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替嫁前有崽了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替嫁前有崽了

第111页

书籍名:《替嫁前有崽了》    作者:山吹子


        年纪大了,  身体自然会差。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逆转的事情。最近,他已经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人活着,  就会经历衰老。

        哪怕有多少人不愿面对,甚至选择求仙问道,  也没有一个人逃脱六道轮回。

        经过这次的事情,泰丰帝才发现他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惧怕死亡。能平静面对死亡的,绝对不是他。

        即便是他老得快死了,  一个帝王,  也绝不能容忍有人想挑战他的权威。这只一只年老的雄狮,当他的领地被更多年轻的狮子攻击时,  雄狮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即使獠牙开始腐朽,也能够在敌人的身上撕下伤口。

        夏珏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下了一步糟糕的棋。虽然他一开始的目的达成,  原本最受宠的老四这下倒了大霉。

        但与此同时,其他人包括他也同时都被提防了。

        虽然这原本也在他的设想之中,  他并不算意外,也做好了心理建设。无论怎么算,老四都是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扳倒老四的好处比无差别的防备来得值。

        如今,他们都站在同一个起点罢了。

        唯一算漏的是江满月的态度。原本以为对江满月和言采二人没有任何威胁,相反言采还会立一大功,所以江满月应该不会怎么样。

        没想到自此之后,江满月就对他疏远了。唯一算得上好消息的是,对他疏远的同时,江满月也没有倒戈到任何一边,算是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中立派了。

===第62章===

如此,他只能忍痛割舍这样一个助力了。

        与飞来横祸的夏璟不同,言采算得上是宴会上大出风头的人。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立了大功的言采没有得到任何奖赏,众人等了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等到皇帝发一句话。

        按理来说,怎么都该赏点什么的,哪怕就随便给几锭银子意思意思也罢。

        别人都在议论,言采反而想得开,在别人都为他抱不平的时候,他没有受到一丝打扰,日子过得不知道多逍遥。

        这两个月刚好是暑天,烈日灼灼,家里跟个大火炉一样,放多少盆冰都起不到半点作用。

        言采带了自家崽到城外山寺的山脚下找了个房子住。山中的温度比城里的低了许多,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白天山风送爽,在这样凉快的环境,崽崽因为天气热捂出来的痱子才彻底伏了。

        言采检查崽崽的后背,确定差不多好了,又给抹了滑石粉后,再摸一把滑溜溜的。滑石粉里掺了薄荷粉,所以清清亮亮,还有点香味,大致有点像后世卖的婴儿爽身粉。

        崽崽特别喜欢抹这个粉。言采不给他抹,自己都会抓起一把,往腿上胳膊上脖子上到处糊,糊得雪白雪白一块。也就是这一刻,言采突然发现,他儿子好像挺臭美的。

        从水井里捞出浸泡了一天的西瓜,等江满月回家之后就能切了。崽崽忍不住了,早就抱着个快有他那么大的西瓜下嘴去啃了。

        馋鬼。言采一把抓起他的衣服,把人给提了起来,掂了两下,有些怀疑,儿子,你体重是不是超重了。

        红玉便偷笑。少爷真喜欢逗小少爷玩,小少爷也不是很胖啦,正常胖娃娃的体重。

        崽崽在他手下扑腾扑腾的。言采也是心大,也不怕手一松,儿子就脸朝下摔出去。

        崽很坚强,崽没摔着。但崽不想认这个不靠谱的爹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明儿咱就回家。言采放下儿子,交代红玉。

        都收拾好了。红玉回答,来这边东西也不算多,方便带来方便带走。明天多派一辆马车运东西就能装齐带走。

        那就好。言采张望着院子外,始终没看到江满月的人影,有些心疼,给皇上打工真辛苦,天天早出晚归的。

        不如辞职在家带娃,他赚的钱还是够一家人生活的。

        心疼他家满月,好好的一个翰林院的读书人,这都快成农学专家了。之前收了土豆,这会儿又接手了先后轮过好几个人的棉花。

        这会儿已经到收获季节,今早刚好是第一天摘棉花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不摘的话,下个月雨季来了,就没法儿摘了。

