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三节 神经反应种类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在“整合”下面说到的神经系统的二重生长,给我们提供了用于区分不同反应的资料。整合过程一方面包含一个下行或“神经节”生长,在功能上表现为更加无意识的肌肉系统反应,另一反面则包含一个上行或“中枢”生长,表现为更加复杂的、需要注意和努力的肌肉活动。这两种生长共同发生,它们的生长结果就是我们的运动经验。从这些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程度的神经功能或感觉功能,这种生长从下到上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动反应

神经功能中的自动反应是指自作用,这些自动反应的刺激存在于机体自身的生命条件中。某些机体过程是个体和种族存活的基础,比如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等。这些基本功能对外部时空刺激的依赖将会给这些反应带来偶然和多变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会危及机体的生命。自动中枢代表着神经中枢中最坚固和固定的部分,同时其本身也非常复杂和精细,这些功能可能不是有意识的,它们最为健康的活动通常都无法为意识所洞察。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它们通常不能被意志改变,或不受意识控制。

2.反射反应

如果一个神经回路对某种刺激的自动反应是单一、明确和特定的,并且在其执行过程中不包含意志,那么它就是一个反射。用更为普遍的术语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确定一个反应将会以一个特定肌肉动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它的发生过程不受我们自己控制或命令,那么这个反应就是一个反射。我们通常会撇清自己,并把这个反应归结于机体或外部刺激。比如,如果一个球突然飞向我的眼睛时,我的眼睛会闭上,或者当这个球突然撞击到我的膝盖时,我的脚会跃起。我们还可以继续深究,说使我闭眼或跳起来的是扔球的人。在意识中,我们把这类反应与我们归结到自身的反应完全区别开来。

从生理方面来看,相比自动反应,这种反应代表着一种更松散的系统。一个反射反应通常在其执行过程中是有意识的,在执行结果上通常也是有意识的,它的中枢在功能上并未与起控制作用的大脑高级中枢分隔开。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联系并非是这个反应所必需的,因为在去除了大脑以及与其有关的一切积极意识后(当然,可能是所有意识),这个反应仍然会继续发生。每个脊髓段都有它自己的反应,这些反应独立于它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如果意识不去关注反射反应,反射反应将是最为完美和纯粹的。根据这些事实,反射应该更多地属于“下行”生长方面,并且和自动反应类似。无脑青蛙的反应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纯粹的反射,我们的许多反射都是通过习惯和重复而获得的,从这一点则可以看到下行生长。起初,简单的运动过程和复杂的运动过程彼此黏结在一起,存在于复杂的组织中,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具有自发性,成了反射。我们要举的例子是一位音乐家,他在一个管弦乐演奏会上表演到一半时突发癫痫,可在这种明显是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仍然准确无误地把演奏进行了下去。当然相比我们的普通行走和书写经验,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许多单个的运动经验可以合并为一个运动经验复合体,结果,一个单独的冲动也许就足够使得这个复合体的所有细节都一一展露。同样,多个简单的神经反应也可以整合为一个复合反射。

这种认识可使我们进一步区分组织程度不同的反射,也就是说,区分所谓的次级自动反应和正常的反射。以我们的行走动作为例,连续的动作并未足够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它们并不同属一个刺激,比如,我们设立的目的地或我们的脚第一次落在人行道上的感觉。但是,连续的步子可能是由已完成步子所传入的连续印象而刺激,结果,每一步都能刺激下一步。在白日梦或走神状态下,第一个有意刺激之后就再无刺激,比如当我们沿着熟悉的小路散步,最后却发现自己走到了没打算去的地方,因此,这个区别只是整合程度的区别。如果中枢的在下行方面的组织程度足够高,一旦开始一串动作就能把它执行到底,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纯粹的反射。如果在每个阶段都需要新的感觉刺激,这个反应就是次级自动的。

3.自主反应

第三类神经反应称为自主反应,自主反应是指有意识的运动意志所产生的运动结果。自主反应包括所有的有意动作,以及那些由或多或少的努力所产生的动作。自主运动在一些具体方面,如强度、持久性、速度和方向上不同。

在复杂性方面,自主反应无疑代表了神经组织的最高发育阶段,但在固定性和稳定性方面,则代表了最低阶段,自主反应恰与自动反应相对。神经要素处于极端的流动和不稳定状态,自主反应对应有无限多和无限复杂的神经联系,并且相应地有无数个备选的传导通道,随时为感觉刺激的运动爆发做准备。从动力方面考虑大脑中枢的状态时,我们也许会说它的潜能在不停地寻求机会释放,并且它后来在这个传导通道而非在那个传导通道——意识中勾勒设计的通道释放的事实,则表示着它会选择自己的张力线路。

最后一种表达虽然是在生理学层面上的,但足以指出一个可以区分这些反应的生理学事实。任何自主反应的刺激都是一个中枢刺激、一个被意识描述了的刺激,总之至少是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只有先解放张力,中枢才能释放能量,那么我们可以把张力的解放分为两类:由传入流引起的解放和由早先的大脑能量释放而引起的解放。前者是反射反应,后者则可能是一个自主反应。自主动作的条件应该至少满足一个,即生理条件。至于这能否普遍地解释自主反应,我们随后将进行判断。

4.消极反应或抑制

抑制一词包含了一类据我们所知是仅属于神经活动的现象。每个积极反应都伴随有一个反向波,或者说其完整效果会受到抑制。抑制相当于是一个反向力,用来抵消传出的冲动。抑制似乎发生于中枢,所以,一个反应的效力总是因被神经抑制作用而减弱,这种抵消因素已经在特定的神经反应条件下得到了测量。

受抑制程度最轻的反应是反射。一般来说,神经通道或中枢越坚固,抑制效应就越轻,另一方面,与最复杂的中枢活动有关的反应受到的抑制最严重。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意志,我们在此都能清楚看到自主控制——意志发挥抑制作用现象的存在。我们需要记住,就算我们认为意志有指导和选择功能,我们也必须为肌肉控制找一个力学基础。

所以,我们说抑制和神经系统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是相伴随的,并且它属于神经系统的上行生长方面。

人们现在发现,每个脊髓段的反射都要受到更高脊髓段的抑制,并且反过来抑制更低的脊髓段,这一事实也印证了上述的一般观点。把一只青蛙的腿浸没在稀释的酸液中,结果发现,切除大脑后,该青蛙的腿部反射更加迅速和剧烈,这说明,它的腿部反射受到了皮质功能的普通抑制。依次去除蜥蜴的脊髓段,发现它的尾部反射强度上升。某些精神疾病引起的自动反应、暗示感受反应和固执的冲动反应中,也缺少这种抑制。皮质运动区域受损时,人的运动冲动会比动物的更强烈,狗比兔子更强烈,从这个实验结果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当我们沿着动物结构往下去时,我们会发现皮质下中枢更加独立,也更少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