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要想办成事,应酬少不了

书籍名:《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作者:冠诚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讲究面子问题。而一个人要想办成事,必要的应酬是少不了的。

石磊是个直肠子的人,不喜欢的事情就直接拒绝。他工作认真,为人诚恳,性子虽然直了一点,却并没有引起同事的反感。

最近,石磊想竞争一下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他想自己工龄也够了,工作又勤奋,升上去的可能性很大。于是他就更加认真地工作。

几个星期后,部门经理的人选公布了,是王宣而不是他。石磊有些沮丧。

石磊觉得自己的能力要比王宣强,他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落选,于是就去找总经理。

总经理对石磊说:“你的能力强,我知道。但是部门经理不仅仅需要能力强,还需要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毕竟作为部门的管理者。能力是否强,只是候选者的评选标准之一。你总是缺席各种活动,我很担心,你是否能处理好上司以及下属间的关系,能顺利地与客户洽谈好订单。”

总经理的话让石磊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他总觉得,应酬只是在浪费时间,与工作毫无关系。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作为职场人士,参加各种应酬是不可避免的。故事中的石磊总认为,这些应酬没什么意义,自己又不喜欢。但实际上,应酬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个人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那些能在觥筹交错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的人,往往会成为活动上的焦点,会让众人对他产生深刻的印象。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办成一件事情,就非常容易了。比如,在同一个行业内,巨头后面的三四家企业的实力都相差无几。在实力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管理者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企业并与之合作。即使是个人,也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有私心,在他有困难的情况下,也会伸出援手。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应酬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不管是生意洽谈,还是家庭聚餐,应酬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场所。家庭聚会不仅能品尝到美食,还能加强亲人间感情的交流;同事间经常一起吃饭、玩耍,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工作也会更顺心;与生意伙伴在餐桌上高谈阔论,有助于合作的达成。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在餐桌上做出重要决定。既然大环境如此,而我们自己又无力改变,那就要努力地去适应它,并且做到最好。

除此之外,应酬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在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时,既看到了新鲜的事物,也增长了见识。

孙坚是一个在职场中打拼了五年的老员工,可是,已经工作五年了,他的职业生涯还是没有什么起色。孙坚也很苦恼,看着一起毕业得同学的职位“蹭蹭蹭”地升,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总也找不到问题根源所在。

在仔细想过后,孙坚打算辞职。于是,他就给领导发了辞职邮件,询问辞职的具体事宜。他想换个环境。

知道了孙坚想辞职,领导发了微信问他:“为什么想辞职?”

孙坚直言道:“想换个环境,感觉没有什么晋升的可能。”

领导回复他:“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升不上去?”

孙坚说道:“不知道,所以我才打算辞职。”

领导回他:“公司组织的一些聚会,你总是能避就避,同事关系也就没那么好。而你自己又不喜欢应酬客户,做的工作自然也就无法给公司带来大的经济利益。一个管理者,要运筹帷幄,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力出众,能为公司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孙坚一直以为自己能力还可以,看了领导回复的消息,才明白,在他看来不重要的应酬,原来是那么重要。

领导跟他说:“你也工作五年了,该学着去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了。即使是我,求人办事的时候,也得出去应酬。你还是得多学啊。”

应酬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些目的,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大多与我们有着间接或者直接的利益关系。

应酬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因为参加应酬的人需要把握好活动中说话的时机,熟悉餐桌上的规矩,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毁掉一个合作的机会。而能在应酬中闪耀的人,大都具备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因此应酬这种事情,还是需要多锻炼。

而有些直性子的人,碰到应酬就会躲避,他们认为应酬做的都是表面文章,不仅虚伪而且毫无意义。其实在应酬中我们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且在应酬的过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放下戒备,在轻松的环境中,呈现出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比如,有些管理者,开会的时候严肃认真,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一到应酬的场合就谈笑风生,让人感觉变了个人一样。因此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很多想办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办成了。

此外,应酬也是最容易拉近人们心理距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