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第 3 章 退婚

书籍名:《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作者:匪鱼


        叁

        -

        沈惊晚被扯地连连倒退。

        身后的人很粗暴,发出破屋灌风吭哧吭哧的喘气声,扯着后衫衣裳卡住了她喉咙,没有半分怜香惜玉,直叫沈惊晚想呕。

        她呼吸渐渐收紧,脑中空白一片。

        突然!一柄短刀倏地从她耳侧飞过,笔直射中门铛,后面系着红穗子,因为力度剧烈摇晃。

        “啊!”

        身后的人大抵受伤,发出一声怒吼,一把推开她,叫沈惊晚扑了好大踉跄。

        沈惊晚终于看清了掳她的人,是个满脸暗疮的男子。

        身形高大,皮肤黝黑,怂着肩,脖颈有一鼓包,如同猛兽。

        她吓得连连后退。

        短刀主人是青衣男子。

        一袭墨发斜斜束着,发带飞扬,每一个闪躲地动作都极致优雅,发丝随着他的动作起伏飘荡。

        看上去很书生气,打斗时动作很斯文,却格外有力,刀刀致命。

        全打在那个男人关节处。

        惹得壮硕男子如野兽嘶吼,疯狂乱扑。

        他在故意耍他。

        沈惊晚还没来得及往旁边躲,那壮硕男子忽然瞪大眼睛跪倒在地,对着男子重重倒了下去,仿佛在向他礼拜。

        那名俊美男子抽回门上的刀收鞘。

        她尚未回过神,年轻男子走到她身侧,将掉在地上的步摇捡起递给她,声音如玉如磋,温润至极:“有点可惜,沾了血,回去叫你家仆从清理干净。”

        沈惊晚没伸手,薄唇张张合合半晌,愣是没吐出半个字。

        青衫男子回过头,刚想将簪子递给她,却发现身后的人失了魂一般看着他,眼睫一抖,泪珠子似断线的珠帘落下来。

        望向他的眼神里更多的却是密密麻麻的疼。

        为什么不是谢彦辞?

        为什么他不来救她?

        为什么……

        她拢着眉尖,心像是被人撕开,疼得她快要喘不过气。

        难道谢彦辞已经这般厌恶她?

        厌恶到她是死是活,都不在意。

        她忽地有些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像被鱼刺卡住嗓子,吐不出来,咽下去却会疼。

===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第6节===

她眼里浮出深深的痛苦,好像真的有一根鱼刺,让她呼吸都在发疼。

        而青衫男子被她哭得一愣,尴尬地抬起手,却又无措地顿住。

        他最不擅长的便是应付女子的眼泪。

        他硬着头皮开口:“姑娘?”

        沈惊晚眼神微动,迟缓地看向他,眼泪顺着下巴淌下,嘴角却往上牵起弧度,声线嘶哑:“多谢。”

        话音刚落,她垂下眼皮,手指无力地搭在袖袍里。

        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只是这一次的声音几乎轻得听不清。

        眼泪却止住了,白净的脸上带着未干的泪痕。

        她知道,哭得太多,明日眼睛会肿,会疼,可睡一觉就会好了。

        可如果鱼刺卡在嗓子里,不取出来,就会一直疼下去。

        疼到死。

        谢彦辞就是那根鱼刺。

        让她疼了八年。

        -

        巷子拐角处,谢彦辞的视线如冷锋过境,紧紧攫取着沈惊晚地一举一动。

        他站了有很久。

        从迈出巷子疾  *  走十来步后,总觉得隐隐不安,到底掉头又折了回去,未成想,步子还没踏出去,那把短刀先他一步到了。

        他眯起了眸子,半张脸隐于黑暗中,五官轮廓更显深邃,眼眸深不见底,带着隐隐愠怒,转瞬即逝,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沈惊晚并未当即就回家,许是怕叫人看见现在的模样,到时百口莫辩。

        年轻男子大抵也想到这点,伸手解下披在身上的轻裘,递给好不容易缓过来的沈惊晚,对她道:“你别怕,我在这里陪你到天昏,到时候我护你回家,保管不叫谁瞧见。”

