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第384页

书籍名:《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希特勒的空军使得马其诺防线如同旧日的弓弩一样无力,法国很快就垮塌了。为保护巴黎不受轰炸,该城被宣布为不设防的城市。当政府告别巴黎,逃往图尔并最终到达波尔多时,法国全境充满恐慌。市民们被纳粹的第五纵队驱赶着,堵塞了从巴黎通往四面八方的道路,妨碍了向前线进军的部队。6月10日,墨索里尼撕下了他的中立面具,用罗斯福总统的话说,“把匕首插入了邻居的后背”。6月15日,纳粹进入了巴黎。一周之后,希特勒为拍摄新闻短片,在贡比涅森林表演了一小段胜利之舞。随后,在签署1918年停战协定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法国投降。德国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其余部分则由亨利·贝当元帅在维希的傀儡政权统治。英国此时完全孤立了。

希特勒的计划还是失算了一次。法国沦陷的时间比他预期的早了几乎2个月。他对下一步入侵英伦三岛的计划尚未准备就绪。入侵所需的舰艇和其他设备虽已订购,但要到8月份才能完成。而到那时候,德国空军的优势已不在。希特勒在结束西方战事之后再掉头向东的希望,就此由于“些许的阻击”而破灭了。

1940年8月,“不列颠战役”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德国战机飞越英吉利海峡,把他们在华沙、奥斯陆和鹿特丹上空表演过的技巧,又在考文垂、曼彻斯特和伦敦精确地重演。大出他们所料的是,一小批英国飞机迎击他们。就是这个“些许的阻击”,那些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在命运攸关的冬季显示出了勇气,只有英国普通百姓的同仇敌忾可以与之媲美。在那些日子里,一个接一个城市遭到了考文垂式的轰炸,就是在那些日子里,希特勒吹嘘说,哪怕美国援助也拯救不了英国的命运。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纳粹飞机被击毁,以及皇家空军开始轰炸德国本土,侵略者的希望又渺茫了。随后,从1942年开始,美国第八航空队与皇家空军合作,那座陷于战火的岛屿变成了“不沉的航空母舰”。

这里又有了“假设”。假设英伦三岛沦为纳粹的一个空军基地,美国城市会遭到纳粹的轰炸吗?如今我们已经知晓了德国在导弹和喷气式飞机上的领先地位,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幸亏1940年12月,罗斯福要求对英国给予全力的空中支援,使美国成为“民主的兵工厂”。1941年3月,他在编号为HR1776的账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使租借法案得以实现。同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海岸停泊的美国和英国的军舰上会面,起草了《大西洋宪章》。这份含有八条的文件终于使美国成为大英帝国对轴心国作战中的坚实后盾,而且为未来的《联合国宪章》奠定了基本准则。

当此英、美友谊蒸蒸日上之际,意、德关系却陷入困境。就在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抛弃了扩张领土的欲望时,墨索里尼却发现他的轴心伙伴在吞并土地上的讨价要内行得多。当时,虽说意大利于1939年吞并了阿尔巴尼亚,其后的每一步行动,墨索里尼都被迫依靠希特勒来拉他一把了。

1940年9月,意大利人从利比亚出发,沿地中海岸向东推进,在英国没有来得及反击时进入了埃及。当英国人反击时,便威胁要把墨索里尼那些三心二意的征服者们一网打尽。就在这时,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埃尔温·隆美尔将军的指挥下,来到战场,夺回了图卜鲁格,把英军赶回阿拉曼。

意大利在希腊的惨败无疑也是由墨索里尼急于与其更成功的轴心国伙伴竞争而导致的。1940年10月,他派军从阿尔巴尼亚进入希腊。到11月中,已经遭到痛击。希腊人的这场胜利不但对轴心国的声望是个沉重打击,而且给予了英国所需的借口,遂以援助希腊为名,从“巴尔干的后门”进入欧洲。按照希特勒东进的设想,一支北上的盟军会从侧翼挟制他。虽然保卫意大利已刻不容缓,但盟军把他迫在眉睫的入侵苏联推迟了致命的1个月,希特勒只好挥师南下。1941年4月,德国而不是意大利的坦克滚滚驶进了雅典。

