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

害怕失败让你不敢尝试新事物

书籍名:《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    作者:高杉尚伊



“恐惧可以转化为礼物”的这个概念,特别适合用来克服“我不会成功的”这种常见的恐惧感。太多人不给自己机会尝试新事物,只因为害怕失败。你不妨回首过去那许多次以灰头土脸收场的付出,而那些“失败”里面含藏着你日后才能体会的礼物。我有个当电影导演的客户史都华,他成长于一个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事事“我自己来”的家庭。不管电影公司交代什么棘手的案子给他,他都有办法排除困难加以完成,为此他很自豪:“电影里那种单枪匹马进城击败坏蛋的独行侠警长,我一向感同身受。大家都知道我做得到。”于是,史都华构思了一个他有意独立完成的拍片计划,家人与朋友都表示鼓励。后来呢,史都华的伟大构想遇上了经济不景气,变成一场财务大难关。这项拍片计划从未完成问世。独行侠警长没有赢。史都华从那场“失败”中得到了什么吗?他说:


“就在我家开始惨淡度日,我不得不遣散所有员工,然后告诉老婆我们已经血本无归的时刻,有件事情发生了。现实逼人,我只好把自尊摆在一边,把教养抛开,我竟然真的对外求助了。我向银行借钱——这种事情以前我也做过——还要向我认识的人开口!我向朋友家人求助,甚至找上我老爸。他们都来帮我渡过难关。有人出主意,有人帮我找关系,有人甚至还掏腰包。最后我没能把拍片计划救回来,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经验大大改变了我的想法。如果拍出了这部片,让我成为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我所得到的收获都不会比我被迫求助来得多。是失败使我明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几颗脑袋胜过一个人的全部能耐。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在未筹组团队的情况下就单枪匹马投入拍片计划,这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有关成功的负面经验让你不能善始善终


我在做团体咨询时,几乎每一次都有人说:“你说,我们这些害怕成功的人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听别人说过多少次,我就是因为害怕成功,才会每逢成功在望之际就弃船逃亡。”旁边其他成员也会表情痛苦地点头附和。我总会讲几个客户与朋友的故事给他们听:那些人不想超越父母的成就,或者长久以来对于“受称赞”这件事带着负面的经验(他们在儿时也许曾经觉得,别人称赞他们是为了强迫他们做别的什么)。或者他们带着几条与成功有关的“禁令”,例如“大家会嫉妒我”“我会变成有钱人,也就会变成别人的‘敌人’”。对这种人来说,本章的多项建议就很有帮助,或也可寻求心理咨询。

然而,对于一个多面向发展人才来说,面对“你害怕成功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才不怕!”我会这样说是出于两个理由。第一,害怕成功的人不会努力付出直到“成功在望”,却会让自己彻底失败,以此当作保护自己的手段。第二,一个多面向发展的人才,是在顺利度过重重关卡、发现无事可挑战的时候,才会中途跳船;这种人不怕成功,就像小龙虾不害怕破壳而出。我们不会被成功搞得心浮气躁,我们只是甩开它!



缺乏积极动力让你无法对事物产生兴奋感


比起受到老旧教诲的禁锢或者自觉柔弱与恐惧的情况,缺乏动力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缺乏积极动力,意味着无法对任何事情产生兴奋感。没有一丁点儿东西能点燃你的火焰——如果你就是这样,那么你在阅读接下来的段落时,只要你脑袋里又有一只灯泡熄灭了,那么你也许该寻求专业的医疗或咨询,帮助你越过这道障碍。



生活变故阻碍了你展开人生蓝图


你准备按照新的人生蓝图前进了,但你背负着一些你不见得愿意承受的负担:家里有人重病卧床、必须照顾年迈的父母、公司精简人事使得你工作量庞大。这些沉重的责任不容易承担,你没有多少气力追求真正的爱好。

讽刺的是,人们往往要遇上重大事故或伤痛之后,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抉择。而这时我们可能尚未做好万全准备。这种时候,你要“想尽办法”把你剩余的有限精力用来减轻你的负担;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请你等候一段时间,先渡过这道难关再说。如果你正逢痛失所爱,请你千万记住:你的悲伤无法像外人期待的那样快就消退。你因伤导致身体机能障碍已有六个月了,或至亲挚爱去世都一年了,不代表你已经能朝新方向前行。事实上,新近研究显示,重大事件造成的阴影,经过好多个周年纪念日之后也未必能消除。

