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趋势:商业巨变时代的 300 条建议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趋势:商业巨变时代的 300 条建议

030 机器人改写资本报酬递减规律

书籍名:《趋势:商业巨变时代的 300 条建议》    作者:李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知名人口学者蔡昉在演讲中说:“它(机器人)改写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假设——资本报酬递减。有了机器人或许就没有资本报酬递减,因此,它对人的替代可能会发生得非常快,超乎我们的预料。”他也提到,从2011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已经进入负增长,而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实际参加或应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从2018年开始将会进入负增长。

031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计算机已经接管了他们的世界

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艾伦·凯认为,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应该努力创造像同事一样的程序,而非像奴隶一样的程序。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创建一个如乐队成员一般的程序,而不是一个仆人。“有人问我,计算机会接管世界吗?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已经接管了他们的世界。因为他们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权力让渡给计算机。”老牌风险投资家、KPCB合伙人兰迪·科米萨也在一次分享中说:“我意识到,人们都渴望拥有一个能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的智能,他们应该吃什么东西,和哪些人会面,参加哪些聚会,如何发展亲密关系,如何塑造自己的个性,如何开发创造力和天性。年轻人突然渴望放弃这些责任,把它们都交给云端的人工智能去搞定。”

032

警惕那些只是展现人工智能潜力却不维护工人尊严的“小把戏”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2017年1月17日在慕尼黑DLD科技大会上说,人工智能不应该取代人类的工作,而应该帮助人们开展工作。“每个人的根本需求是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而不是说‘请来取代我’。我们都应该警惕那些只是展现人工智能潜力却不维护工人尊严的‘小把戏’。”他说,“自大和自信之间仅有一线之隔,傲慢卷土重来,错失科技潮流的风险永远存在。衡量成功与失败的唯一长期指标是‘公司内部文化有多棒’。”纳德拉说,在担任CEO的三年里,自己学到的“不是如何庆祝某一款产品的成功,而是掌握公司能否长盛不衰的迹象”。

033

有用的东西不一定要像人,明确它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可以了

谷歌研究总监彼得·诺维格对《福布斯》杂志说:“提供有用的东西,解决具体的、困难的问题。不要被机器终将变得和人类一样这种不实际的期望带偏了路。传播有效的实践知识,以及改进机器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决定的能力。注重增强人类智力并开发出人机团队合作的艺术。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全部。”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固然是好事,但也会带来一些偏离目标的炒作。他说:“我没看出这个世界会出现奇点,我们的观点是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变得更聪明并不能解决很多世界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些有用的东西不一定要像人,明确它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可以了。”

034

讲故事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

美国大数据公司Lattice  Engines的CEO沙希·乌帕德亚伊说,再过十年,机器也理解不了讲故事的艺术,这种缺陷将阻碍人工智能进化。讲故事是人类的特长所在。“从营销到医学、法律、城市规划,很多职业都要求员工能够理解故事,拥有同情心。如果不能理解人类故事,包括人们的问题、恐惧和成功,即使最专业的人也无法成功完成他们的工作,无法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力。”

035

互联网媒体表现出的更多是渠道价值,而非内容

新浪和微博两家公司的董事长曹国伟接受资深媒体人秦朔采访时,谈到了互联网媒体的演进历史:门户是聚合,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嫁接;博客时代实现了用户创造内容,但传播要靠网站推荐和搜索;微博出现之后,才进入“真正的新媒体时代”,用户既可以发布内容,又可以通过社交关系传播内容。曹国伟说:“互联网媒体需要考虑的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内容。微信也好,微博也好,今日头条也好,实际都不是自己做内容,本质上是通过产品把用户吸引过来,通过用户的聚集产生内容传播的渠道。互联网媒体公司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渠道价值。”早年的门户网站只是把传统内容搬到网上,不是新媒体。真正的新媒体是像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这种,通过个性化推荐分发或者社交关系形成传播。“这一类媒体的共同特点,是可以通过规模和算法不断提升信息和内容的获取和传播效率。”

036

传统时代创造品牌,互联网时代创造平台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互联网时代组织的理解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一定要变成网络化企业,简单来说,企业不应该是传统时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组织,而要变成互联网的一个节点。企业就像一台电脑,如果接入互联网(就能)无所不能,如果不能接入互联网(将)一事无成。”他认为传统时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而在互联网时代则是平台。“传统时代,简单地说,创造的是品牌:企业要么拥有品牌,要么给品牌打工。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现在我们有很多企业已经被电商拥有了,没有自我。”

037

数学企业和遗产企业

美国第二大运动服饰公司安德玛(Under  Armour)的CEO凯文·普朗克对《快公司》说,自己不是在经营一家服饰公司,安德玛是一家“数学企业”(math  house)。“数学企业利用数据缩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假如一家企业跟不上数学企业的发展步伐,那它就是所谓的遗产企业(legacy  company,意为守旧过时,编者注)。”安德玛投入7.1亿美元收购了三款健身应用,自主开发可穿戴腕带、心率监视器和电子秤,研究1.6亿多注册用户的行为。

038

传统行业像登山,互联网行业像冲浪

今日资本创始合伙人徐新对《财新》杂志说:“风险投资靠红利,所有成功的公司都是靠品类红利在推动。”按照她的总结,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已经经历并且享受了至少四轮红利:第一次是游戏,出现了腾讯和网易这样的公司;接下来是视频,出现了优酷土豆、爱奇艺;然后是电商,有阿里、京东和唯品会;最后是互联网相关服务,如赶集、美团、大众点评。“传统行业就像登山,一直往上走,你肯定能登上山顶的。互联网行业则像冲浪,你第一批没赶上就不是你的浪,你得等下一波浪。短视频可能会是下一波浪,但不一定是大浪。”徐新投资过的项目包括网易、京东、土豆和赶集,恰好对应着她所说的四轮红利机会。

039

敬畏非互联网能力

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在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说,尽管他一直在做互联网,但非常非常敬畏非互联网能力。“互联网本身是一种能力,一种思考,一种方法,能够保证我们比原来的做法跑得更快,但实际上它是定语,不是主语。”他说,自己现在不怎么开特斯拉,原因是他发现这款车“互联网部分都够,但最大的用户体验需要的是汽车的那部分,(特斯拉)要走的路还很远”。因此,在跨界融合的年代,“传统的专业能力其实会是这家跨界融合企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