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魔鬼聊天术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魔鬼聊天术

当女孩问:“你给报销吗?”

书籍名:《魔鬼聊天术》    作者:阮琦



这是最近口才课上的一个问题。

你跟她认识不久,还没正式约会过,两人目前异地,微信、电话都聊得不错,还经常开各种玩笑。这次聊到让女孩来你所在的城市旅行,女孩突然问一句:“你给报销吗?”虽然你并不差钱,也愿意替她出旅行费用,但总觉得直接答应有点儿别扭,请问怎么回答才好?

分析

把这个问题提炼一下,其实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对方突然提出一个稍微有些越级的要求,并且还使用了一个比喻(报销)。这是人际交往中从语气上弱化要求的常见手法,比“你给我出钱吧”要委婉很多。

对策

寻找好方法之前先要树立好心态。就本文的例子而言,很大一个影响因素在于这是一笔不大不小的钱,也就是说,如果花出去却什么都没得到,多数男人可能会心疼。但是,没有好心态就难有好灵感,所以我们不妨先设想一个完全不在乎钱的情况,比如,你在公园里、她在公园外,你让她进来找你,公园门票要五块钱,她说:“哼,让我去找你,你给报销门票吗?”

我相信这样的对话男士们一定毫无压力,那么咱们就先把心态搞好再讨论方法。

方法

由于使用了比喻,因此对方的要求除了实质层面还多出了一个形式层面,实质层面——给钱,形式层面——报销,这正好给我们的回复提供了思路。

一定要先否定形式层面(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然后再根据你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实质层面,这样既能保证你的利益,又能制造融洽的气氛。

答案

如果你愿意出钱,可以否定形式层面+换个比喻去接受实质层面:“别报销了,现在正反腐呢,算我做个风投吧。”

如果你不想出钱,可以否定形式层面+用夸张的比喻去讲条件:“报销什么呀,嫁给我直接给你办张公园月票!(或者嫁给我吧,我把自己快递过去。)”注意,不仅你的付出要夸张(月票&快递),你的索取更要夸张,并且后者才是关键。一定是“嫁给我”而不能是“做我女朋友”,更不能是拉手拥抱吃个豆腐,只有夸张了才显得你没有斤斤计较,并且对方肯定不会答应,所以也就没有成交的可能。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再换生活中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对方赤裸裸地直接提出一个越级要求,比如有些微信或者陌陌上认识的女孩在聊天中突然对男人说:“手机要欠费了,帮忙充200元,见面还给你。”

没有比喻只有要求,没有形式只有实质,这该怎么办?

分析

这类事情的本质是,有些人利用人际交往的习俗提出不当要求为自己谋利:我们是朋友(其实我们不是)——朋友该互相关心——所以你帮帮我。

对策

这种人有些属于居心叵测、占人便宜,有些属于脑袋进水、不分人我界限,但是,为了获得对付这种行为的良好心态,我们先统一把他们都当作后一种人——脑袋进水的来处理。

对付脑袋进水的人,第一不要讲道理(既然进水了,讲也讲不清),第二不要试图教育他(比如惩罚,咱没这个义务),最好的方式就是——我比你更水!

回看上面的三步逻辑(我们是朋友——朋友该互相关心——所以你帮帮我),第二步和第三步其实都没错,问题就出在第一步“我们是朋友”,对方做了夸张假设。

方法

我不但不否定你的夸张假设,我还顺着你继续夸张我们的关系,然后根据夸大后的关系对你提出新的要求。

答案

“亲爱的,你这样让人太不放心了,现在到处是骗子,所以你还是别用手机了。”

再聊几句心态和方法的关系。

我把这两个问题先后发在微博和知乎上,发现网友的回复有个特点——喜欢揣测对方的不良动机(她要坑我),在这个前提之下去想回复,答案肯定是不会吃亏的,但基本上都没什么趣味。

而我的经验是,先用好心态想个有趣的答案,然后再衡量是否安全,如果只是有趣但不能保护自己,就再想一个。

我以前总结过这么一句话:“方法让我们不犯错,好心态才会出彩。”现在再加上个顺序——“先找好心态,再找好方法。”

看完这篇文章,可能有的读者会说,如果我是提出要求的人,你的回答并不能让我满意。是的,本文的目的是如何对付提出越级要求的行为,而不是如何对待提出越级行为的人,并且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在类似情况下都可以参考的思路,至于具体事件、具体当事者的感受,我肯定是照顾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