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第8章 教孩子,也从孩子身上学习

书籍名:《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作者:托马斯 M.斯特纳



如果你有孩子,会自然想要将自己从过去的失败与成功之中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再重复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许多方面,孩子们处理他们人生中的各种事情的方式和培养练习的心态,往往走在成年人的前面。我们有许多东西想教他们,但我们也有许多东西要从他们身上学习。

我曾尝试过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但我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原因在于,孩子们观察人生的视角与大人有着极大的差别。我指的是我们的视角,而不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情。在后者上,我并不觉得大人和孩子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孩子们基本上想要一种安全感,想要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希望体验到有趣的、没有压力的东西。难道大人们想要的东西和孩子们有什么不同吗?

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和孩子们不同,比如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在童年时期,我感觉上学的日子永远过不完。暑假似乎要过好几年的时间。时间过得格外缓慢。如果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下周将到某个特别的地方去玩,她们会因为不得不等待太长时间而大发牢骚。与此同时,我总是幻想着下个星期离现在还有一个月,所以在下周到来之前,我有时间完成所有的工作。如果我让孩子们在看电视或玩电脑之前先做完家庭作业,她们可能抗议说,半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要花好久才能做完。

相反,作为大人,我们通常觉得光阴似箭。我们感到时间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我们大多数人渴望再过一次年轻时的校园生活,那时的生活真是简单。随着年纪的增大,时间似乎飞逝得越来越快。一个季度接一个季度,一年又一年,似乎瞬间就成了过去。打个比方,我们10岁到20岁的时光,好像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然而,30岁到40岁的时光,却好像只有两三年的光景。我真的不确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但我遇到过的大人,似乎都有这种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也许依然对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痛苦一无所知,而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却对它们有着深切的体会。孩子们的生活不会像我们大人那样,急着要去做这件事,做那件事。

对时间的感知,是大人与孩子之间这种差别的固有组成部分。通常来讲,孩子们似乎对他们走到了人生的什么阶段没有感觉。今天就是今天,就是这样。他们活在当下,但那确实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的日子,就是那样的。所以,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作为成年人,说到孩子们在做某些需要持之以恒坚持的事情时,我们教他们把精力放在当前,但令我们感到失败的一点是,孩子们不能理解这种观点。为什么要做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超出当前这一刻的范围才能实现的事情呢?他们只知道作为孩子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他们对未来没有概念。他们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严守戒律和不懈努力可以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回报,但我们大人理解。在同样的这一瞬间,这个悖论既是他们的优势与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与劣势。

观察一项活动,比如钢琴练习。许多孩子不能理解练习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对能够很好地弹钢琴以及弹得一手好钢琴能带来怎样的愉悦,没有概念。这正是他们没有耐心的原因。为什么要练呢?然而,成年人确实理解练习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不耐烦恰恰由于完全相反的原因(即我们觉得自己总是弹不好钢琴,总是体会不到弹好钢琴带来的愉快,所以变得不耐烦)。我们对于弹得一手好钢琴是怎样的情形是有概念的,而那是我们不耐烦的原因。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弹得足够好。因此,作为成年人,可以试着去注意孩子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无忧无虑的天性,他们为当下而活,也活在当下。努力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这种天性,但在现实中,这个世界会不断试图从他们身上剥夺这种天性。

对我来说,致力于实现我在本书里一直探讨的观点,其原因是明显的。它提高了我对人生的控制水平,让我可以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那条人生道路上,充满更多令人振奋的事情,而不是更多令人失落的事情。它让我活在当下,不论我在当前这一刻正在做些什么,它都能带给我幸福与平和。它既让我知道自己是一名清醒的选择者,又赋予我做出那种选择的特权。

我承认,我之所以告诉女儿们为什么练习,是因为它是一个我远没有完成的学习过程。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直接的体验,我们学不会任何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试着采用两种方式来教。首先,我让女儿们回想她们的过去。她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当前处在人生中的什么位置,但她们确实知道过去处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和她们探讨某个事件,要么是她们人生中出现的一个问题,要么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胜利,然后,我帮助她们理解,她们使那一事件有了怎样的特点,使得该事件令她们记得如此刻骨铭心。这有助于她们转移注意力,去和自己内心的观察者谋求一致。其次,我记得,当她们并没有被那个特定事件发生期间出现的情绪所淹没时,她们对我和她们的交谈最能接受。当我们单独待在车里时,以及她们的思考过程不会被外界的一些事情所打扰(比如电视或手机)时,我会和她们交谈。在交谈之初,我说了一些这样的话:“孩子们,还记得上个星期你们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感到生气的情景吗?”我可能问她们,现在她们对那件事情是什么感觉。这使我有机会让她们知道,情绪可能怎样影响她们对那些事件的感知。在某一事件发生了几天甚至一周之后,我再和她们来探讨,便给了她们一个机会来采用更加超脱的视角,同时,我也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决定怎样最好地掌控那些探讨。