        下过雨之后的棉花,颜色会发黑,棉花的品质就会大大降低。这种发黑的棉花,是最次的,一点儿都不好用。最好的棉花色泽雪白饱满,就要趁着现在这种晴天尽快采摘完成。

        为了尽快采摘结束,他们雇了很多农妇,从早到晚不停。因为给的价钱不错,大家的情绪很高涨。

        也挺唏嘘的。到头来,这棉田的事情还是江满月来处理。他真想对皇上说,他家满月不会种地的,您找错人了。

        找他家满月不就等于找他吗?皇帝打的这算盘不要太明显了。自从江满月接手,言采进棉田的机会也增加了许多。这批棉花的品质直线上升啊。

        毕竟言采总忍不住用异能温养两下,温养着温养着,它就长得特别好。

        言采没有给每一亩地都温养一遍,导致有几亩地的棉花长势特别突出。农人记录的时候,纷纷都表示了惊讶。难道这块地的风水特别好吗?还是种在这个方位有奇效

        淳朴老实的农户们发出如此真诚的疑问。言采捂脸。他已经没想法了,只希望没给人添麻烦,别误导了他们。

        江满月回来的时候,手上还带着一麻布袋,装得鼓鼓囊囊的,看着也不太重。言采有个想法不会是那个吧。

        他接过去一看,果然是一袋棉花。江满月好端端的带一袋棉花回来干什么?他们家早就已经用上棉布和塞满棉花的被子了,这东西已经不算很稀奇的。

        农户们送给咱们的,说是感谢我们,尤其还特别单独提了,要感谢你。这是谢礼,他们采摘的第一袋棉花。

        第一袋?言采很吃惊。

        他知道古代人对于地里收获东西是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习惯的。比如地里收获的头一茬粮食会留起来祭祀祖先祭祀神明等等,也有会将最好的献给皇帝

        但绝没有献给一个外人的。所以言采收到这一袋农户给的棉花时,非常惊讶。连皇上都没有得到这第一袋皇帝如果知道这件事,会不会和他翻脸。

        想到这里,言采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儿心虚。

        这都是他们的心意。你别紧张。他们现在都知道,关于棉田,你的功劳有多大了。这是你应得的。江满月拍拍言采的手背,安慰他。

        言采点点头,心里就像充满了柔软暖和的棉花一样,也一下子热乎了起来。

        这些棉花给咱儿子做一个大花袄子吧。红玉做的袄子特别暖和。就是丑了点,红配绿的喜庆团花风。不过他儿子才多少岁,没有对花色的选择权。

        第二天,马车就出发了。一辆载东西,一辆载人。红玉跟赤在运行李的那辆车上,朱华则赶言采一家三口那辆车。

        在这个避暑的小屋住了两个月,倒有些不舍来了。这里离寺庙近,言采去寺里烧香听经的机会都多了不少。

        寺里的住持非常有内涵,佛学深厚。就是言采这样五大三粗动不动打打杀杀的,都能够听得津津有味。

        而一路上赶来络绎不断的香客也能说明。

        山路变得越来越窄,到最窄处,仅仅只够一辆马车经过。当迎面也来了一顶轿子,两边便僵持在那里不能走了。

        这条路要过,只能两个选择,要不对方退过去,要不言采他们的马车退回到刚才宽阔的地方,让对方的轿子先走。

        几人本已经打算让路,忽然听得对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声,掀开帘子一看。好嘛,真是冤家路窄。

        这世界还真是小,怎么回趟家都能遇到傅氏。这女人又来上香了。言采已经两次在上香路上遇到他们了。

        傅氏的状态不太好,神色憔悴,眼中笼罩着忧色。然而当她和言采对视上的时候,原本萎靡的状态立刻振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