不论你是要扛起额外负担,或者面对重大打击,你都得记住:如果必要,你可以允许自己暂时脱离兴趣焦点几个月,或者更久。暂时抽身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为了保证你会在状况转顺利之后,带着重新提振的热忱,回到兴趣焦点里。



尚未诊断的疾病让你误判自己的兴趣所在


有些人不断冒出一些身体不适症状,挣扎数月甚至好几年,误以为那是对工作的焦虑或者只是想逃避工作所致。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如何辨认自己的热情所在、如何结合几种主要兴趣,但你还是无法打起精神付诸实行,那么你也许要考虑做一次彻底的体检。未经治疗的慢性失调症状,例如贫血、慢性疲劳症候群、甲状腺问题、季节性的轻度不适、更年期症候群或近更年期症候群、免疫不全,这些都可能让人由于疲累而无法安排新生活。此外,药物治疗,特别是综合性质的药物治疗,可能会令你昏昏欲睡,或者焦虑到不寻常的程度。如果你目前一次要服用好几种药物,请向你的医生报到(但不要擅自停用任何一种药物,除非医生指示)。

谁都会由于长期的抑郁而无精打采。卡罗琳·艾克勒贝里(Carol  Eikleberry)博士在《创意人与非传统人士的事业指南》(The  Career  Guide  for  Creative  and  Unconventional  People)一书里指出,消沉情绪不一定会以清晰易辨的面貌出现。她提到某些客户“自认不属抑郁一族,因为他们并没有悲伤难过的情绪,但他们的确有空虚感或麻木感,或者觉得极为倦怠”。精神抑郁的人可能会把这种淡漠的情绪误认为自己人格上的缺陷,可能会整天睡觉、电视看个不停、尽可能无所事事。有时候,可怕的长期失眠其实是一种抑郁症的表现。也有抑郁症患者会变得不注意个人卫生或周遭环境清洁。我多年来接触抑郁症客户的经验,使得我可以支持艾克勒贝里博士的看法:“如果你没有前进……那是因为你太累,所以你哪儿也去不了。你也许应该先去治疗抑郁症。”



过往的心理创伤影响了你发挥多面发展的特质


我有一些客户,他们身体健康,接受咨询前好些年里不曾遭逢重大伤痛,却难以对任何新计划产生兴奋之情,即使知道了自己具备多面发展的特性也不觉得开心。在这种案例里,客户过去的人生经历里往往包含某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活在当下。受虐经验、战争创伤、遭受侵害等恐怖往事,强烈影响了你发挥你的多面发展特质和你的乐趣指数。在此我不解说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只指出此一现象会通过四种模式干扰人生蓝图的规划。

一、刻意让自己关注某些事物。你是否养成了某种行事风格,譬如永远保持超级忙碌、超级警醒、超级控制着人和事物,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不至于想起往事;或是因为你相信这种行为模式可以保护自己,不让创伤经验重演?若是如此,那么你已经把创意用在别处,而没有多少精力可以用来挥洒你的兴趣了。我有个客户名叫黛博拉,她说过以下的抱怨,你听了有共鸣吗?

“我老是认为,只要我匀出更多的时间,我就可以动笔写诗了。不过,等到我把某个周末留给自己或者遇上假期,我期望中的诗兴从来没有冒出来。我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露台上,欣赏着我花了大钱才看得到的湖光山色,好个重新拥抱诗人灵魂的理想场景呀。最后,我光坐着,啥事儿也没做,这令我焦虑,于是我就近抓起一本书来读。有时,在我认为我应该要遗忘电话这玩意儿的时候,我却拨起电话找人说话。有时候我甚至会替自己找别的差事做,例如寄明信片给每一个我认识的人,却就是不想把一个人的时间拿来认真思考、用心感受。然后我带着无比挫折的心情回家。”

