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公用计算开启大历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从经济角度来看,云计算的真正属性实为公用计算。正是这一点,让云计算在IT发展史上,乃至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真正核心的地位:云计算正在开启的大历史,是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

信息文明的诞生与演进,充满了史诗般的传奇人物与伟大公司。但反讽的是,只有当云计算推动着IT走向商业上的民主化——IT变得无所不在、平淡无奇的时候,信息文明才将真正步入成熟期。可以确信的是,不是金融危机,也不是气候变暖,而是信息文明正在快速走向成熟期,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大历史!

在工业时代,电力发挥的既是代表性基础设施的作用——支撑起了福特流水线那样的大规模生产体系,也是赋能者的角色——全面改变了工业经济的结构与过程。如果说电力是它所引发或与之相伴的一连串事件的基础,如大生产、泰勒制、消费信贷、郊区化、家庭生活方式改变等,那么云计算也将是它所引发或相伴的一连串事件的基础。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渗透,它也将激发出信息革命的全部能量,无数的创新应用与商业模式将得以涌现,商业运作的逻辑也将得以再造。

历史耐人寻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企业纷纷拆除自有电厂,转向了公用电厂,几乎与此同时,它们又纷纷开始建立用于处理信息的自有设施,如打孔卡和制表机——也即企业自有IT设施的前身,关于信息时代的一切即从那时开始。而今,则是逐步拆除这些自有数据中心的时候了。要说服企业“关停并转”多年来耗资不菲建设起来的自有数据中心也许并不容易,不过事情的演进也许比人们预料的更快一些。在美国,2011年底已关闭了195个传统数据中心,到2015年将关闭约800个。亚马逊公司近日预言:20年内,云计算中心将会取得绝对的主导地位,企业自行拥有或运营数据中心的时代即将终结。

云计算还将面临技术和商业上的诸多挑战,但它终将成熟,并一步步地实现其历史性的扩张。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段,在100年前是公用电厂大规模替代私有电厂的时段,在今天则是云计算中心这一公用计算设施替代私有计算设施的时段。

这是一个新商业基础设施的安装期。



大数据:云商业的核心生产要素


云计算不只是商业基础设施,它也是商业创新的赋能者,并将催生全新的商业逻辑、规则、形态与格局。那么,云计算赋能于商业创新的触媒,或云商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什么?

今天是云计算中心这一公用计算设施替代私有计算设施的时段。



云计算与大数据协同演化


要理解未来商业的基本逻辑,首先要明白一个重要的因果关系。云计算这样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最主要的发展动力就是为了满足海量数据的计算需求。看看下述事实,就很容易明白这一点:

当淘宝每天有近亿的访问者、8亿件商品、500多万卖家,并且要求实时的反应时,数据量和计算量都是巨大的,淘宝网对于云计算的需求也因此变得非常迫切!再如英国电动车厂商Smith,为监控汽车的运行状态,在车上安装了大量的监控传感器,实时发送车辆的速度、功耗、发动机转速等数据到数据中心。据报道,数据每秒会进行4,000条MySQL数据库的写入操作,每天达15亿次,Smith公司的服务器很快就无法承受,只能把数据通过云迁移到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麦肯锡公司曾有一个估计:至2009年,美国经济几乎所有部门中,每一个雇员数量在千人以上的企业所存储的数据平均值至少为200TB,这一数字是沃尔玛1999年数据仓库的两倍!《卫报》2009年的一篇报道也提到,全球的数据总量已达4,870亿GB,如果将其印刷和装订成册,书的厚度将超过从冥王星到地球距离的10倍,而且其增速也超过了NASA火箭的爬升速度。

在数据量暴增的今天,无论是处理视频、图片、日志、网页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还是常常高达上百TB的离线数据,抑或是实时处理数千万乃至数亿条记录,都离不开云计算强大的存储与计算能力。这正是云计算蓬勃发展的动力。



数据正在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而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反过来又让数据驱动商业成为可能。在云商业的新时代中,数据正在变成比土地、资本、劳动力更加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

回溯IT的发展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今日从何而来”。

工业文明发轫后的前两个世纪里,处理物质和能量的技术,其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处理信息的技术。这种整体失衡的格局持续存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论是巨型企业如美国的铁路公司,还是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都越来越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事务所产生的海量信息。现代IT应用的前身——制表机等办公设备在19世纪末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说明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力开始快速追赶处理物质和能量的技术。

此后很长时间里,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对IT都进行了持续不断、无所不在的巨大投资。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美国公司在软件上的开支上升了100倍!加特纳公司(Gartner)的研究也提到,2012年全球公司在IT产品和服务领域中的支出总额将超过3.6万亿美元。这种投资的结果显而易见。以最具代表性的晶体管而言,IBM曾测算,2010年世界上每个人约拥有10亿个晶体管,而平均每个晶体管成本只有十万分之一美分!再如,英特尔公司1971年推出的第一款微处理器晶体管数目约为2,300颗,而2006年推出的Core  2  Duo处理器则已内含2.91亿个晶体管!数十年来,无论是上述IT硬件集成度、普及率的飞速上升,还是大型机、小型机、微机、客户端/服务器种种计算模式的演变,其核心动力都在于有效应对海量数据,并努力把数据转化为商业上的战略价值。

从核心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美国曾以大约50亿吨钢的耗费,才最终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与此类似,对IT的持续投资,也使之成为过去几十年来的核心投入要素。然而,这种投资一度曾受到所谓“IT黑洞”的质疑——人们很难找到IT投资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由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协同演化,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商业黄金年代才终于看到了它的收获期!

不论是把大数据比作石油一样的自然资源,还是把它看做全新的经济要素,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越来越取决于数据利用的效率,数据正在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虽然测算数据对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并不容易,但一些研究认为,建立在信息利用基础之上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达到了70%左右。麦肯锡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如果美国医疗卫生部门能有效利用海量数据来提高效率和质量,每年通过数据获得的潜在价值将可超过3,000亿美元;而充分利用海量数据的零售商,也能将其利润提高60%以上。

已经被言说了几十年的所谓“信息经济”,在今天终于走向了名副其实。



网状协同:云商业的基本运作逻辑


在云计算尚处于产业化和商用化初期之时,试图去刻画云商业的运作逻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的观察也仍然较为粗线条:(大)数据是云计算赋能于商业创新的核心触媒,超链接的、网状分布的(大)数据的分享/交换,驱动着商业运作逻辑正在由线性控制转向网状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