        沈惊晚红着眼睛,抿唇一言不发,眼泪仍旧藏在眼眶。

        谢彦辞毫不迟疑的身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被捉住的那一瞬,起初她竟有隐隐的侥幸,这种侥幸是用来窥测自己在谢彦辞心中轻重的侥幸。

        她从未有真切的身陷囹圄时的困境,也未曾有头破血流的狼狈模样。

        她想,不算糟糕。

        可是她猜错了,谢彦辞没有回头看她,一下也没有。

        死缠烂打地追了他八年,原来所有的付出如此不值一提。

        若是早几年,她看不懂眼色,大抵会闹。闹的不好,许要去安陵候府告状,让谢老侯爷替她讨回公道。

        可是也不过是早几年。

        那时候她不知天高地厚,有所倚仗,倚仗她与谢彦辞的娃娃亲可以束缚他,可是现在才发现,这么多年,娃娃亲不过是一捅就破的笑话,她以为他不拒绝就是默认这桩婚姻。

        可是她疏忽了,谢彦辞一直都在不温不火的冷着她,不进不退,任她像个小丑,献殷勤。

        从今以后,她再也没了倚仗。

        -

        风吹过巷口,呼啦作响,狭长的巷道很安静,鸦雀飞过时,留下一声哀鸣。

        天色渐沉,吹的沈惊晚遍体生寒。

        身边的年轻男子方才趁巡街官吏路过巷口时,将倒地壮汉提了出去,片刻回来后,对沈惊晚道:“他只是晕了过去,我交给巡街小吏了,过几日应当有张贴告示。”

        沈惊晚点点头。

        他应不是寻常人,只三言两语就吩咐完了所有,官吏竟也没请他同去解释。

        他们二人便坐在人家后门的石阶上,沈惊晚此时已经恢复过来,想起还没问他的姓名。

        男子盯了她片刻,张嘴想要说什么,半晌回收回视线,叹了口气,笑回:“日后若是再见,我同你好好的介绍我是谁。”

        沈惊晚恍惚生出错觉,刚才那一瞬,他好像想说些什么。

        但是她没问,她乖乖点头:“好。”

        其实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重逢?她也压根不信会与这位年轻男子再见,应声也不过是看出对方并不想说自己身份,既然如此,她也没有追根究底的好奇心。

        就像刨根问底的那股子劲儿,早被岁月磋磨的一干二净。

        巷子外忽然传来叫卖声,拖长尾音,带着冬天消逝的味道:“红薯,热乎乎的红薯...  ...”

        男子忽然站起身子  *  ,拍了拍袍角,对沈惊晚叮嘱道:“我去买两只红薯。”

        这话好像在说,你别跑,等我回来,给了沈惊晚莫名的心安。

        却也没问沈惊晚要不要吃。

        很神奇,沈惊晚最爱的就是红薯。

        不消片刻,年轻男子捏着两只红薯回来了,烤的表皮焦脆,他将其中一只放在地上,另一只搓干净了外面的黑壳才递向沈惊晚,语气温和,眉眼全是笑意,“这个没出油,给你。”

        沈惊晚伸出去的手顿住。

        很少有人爱吃没烤出油的红薯,因为不如出油的香甜,偏偏沈惊晚就是这个异类,她不喜欢出油时沾的满手黏腻。

        她手顿了很久,半晌接过去后,没着急撕皮。

        看着男子坐回原来的位置,撕开了最上面的皮,哪怕吃起红薯,也仍旧斯文。

        初春的料峭春寒尚未全数褪去,红薯的热气袅袅娜娜,氤氲了男子俊朗的侧颜。

===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第7节===

她心里苦的不成样子,低下头撕开了红薯皮。

        -

        原本这件事也应当只是沈惊晚的事,可是偏不巧,她在巷口同救她的男子分别道谢,归还轻裘时,被沈延远撞到了。

        沈延远从街头骑马归来,而她恰好在巷口还衣。

        等她出了巷口,被逮了个正着。

        沈延远靠在墙边,嘴里叼着干草,偏头看她从乌漆麻黑的巷子中出来,有些严厉:“你从哪里来?”