当然啦,喜欢保持忙碌的人,不是个个都受过创伤,有些人是天生的劳碌命。但在小说家康妮·佛勒(Connie  May  Fowler)笔下,出于逃避而让自己忙得团团转的人是这样的:“如果我让自己忙着做某件事,或许就能阻止眼泪滑落脸庞,即使只拦住一滴也好。”当你让自己埋首于某种活动,借此逃避某种创伤源头状况,或者不让自己关注那痛苦的思绪,这种做法看起来可以让你顺利做完其他事,但是,只要你觉得安心,你其实可以把时间花在对你更重要的事物上。好好处理这种行为模式,有助于你追求对你有意义的热情。


二、孤注一掷,或者同归于尽。我的有些客户在小时候受到酗酒人士的伤害。父母亲里有一方是“疯狂型”个性,会在子女情绪上造成压力,或者以暴力对待孩子,对孩子造成侵害。这些客户从小就知道必须保守家中某桩秘密,不得张扬。人遇到了别人要你守密的时候,要么就乖乖闭紧嘴巴,要么就不管什么守不守密,通常没有其他余地可言。这种状况埋下了一种后果,使得孩子带着“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思维到长大成人。假如你正好有这种状况,你也许会害怕假如你对于自己的多种兴趣产生兴奋之情,你就会变成尽是玩耍不做正经事,再也无法担起责任。你“知道”自己若不是抓住每一个送上门来的公开演讲场合,就会全部不要。你很难相信自己可以只做其中某一些,而不必全部都做;你也很难相信自己可以从自己喜爱的事物中得到快乐,同时仍能完成你先前已经投入的其他活儿。


三、隐藏秘密,寻求认可。若你年幼时曾遭虐待,你很可能会认为,都是因为你不好或做错事,才会遇上那些惨事。年幼的你,还没有能力认识到,大人可能是受到了酗酒、精神疾病、失业、种族歧视、生理健康问题、对同事的憎恶或生活压力等因素的作用,才会对你不好。结果你变得很容易把事因归咎于自己,除非等到日后有一天你得知当年处境的真相,而且知道原因所在,否则你很可能就这样背负着错误的耻辱长大,如此这般生活好多年。然后你认为别人只要认识你多一点之后,就会发现你内心深处那可怖的秘密。为了隐藏那个秘密,你可能就会寻求表面形式的认可——这是一条不归路,造就出玛丽莲·梦露或“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这类人物,虽然得到了成功,最后却以悲剧收场。

小说家娥苏拉·海吉(Ursula  Hegi)对于这种耻辱的力量做出了生动的叙述,在她笔下,某个人物的“耻辱感深深埋在她的胃里一处熟悉的所在。她吃下肚的食物还来不及给予她营养,就被这耻辱先据为己有”。如此低落的自信和深沉的耻辱感,怎么可能成为健康的土壤供梦想发芽开花呢?遇到这种案例,我大力建议先施以具有治疗性质的“肥料”。


四、隐藏在不被别人看见的外壳底下。有些人会觉得,反正没人关心他们,于是放任自己发胖、消瘦、完全不发出声音、安静无比、毫不讲理,自认这是安全做法,可以使自己不再受到虐待。如此这般,他们砍断了自己的某些天赋与热情。这样的人若想好好规划人生,最好聪明到知道要去寻求好的咨询。

对于曾经遭受创伤、忧郁症等严重问题的人来说,还是有希望的。到处找得到心理医生,这些专业人士能善用多种方式对于上述困境提供助益与疗效。此外,草药与人工合成抗抑郁药物已有重大突破,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适合个人体质又不造成严重副作用的药方。现在很多地方都设有各种支持团体,包括声援酗酒中毒者子女或性侵害幸存者的社团,这可以在报刊网络上找到。我曾经目睹一个怀着智慧与勇气对外求助的客户,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如今他们都感受到新的可能性,人生亮了起来。

经验告诉我,身上没有顽固难题的人,比较容易克服上述问题——而且多半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克服。倘若不是严重的抑郁症,那么只需要辨认出那些令人挫折而没完没了的脑中录音带内容是什么,就能解决问题。一点自知之明,加上一丝勇气,就足够你建立更诚实的思维习惯。当你在对抗来自家庭训诫之类的障碍时,也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只要能让你再度发现自己开始渴望采取行动继续前进,你就知道你用对工具了。

你的车轮将不再原地打转,开始载着你上路,逐步接近你想做的事——这种感觉非常棒。祝你有一场伟大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