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论证是一门学问: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论证是一门学问: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

规则46 虚心倾听,反为己用

书籍名:《论证是一门学问: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    作者:安东尼·韦斯顿



辩论是一种交换  。它是与观点不同,但(理想状态下  )同样以完善观点为目标的人发生的往来关系。它既不是你单纯发表立场的机会,也不是其他人单纯发表他们观点的机会。你们都要倾听  彼此。

错误:

我想不到有什么事情比不吃肉更蠢了。人们从来都是吃肉的。另外,我们的牙齿不是为咀嚼豆子设计的!

虽然有些论证就是这样的,但这种开场方式恰恰是错误的。很多人都认为不应该吃肉。一个人如果确实想不到比素食更蠢的立场,那他大概是根本没有理解素食(真的吗?你一点都想不出比它更蠢的念头?  )。抛出几条单薄的理由,掩盖你连对方论证都没有考察就全盘否定的事实,这同样是不明智的(牙齿决定论?  )。

在“回归”自己的看法之前,不妨开放一些。你需要理解的不只是其他人的结论,更包括前提和理由——听一听他们的论证  。因此,你不能消极被动地等着对方宣明立场,而要积极主动地探究他们的理由,明白他们为何觉得这些理由有说服力。

正确:

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吃肉。我不是很懂。人类自古以来就吃肉,怎么能够说不吃就不吃呢?还有我们的消化系统,难道不是部分为肉食而设计的吗?

“错误”的表述是宣言式的,是全盘否定。除了引发争辩,别无他用。而“正确”的表述是用了若干问题的形式。你并未被说服,但明确表达了理解其他论证的意愿,为自己的反思也留下了余地。你或许还能帮对方论证做出些许贡献呢。最起码,你自己很可能会有收获。而且无论如何,你都为自己的发言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你的发言——没错。辩论不会止于这段小插曲。

假如你积极地听取了对方论述并认真进行了提问,那么对方就并无不快。你就为理解对方的论证下了功夫。你现在可以要求对方同样认真、耐心、积极地倾听你要说的话。这就是反为己用  。

感谢你花时间跟我探究了你的观点。我知道自己提出了很多问题——谈话过程中不乏很有意思的回答。我会进一步思考的。现在,我要向你解释我的论证了。我说的时候,你也可以问我问题。做好准备了吗?

有的辩论者会感到惊讶乃至震撼,之前都是他在大谈特谈。公共辩论(或者其他任何地方  )中得到倾听总是令人高兴的稀罕事。他们甚至可能觉得,你跟他们认真讨论了他们的观点,所以你可能已经赞同他们了(你当然可以改换阵营,但也不一定要如此  )。

现在,他们突然意识到还有后续。轮到他们  来倾听了,而且要像你示范中那样保持开放的心态。对许多辩论者来说,这可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但是,既然你之前积极认真地听过



他们  讲话,那他们也不好反对。好好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