        虽说他与谢彦辞不对付,但是看到自己亲生妹妹这般模样,不免生气。

        沈惊晚心知沈延远错意了,加上此时自己头发略显散乱,论谁也会多想。

        见瞒不过去,只说自己路上遇了贼人,就此轻飘飘带过去,并未提及谢彦辞,却被沈延远揪住不放。

        他说:“我下午回来过。”

        沈惊晚便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大抵是他问过自己行踪,旁人告知与谢彦辞出去了。

        沈延远不笨,加之谢彦辞生性向来凉薄,一联系起来,当即跨上骏马,就要撵去谢府问个明白。

        若不是沈惊晚死死拽住缰绳,恐吓他,倘若这么去了,日后便再也不理他,沈延远自然不肯作罢。

        只是心中恼火不得消散,他与谢彦辞的恩怨又添一笔。

        他脱下身上皮裘,替沈惊晚捂了个严实,两人朝着府中去了。

        殊不知,自黑暗处,迈出一双金边朝靴,看着二人一马进了府,下人关了府门。

        于清冷的长街中,站了很久。

        树影摇曳,清辉皎皎。

        -

        这一夜,沈惊晚睡的极不踏实,噩梦连连,醒了睡,睡了醒,再一睁眼,已经大亮。

        银朱见沈惊晚醒了,忙过去扶她起来,面带郁色。

        沈惊晚看她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问道:“有事?”

        银朱这才开口:“方才小侯爷来了。”

        沈惊晚在床上僵了一会儿,失神好半晌,待回过神只是低低道:“来了便来了。”

        再不过问一句。

        银朱又说:“只是他同世子打起来了,这会儿世子领了罚,在祠堂跪着。”

        沈惊晚眼珠子动了动,终于是有了些  *  变化,她绞着被衾不敢抬头:“为何?”

        银朱摇头:“不知,小侯爷原先在正厅,结果被世子看到了,世子也不知怎么就同小侯爷吵了起来,其实也就是世子吵。他说亏他还有脸来,最后世子动了手。”

        沈惊眼睫微动,犹豫了片刻后问道:“可曾,有谁受伤?”

        “这我就不知了,方才闹的太凶,只是听说小侯爷受伤,咱们要不要去看看?”银朱试探着问道。

        沈惊晚手一顿,许久没回话,赤脚下床踏在毛绒绒的绒毯上,走到窗边,忽见外面纷纷扬扬下起了细雨。

        她伸出窗外,探手接住了一滴雨水,柔声道:“下雨了。”

        银朱瞧见沈惊晚赤脚站在地上,哎呀一声,忙拎起鞋子送到沈惊晚脚边:“姑娘哎,您这才醒,怎又赤脚在地上,快穿上,穿上。”

        沈惊晚收回手,坐到椅子上,任由银朱替她穿鞋,眼神木木地瞧着银朱头顶,忽开口道:“银朱,我累了。”

        银朱没听懂,低头费劲地穿着鞋,边替她穿边回道:“穿个鞋您就累了,这往后累的日子多了去。”

        这话是无心,沈惊晚却听出了旁的意思,她偏过半截身子,扭头看向窗外细细密密断如珠帘的雨水。

        白墙青瓦,灰天压顶,瞧不出一点光亮,连着她的心,也沉甸甸的,密不透风。

        脑子一热,忽然开口道:“陪我去趟祠堂,可好?”

        银朱吓了一跳,忙回:“可不能够,国公爷回来了,非得揭层我的皮不可,您是不知道,方才闹的多凶。”

        怕沈惊晚不肯打消念头,又求饶道:“国公爷惯来丁是丁卯是卯的,可不好这么冷的天寻刺激,姑娘便饶了我吧,好姑娘。”

        她没吭声,穿完了鞋子说饿,想吃奶皮冻,银朱便让她等片刻,她去吩咐厨子做。

        -

        沈惊晚从美人榻上拿走了软蒲团。

        沈延远正跪在祠堂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身边的贴身随从趴在门边望风,瞧见沈惊晚来,忙招呼沈延远。

        沈延远听说是沈惊晚,又继续吃了起来。

        瞧见沈惊晚进来,他夹着菜,说话口齿不清:“你怎么来了?”