希特勒觊觎巴尔干早已昭然若揭。1940年6月,苏联再次抢先德国一步,从罗马尼亚手中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到8月份,该国的残存部分已经分崩瓦解,纳粹得以长驱直入。这样,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就加入了轴心国。但当南斯拉夫政府准备效尤时,骚乱暴发了,国王彼得被迫出逃。这造成了希特勒进军的口实。他一路挺进,直到占领了希腊,并令英国人大惊失色地以空降兵入侵了克里特岛。那一天是1941年5月20日。使墨索里尼脸上无光的是:英军占领了埃塞俄比亚,解放之日就在前一天。

在同一个月中,德国的第三位副元首鲁道夫·赫斯,乘降落伞在苏格兰着陆,指望通过个人接触,达到希特勒的轰炸战略未能取得的目的:结束德国与英国的战争。赫斯被当作战俘,但他这次使命的理由不久就大白于世。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

苏联并不完全吃惊。两支势均力敌的庞大军队在边界上相持了3个星期。随后“斯大林防线”被攻破,德军呈扇形展开。这时希特勒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想用他的“种族优越论”为他换取一场胜利。

许多苏联人视入侵的德国人为解放者。在苏联将军安德烈·弗拉索夫的率领下,6个反共师陈兵于希特勒的战线上。准备与他们合兵一处的还有200万人,对他们而言,推翻克里姆林宫的政权意味着一个梦想的实现。但照希特勒的种族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卢森堡的说法,苏联人是纳粹构想中的“劣等民族”,只适合在狠毒的集中营中充当奴隶来劳动。希特勒的动机是征服而不是解放苏联。这就注定了他的末日。苏联人是爱国主义者,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胜过他们对苏联当权者的反感。他们厌恶希特勒,也抛弃了弗拉索夫的事业。

其余已经走上错路的人,跟随弗拉索夫继续作战,随着德国人撤退,最终在德国被俘。弗拉索夫及其追随者被美国人移交给苏方,1945年以叛国罪处死。

希特勒调头北上,于1941年9月包围了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11月,他踏遍克里米亚并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愤怒的俄国人不计损失,让德国人为每一寸土地付出了代价。随后,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就在希特勒夺取希腊失败的那个月份,严寒追上了他。他的军队陷入了苏联持久的盟友——“冬天将军”的围困之中。由于苏联的“焦土政策”,德军营养不良,又缺乏足够的御寒被服,在莫斯科城外停滞不前,被迫等候春天。到了春天,出现了两种变化:苏联人有了新盟友,而德军则有了新统帅。这位新统帅靠“直觉”指挥战争,与自命为德军元帅的前下士阿道夫·希特勒没什么两样。苏联的新盟友是美国。

在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中,紧张在日益加深。自1940年以来全力以赴参与轴心国的日本,从美国得到的作战物资不断缩减,在美国的日本财产遭到冻结。日本政府中较为谨慎的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被符合东条英机将军脾性的人取代。1941年10月16日,东条英机成为首相。

12月7日,当日本的和平使节还在华盛顿继续谈判时,日本战机对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





70

全球战争


轴心国如何在“生产战斗”中被打败,但最后胜利都由美、英科学家获得,新纪元的曙光照亮了全人类。



你越看地图,似乎就越难以置信。1931年12月,日本人占领了中国东北。到1942年6月,他们已经攻陷了菲律宾、关岛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他们统治了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并经缅甸威胁着印度。他们还在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登陆。在珍珠港,他们的轰炸机毁掉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大部分。

对于反对轴心国的人们来说,这真是“极度痛苦”的一年。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个胜利之年。26个国家,其中许多“流亡政府”的代表,致力于《大西洋宪章》的准则,从而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同盟。

当美国对日宣战以后,德、意两国也对美宣战之时,美国举全部工业能力为战争服务。在高度机械化战事的时代,不仅需要在战斗中也需要在生产上战胜敌人。如同其他国家一样,妇女这时也和男人一起在军工厂中做工,并作为辅助人员进入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每一种技术专长,每一种学科,如医学,全都被调动起来。雷达、青霉素、塑料只是在“防御力量”的推动下偶然发现的事例。一夜之间,跨洋飞行成为家常便饭。当时,美国政府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投入到尚不明确的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即原子弹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