥诡辩的逻辑方法技巧,这次修改则想在分析这些方法技巧的同时,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询认识诡辩、驳斥诡辩过程中的伦理意义。

因为,自古至今,只要人类还在思考,瓜瓞连绵的诡辩就谬种不绝。而认识并消除这些诡辩,是思维科学,尤其是逻辑科学的义不容辞的任务。它的科学精神要求它必须认识并破斥诡辩,以保证沟通交际的有效性,这是逻辑的求真任务;而它的人文精神要求它必须认识并破斥诡辩,以保证沟通交际的真诚性,这是逻辑的求善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破斥诡辩比纠正谬误更重要,原因即在于诡辩之人懂逻辑。如果不把这些谬种“破”掉,逻辑的普遍适用性的科学性质就会招致怀疑,符合人文精神的正常人际沟通也会“立”得不畅,保证正常人际沟通的两种“精气”—求真精神和求善精神也就无法有效交融。

故而,本书在强调逻辑本身的逻辑标准的同时,也力求探询逻辑的伦理标准。即正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如何在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在体味如何认识、破斥诡辩的方法论意义的同时,也要追寻逻辑之“法的意识”下的人文价值。

另外,诡辩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如何认识诡辩手法、如何掌握破斥诡辩的方法,还具有一定的普及意义。因此,在写作中,我也在尝试一种新的写法。

应该说,人们即使没有系统地学过逻辑,也在使用逻辑,而系统地学习了逻辑,也未必时时事事就那么有“逻辑”。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自觉地遵守,努力使自己不断有“逻辑”起来。从而真正地在现实社会生存中,使自己做到时刻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而且还能以“清楚的头脑”,扯起逻辑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大旗,以视若寇仇的批判意识,直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诡辩。执逻辑之“利斧”,“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一个长期的、自觉的过程,愿借中外的两句哲语与读者共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完善是上帝的尺度,而追求完善是人的尺度。

张晓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