        沈惊晚将蒲团送他腿边:“你怎同他打起来了?”

        沈延远啧了一声,说的很是随意:“我同他素来不对付,打起来也没什么好稀奇,许是一两句不对付,就动手。”

        沈惊晚给他空着的汤碗续上汤,心如明镜:“你们已经许多年没有打过。”

        沈延远忽然看着她出神,按住她盛汤的手:“你别,让三儿给我续,你有话就说。”

        沈惊晚放下勺子,手攥住裙摆,忽然说话吞吞吐吐起来:“我...  ...”

        见她犹豫不决,沈延远捧碗的手顿住,蹙眉看向她,问道:“怎么了?”

        “我,我同你说,你不要恼我...  ...”沈惊晚有些紧张,声如蚊呐。

===退婚后侯爷他打脸了  第8节===

沈延远笑出声:“你从小到大,我训你的次数不多,只有你犯糊涂的时候  *  。”

        沈惊晚道:“这一次,或许你也会当我犯糊涂。”

        沈延远放下碗筷,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命门口的六子带上门。

        等到门关上,他才看向沈惊晚:“现在就你我二人,说吧。”

        隐隐约约,他觉得这事同谢彦辞有关。

        沈惊晚垂下头,双手绞的裙摆发皱,说的格外缓慢:“我想退婚。”

        这话确实惊到了沈延远,他猛咳了几声,直到平息后才看向沈惊晚:“你这是下定了决心,还是一时脑热?”

        他与谢彦辞确实不对付,但是沈惊晚这个决定,太过仓皇,况且,这不像沈惊晚会做的事。

        沈惊晚目光对上沈延远,多了坚定,她咬着下唇,认真地点了点头。

        沈延远没再说什么,又端起碗,继续吃了起来,沈惊晚摸不清沈延远此刻的意思,瞧他时,有些局促不安。

        忽听沈延远笑出了声,只见他夹起一块烧得软乎的红烧肉送入口中。

        风轻云淡地道,“你只要想,阿兄便站你这边,反正我与他不对付,让我做他姑爷,倒不如给我个痛快,便是城西那头母夜叉,也比同他交往起来自在。”

        他说的母夜叉是城西将军府中的小姐,因为从小耍刀弄枪,不免性格泼辣,少了姑娘的娇软。

        沈惊晚心头一暖,忽然笑出了声,眼圈红红地看向沈延远,一如幼时,拽着他的袖子道:“阿兄...  ...”

        只这一句,胜过万千感谢。

        -

        沈惊晚将退婚书送去谢家时,谢彦辞正在擦剑,嘴角带着伤,面无表情。

        听闻下人说沈二小姐送来了信件,他眼皮子都没掀,只淡声道:“放那儿吧。”

        下人心有戚戚,捏着退婚书惶恐不安,退了两米远才敢道:“小侯爷,这是...  ...沈二小姐...  ...”

        谢彦辞终于抬了抬眼皮,放下手中锃亮的剑,冷眼看向大气不敢出的小厮,吐出一个字:“说。”

        “这是沈二小姐差人送来的退婚书。”

        谢彦辞原地愣了会儿,半晌不可置信的笑出声,又问了一遍:“你说这是什么?”

        人却已经走到了小厮面前。

        盯了小厮片刻,伸手接去那封封口的信件,打开一看,整整齐齐娟秀的小字。

        确实是出自沈惊晚之手。

        “余年少意气,受大人之命,遂成予家坦腹。现你我皆以成,琴瑟不调,势如枘凿。见此情形,各听自由,两得相宜。”

        “此附退婚一书,今嫁娶凭两愿。至退毕,风马牛不相及,为吾愿,自无悔与异议,望君珍重。”

        “但为凭证,立此一书,君亲启,于庚庆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