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第133页

书籍名:《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作者:烟火人家


        锦川也确实很久没在家附近走动过了,只迟疑了一下,就欣然应下,  可以,  不过风筝都买了好久了,  还能放吗?

        应该还可以吧?余舟不确定地道,风筝是去年买的,  当时他看到觉得好玩,又想着等晨晨大一点了,  就可以带晨晨出去放风筝,完全忘了考虑这东西能不能久放,结果才买回来,就被锦川说过一次,后来也一直在书房里收着没动过。

        因此他飞快地跑向书房,我去拿出来看看。

        晨晨看着他往书房跑,也挣扎从锦川腿上下来,小短腿一迈一迈地也跟了过去。

        余舟拿着风筝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己身后还跟了个跟屁虫,便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把晨晨抱了起来,回头对锦川道,我看了眼没有坏,走吧。

        你们先走。锦川说完,又去叮嘱了郑秀几句,才跟了出去。

        他们家偏,晒谷场也偏,一家三口除了从陈家过的时候,被在院子里晒太阳的陈大娘看到后,调侃了几句,路上就没再遇到其他人。

        晨晨的目光早就被余舟手里的大蝴蝶风筝吸引,在路上的时候,就一直伸手想去够,等到了晒谷场被余舟放在地上,更是直接抱住余舟的腿不愿意放。

        嘴里还软软糯糯地喊着,要,晨晨要!

        锦川哭笑不得,把晨晨抱开,安抚道:父亲让蝴蝶飞,好不好?

        晨晨眨了眨眼,估计在努力理解爹爹话里的意思,一时没有回答。

        余舟则快速地松了些线出来,跑圈把风筝放起来。

        这天的风很好,不疾不徐,吹在人身上很舒服,放风筝也正合适。

        余舟一次就把风筝放到了天上,因为风筝用的是麻线的缘故,他也没敢放太高,等风筝平稳之后,就扯着线回到晨晨身边。

        晨晨果然很兴奋,围着余舟的腿绕圈,小脑袋高高的仰着,眼睛睁得溜圆,就没离开过风筝。

        余舟蹲下跟晨晨平视,又指着天上的风筝道:风筝飞高高了。

        飞高高~晨晨跟着道,又原地跳了两下。

        余舟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心里也觉得欢喜,干脆把手里的风筝线给到锦川,自己则把晨晨抱到脖子上坐好,然后在晒谷场跑了一圈。

        晨晨是个胆大的,又被余舟带着玩惯了,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根本就不觉得害怕,还兴奋地喊道:晨晨,也飞高高。

        锦川嘴角含笑,看着他们父子闹腾,手里的风筝线捏得紧紧的,并时不时拉一下,好让风筝不落下来。

        等晨晨玩累了,余舟就去旁边草垛里扯了几把干稻草出来,平铺在地上,又把自己的外袍垫在草上,然后带着晨晨直接往衣裳上一趟。

        锦川拉着风筝线走过来,还没说什么,晨晨就往余舟的身边挤了挤,空出一些地方来,眼巴巴看着锦川道:爹爹,也躺!

        你跟你父亲躺吧,爹爹不躺。对于儿子的要求,锦川虽然很难拒绝,但他终究是个哥儿,这光天化日之下,就直接跟着夫君和儿子往地上一趟,怎么也说不过去。

        只是对上晨晨失落的眼神,他又连忙补了一句,爹爹坐着就好。说完,便挨着晨晨坐了下来。

        晨晨虽然有些不满意,但扁了扁嘴,也没再说什么。

        之后看看父亲,又看看爹爹,过一会儿,又抬头看看上头的蝴蝶,没多久,就眼皮耷拉下来,打起了瞌睡。

        锦川给他拉了拉衣裳,问余舟,我们现在回去?

