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自命清高,会让你变得很直接

书籍名:《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作者:冠诚



在我们的周围,总是有些自命清高的人,用一些过激的言行去评价他人,直来直去得让人尴尬不已。

杨青平时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研究历史。他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清高却怀才不遇的人士。在杨青看来,孤芳自赏、不合流俗的人才是真正的清高。反之,那些总是奉承领导或其他同事的人都是俗人,是没有尊严的。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杨青在单位里就显得格格不入。在他看来,那些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尤其是主动与领导寒暄的人都是在阿谀奉承,组织聚会的同事也是不务正业,那些聚会他觉得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杨青很少参加同事之间的聚会,也基本不与领导进行任何的交流。在他看来,自己这样做是清高、是独立人格的表现。不过,在其他同事看来,杨青却是不合群,有人甚至认为他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

最近,杨青参与了一个项目的建设。这个项目是好几个部门的同事一起合作。虽然忙碌,但大家觉得很开心。很多人因此熟识并成为朋友,项目完成后也经常聚会,或是在休息时聊聊天。而杨青却不怎么喜欢这些事情,他私下不跟其他同事说话,除非工作上的事。因为在他心里就觉得这些人很“庸俗”,所以杨青在对待他人的方式上也有些强硬。

有一次,在与一位其他部门的同事讨论项目方案时,杨青与其中一位同事在意见上有些分歧,两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杨青态度强硬,在他看来这些人只知道在人际关系上花费时间,专业上并不如他。于是,他就说道:“如果能把用来拍人马屁的时间用在提升业务能力上,你也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懂。”他的这些话让同事莫名其妙又非常生气,当时就要发作。眼看着一场争吵一触即发,其他同事急忙将两人分开。大家都认为杨青的话有些过分,杨青却不以为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就这样,杨青的自视清高让他越来越不屑于与其他人打交道,说话也总是直来直去,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最后,他变得越来越孤僻,朋友也很少。

故事中的杨青在人生观上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不喜欢花太多精力去经营人际关系,希望能做到不同流合污。他的想法有些偏激,把同事间正常的交往也看作是阿谀奉承。不仅自己不屑与同事来往,还看不起周围的同事。与同事产生分歧时,用刻薄的语言攻击同事不用心工作,只知道拍马屁。这种偏激的言行不但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让他被周围的人疏远了。

清高本是一种美好高洁的品质,但是自命清高则是自以为是的清高,自认为自己非常强大,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他们看不起任何人。这种心态从根本来说是错误的。带情绪和别人交往,就像一架失衡的天平,这种不平衡会导致矛盾随时随地爆发,还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就好像戴着有色眼镜看全世界,看似是外界有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自命清高的人就像故事中的杨青一样,总认为自己追求的才是对的,凡是不符合自己心理和习惯的行为都是不对的。因此别人的行为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满。一旦产生不满,他们就会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言行中总是带着攻击的意味。有时会直接用刻薄的语言去教训别人,以此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这让他们显得唯我独尊。

李超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大家都认为李超有着良好的气质,不但与众不同,不流俗,而且还很洒脱。更难得的是,他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还能与大家很好地相处。

李超喜欢看书,阅历也很丰富,这让他对自己非常了解,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他而言,目前的工作事关他的理想,他享受工作的过程,也有很高的抱负,希望有一天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对于那些为了工作而与他人套近乎、阿谀奉承的人,他相当厌恶。不过,他并未因此就变得愤世嫉俗,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们和谐相处。

在平时的工作中,李超与同事相处得很融洽。他不像他所厌恶的那些人,总是跟别人套近乎,而是礼貌地与他人相处,不投缘则不深交,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工作。即使对同事有什么意见,李超也会心平气和,理性对待。

公司里有一位同事,平时喜欢与领导套近乎,有事没事找领导谈话,有时还会在背后说其他同事的坏话。大家都很厌烦他,经常对他冷嘲热讽。李超也不喜欢这个人。不过,他并未因此就区别对待这位同事,而是对事不对人。有一次,这位同事在工作上出了些纰漏。一些人想起了他平时的表现,就觉得不应对他客气,于是就用强硬的语气和措辞来批评他。李超却不同。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说话方式,冷静理智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用委婉的语气让这位同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还心服口服。不仅如此,李超还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式。

李超的表现让大家对他很佩服,觉得他虽然也讨厌拍马屁的人,却还能做到冷静理性,不恶语伤人,更不“看人下菜”,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

故事中的李超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他希望能洒脱地处理人际关系。但他并未将这种态度强加于他人,也不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不同评价而反对别人。即使同事阿谀奉承的行为令他厌恶,但关键时刻,他仍能做到客观理智,对事不对人,让周围的同事心服口服。

清高并没有错,清高是一种气节,是一种坚守本心的品质。但是清高也需要有个限度,不能让过度的清高操纵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即使我们非常厌恶和反感某些人,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清高而随意地去攻击人家,这样就违反了成年人之间交往的原则——不越界。

保持自己的个性并没有错,但不必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态度不同。即使他人的行为确实令你反感,也要用平常心来对待,而故事中的李超就做到了这一点,从而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