不久之前,弹簧单高跷再度流行起来,我的大女儿收到了一件这样的礼物。在短短几天内,她真的很喜欢玩,我都没办法让她干点儿别的。与此同时,我的小女儿收到一张礼品券,可以让她在生日的时候去玩具店购买礼物。我带她到那家商店,使用礼品券时,她决定也买一根弹簧单高跷。好了,这样一来,弹簧单高跷制造厂家的营销部门就发挥其作用了,它们卖给我的小女儿一根看起来真的很酷的弹簧单高跷。这根高跷与大女儿的相比,只是多了一些塑料的装置,但其实同样是弹簧单高跷。当小女儿把她的高跷带回家时……你可能猜到了。大女儿抗议说,她的高跷太普通了,和妹妹的新高跷没法比。即使你在这两根高跷上蹦蹦跳跳时,它们给你的体验肯定是一模一样的,但我的大女儿觉得她被我们忽略了。

以下是我在这一局面下的处理方式,我感觉这种处理方式给我的大女儿留下了持久的印象。我给她两个星期的时间去仔细思考自己的渴望(渴望买一根和妹妹的一模一样的新的弹簧单高跷)。我告诉她:“如果妹妹同意的话,你可以时不时和妹妹换着玩,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用高跷蹦蹦跳跳。”我对大女儿说,她玩高跷时正在体验的感觉,只是一些情绪,而且那些情绪是会消散的。这看起来难以相信。我还对她说:“如果到两个星期以后,你依然觉得真的必须要买一根和妹妹的一模一样的高跷,我会给你再买一根。”

我知道,这是另一种情形的即时满足,它不可能带来任何持久的愉悦,而我希望她承受住那一刻的情绪。在两个星期的期限中,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两个女儿都对自己的弹簧单高跷玩够了。那两根高跷被我放到车库里,再也没人动过。两个星期过后,有一次我在开车时提醒旁边的大女儿关于我们之前的约定,问她是不是还想买一根新的弹簧单高跷。她感谢了我,并且说道:“不要了,您说得对。我真的再也不在乎了。”我知道,在某种程度上,那次的经历将伴随她终生。

另一种将那些概念传授给孩子的方法是言传身教。我记得在我的童年时期,许多大人的行为大部分都不恰当。我们不可能控制孩子在一天中接触到的其他大人的行为,但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对他们有着最大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在脑海中形成一种什么是可行的以及什么是不可行的感觉。行动一定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晚些时候告诉孩子如何应对。我要等到孩子们已经成熟,可以知道如何应对那些艰难的局面时再告诉她们。如果我处在重重压力之下,我可能向她们稍稍透露一点儿,以便她们可以看到我是如何运用我的练习的心态来应对。孩子们总在看着你。她们不一定是有意识地看着你,但不管怎样,她们就是在观察你。我曾亲眼见证我自己最优秀的品质和最恶劣的恶行,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体现。正因为如此,我在想方设法地了解,我在不知不觉中教了她们什么,同时,我会竭尽全力表现出优秀的品质。

许多成年人在这方面产生了错误的想法,他们觉得,由于某人比他们年轻,因此不可能从那些人身上学到什么。这既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也是一种不可靠的观点,让我想起了我此前做过的一些评论。我评价说,我们如此确定,由于我们生活在较晚的历史时段,一定比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人们更加进化、更加高级。我遇到过许多年轻人,甚至是孩子,他们和我认识的一些成年人相比,是更成熟、更优秀的思考者。当今的孩子们要处理的事情,比许多大人在童年时期时要处理的事情多得多。因此,在更早的年龄,他们的脑海中便装下了更多的东西。例如,与我小时候在学校相比,我的女儿们接触代数等数学知识的年纪比我早了好几年。此外,倾听孩子们的观点也许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因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感觉更诚实,更愿意说出来。

我的小女儿一度参加过竞技体操的练习。作为父母,我们总认为那些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应当是有趣的,而不是让她们感受到压力的另一个因素。不过,随着小女儿在竞争的等级上逐步提高,体操对她的身体以及练习时间的要求也极大地提高了。每个星期有三天时间,她放学回家后,只有大约1小时的时间坐下来。此时,她开始做家庭作业,吃一些零食。然后到体操房练习,一直练到晚上9点,再过大约半个小时才回家。吃过很晚的晚餐后,她经常要做学校的作业,一直做到将近晚上11点才能睡觉,第二天早晨又要在6:15起床,而且只有45分钟的时间来做好上学前的准备,然后再度开始这一循环。那个时候,我的小女儿刚刚12岁。我觉得她的负担太重了,但一开始,她感到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那个学年过了几个月之后,她向我透露说,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时间“安静地坐下来”。她说,“我每次都是急匆匆地做事,做完这一件,马上要做下一件。我从来没有时间停下来。”

这些时光,为你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机会来教你的孩子,同时也从孩子身上学习。倾听一下他们在关注着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你在和他们畅谈真正要优先做的事情、全面的观察视角,并且鼓励他们运用练习的心态时,同时也在检阅自己一生中的经验与教训。你有没有遵循给孩子们提出的那些建议?你有没有把自己的优先事项教给他们?我不止一次在超负荷工作之后,告诉我的女儿们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对她们讲,有时候,为了维持那种平衡,需要对优先的事项进行重新调整。孩子们可以教给我们更多的东西,因为,如果我们在教他们的时候也倾听他们的想法,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



有了刻意的和反复的努力,进步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