        再等等吧。余舟说完他也坐起身,把原本平铺着的外袍另一边盖在晨晨身上,以免晨晨着凉。

        风筝还继续在天上飞着,晨晨在两人中间呼呼大睡,春风吹人醉,锦川看着这一派好风光,忍不住感慨道:一转眼,都已经三年了。

        余舟不用想,也知道他说的是两人认识的时间,只是这话题一聊深了,很容易就会想起让人觉得难过的事情,于是他道:是啊,遥想当年,我们天天不是这样的野菜,就是那样的野菜。

        锦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也没吃太长时间。说完想到了什么,他又道,夫君如果怀念的话,我们今天也可以摘些回去。

        也不是不可以。余舟笑着说,其实野菜这东西,在油水足够的情况下,偶尔吃上一两顿,还挺好吃的。

        他都这么说了,回去的时候,锦川就真在田埂上摘了一大把的野葱,中午亲自下厨,炒了一盘野葱炒腊肉,让余舟忆往昔。

        下午陈叔他们把茶叶摘回来后,不止余舟,就连锦川都没得点空闲了,晨晨也是让郑秀带着在陈家玩。

        好在余舟本来就是老手,这几年炒茶又跟锦川配合出了默契,两人炒茶的速度快,一人控制火候,一人炒青,炒出来的茶叶都是最好状态。

        这么连续忙了十来天,直到清明节,才停下。

        过了清明节,余舟就立马要返回府城,而且明后茶的质量本来就要比明前茶差很多,余舟一开始就打算直接放弃了这一批的茶叶。

        清明节的祭祖,上午就已经完成,晚上的时候,余舟让郑秀好好做了一顿饭,请了陈叔一家跟庆叔过来做客,顺便一道把这几日他们摘茶叶的钱给结了。

        余舟跟锦川前几日就商量过,虽然这批茶叶,除了送个两三斤到常宁书肆去,其他肯定又是亲朋好友们自己消化了,但两人还是决定,再把每斤新鲜茶叶的价格往上提一提。

        一是相对于茶叶本身的价值来说,再提一些,他们也还有很高的利润空间,不影响之后的合作。

        还有就是,小玉有孕,陈家要用钱的地方多。他们此次回来,已经买了些礼品给陈家,再提出给钱的话,以陈家人的性子,肯定不会愿意要,但提高新鲜茶叶的收购价格,陈家人就不好拒绝了。

        几日来大家采摘的茶叶斤两都记在账上,锦川拿着账本算账给钱,陈婶子听到他算出来的银钱后,就直接道:你多算了。

        没多算,锦川笑着摇头,今年这东西的质量好,而且我们回来的时间短,让大家急急忙忙的摘,比往年也辛苦些,值得这个价钱。

        陈大娘了然地看了他们夫夫一眼,摇头道:这东西你叔他们摘了几年了,能不知道质量好坏,我看是你们觉得今年要得少,故意提高了价格好补贴你叔他们吧。

        庆叔本来为人就相当正直,这几年帮余舟摘这叶子后,利益相关,两家处得也愈加亲近,听到陈大娘这么说,就把自己那份银钱又推回锦川面前,还是按去年那样算就好,你们两人带着晨晨在府城也不容易,且不说余舟读书要用的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光是过日子,柴火青菜,哪样不是要花钱买的。不像我们在村里,没柴了可以上山砍,没菜了可以去园子里摘。

        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付出的好意,别人懂得领情,当事人才觉得值得。

        余舟跟锦川现在也是这种状态,即便关系再好,他们也不会喜欢对方认为他们的好意是理所当然,所以听到陈大娘跟庆叔的这番话,两人都觉得这次的提价是值得的,便笑着说:你们放心吧,我们不会让自己为难的。

        最后余舟跟锦川坚持,陈家人跟庆叔推脱不过,就收了这笔钱。

        只是在余舟他们第二天回府城的时候,两家都送了一大堆菜,光是给晨晨的鸡蛋,就有一大桶,一层鸡蛋一层米的放着,防止路上撞坏。

        除此之外,还有去年冬天晒的冬笋干、萝卜干,这些余舟他们在府城不好大量储备的东西。

        回了府城之后,余舟把今年的新茶分了一大半出来,送给姨母家,以及让姨母帮忙差人送去给外祖父和外祖母。剩下的又送了贺云旗跟陶姜一人一份后,就只够他们自己喝了。

===第76章===

几日后老家离得再远的书生也回了府城,书院开始上课。

        从三月末,到八月初,中间就只有一个端午节,这也不是必须要回老家过的,所以书院就只放了一天假。其余时候,依旧是每旬一假,一直就这么上课到乡试前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