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12章 联想[1]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1.联想的定义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不断地参考“观念联想”原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这个原理有所认识,所以对它并不陌生。我们都知道,事物的特征存在于它们的联系中,人们受他们的同伴影响,实际上这些真理只是联想律的更广泛应用,这个定律本起源于心理生活。

我们已经指出心里图像复苏需要的条件,图像复苏的基础是伴随最初知觉的神经过程的复苏和原始统觉操作的重建,且这种重建需要足够的强度和持续时长。然而,这并不能告诉我们是什么使得复制状态流沿特定的方向流动。可以被复制的表象浩如烟海,为什么只有某一个复活了?这个问题说明,联想的真正功能是使特定的心理状态逐次复活。我们也可以把联想定义为复苏的意识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关系,连续的表征成了新的整合状态,对此,我们必须全面解释。

2.联想的基础或原因:前观念

如果我们就这样把联想看作表征在意识中的联系律,并如此刻画这类表征序列,那么,对于任意两个表征之间的联系,其本质都取决于前一个表征的特点。比如,我此时此刻想起了雨,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天上乌云密布。我想到了雷,因为我刚才看到了闪电。我想到了拿破仑,因为我刚刚想到了恺撒或亚历山大。在每个这样的情形中,我眼前的观念都由在它之前的观念所决定。前面的观念换了,后面的观念也会跟着变。比如,如果我刚才想到的是苏格拉底而不是亚历山大,那么拿破仑就不可能在此刻出现在我脑海里。没有什么心理状态可以完全脱离这个连续的链,我们整个心理生活都是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观念整合。

3.联想的生理基础

在介绍以保持为基础的生理习惯时,我们已经指出生理习惯引起的心理倾向具有复杂的本质。我们可以假设大脑皮质的部分或要素之间起沟通作用的联系,也可以假设这些联系大量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神经和细胞组织网络中。如果我们认为这些生理联系与心理联系相对应,那么就能看到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联想能力,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各种各样的相关表征。这个网络中有一个要素受到刺激,就会唤醒很多联系——首先是那些基础最稳固和最经常被重复的联系,然后是那些复苏强度不稳定的联系。比如,我们也许可以假设包含画面、触摸、声音、书写符号和“钟”字发音的记忆就是如此被联系上的。看到钟后,至少有五个不同的记忆能够复苏:对说“钟”这个字时所产生肌觉的记忆、对这个字被说时的听觉记忆、对这个字的书写形式的记忆、对钟声的记忆和对钟的坚硬平滑感的记忆。这些记忆有时很容易出现,有时则不容易出现,这种积极度取决于我们是否习惯于在关于钟的经验中使用它们。其他模糊的记忆,如教堂尖塔、餐厅、涌向我们的人群等,各自都在大脑活动中有其对应的伴随物。所以,联想的基础与保持的基础相同,并且可以使用后者的生理解释。也就是说,心理状态之所以能通过联想而复苏,是因为原始经验所引起的相关分子变化在生理上保持了下来。然而,真实的复苏也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记忆,是心理性质的,就如复制和识别时心理性的一样。因此,通过批判性地研究被联想状态的本质,我们发现了联想律,而在此之前,联想律一直都是无意识的。



第二节 联想律


1.特殊或次级律

亚里士多德说:“寻找一个不在脑海中的观念时,我们会借助另外一个观念,通过相似原理、对比原理或邻近原理来找到它。”现代心理学家普遍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些联想原理,尤其是相似原理和邻近原理。不讨论对比原理的话,我们可以指出两大联想律,它们取决于具体事实在反思活动中被分入的种类。

首先,心理图像得建立关联。也就是说,两个或多个复制状态中,有一种状态排在前面并可唤起其他状态。当我想起一位朋友的面容时,就接着会想起我们上次见面的地点和时间。另一方面,一个新的经验,一个表象,则能唤起过去的图像,一位新朋友可以让我想起我的一位老朋友,这两类现象穷尽了联想的范围。在前一种现象中,一起出现的图像以前就一起存在于心理中,这称为邻近。无论这些图像在最初知觉中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也好,整体部分关系也罢,都无所谓,它们以前曾经先后出现在意识中这一事实本身就足够了。在第二种现象中,能够唤起图像的表象总是与这个图像有相似之处,这称为相似。抛开对比原理不说,与图像相似是这个表象的唯一特征,这个特征是该图像直接复苏的基础。

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对两个特殊或次级的联想律做如下阐述:

(1)邻近律:一起被感知的观念在相同的统觉关系下被复制。

(2)相似律:与图像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表象会引起那个图像和与该图像相关的图像的复制。

应该指出的是,只有适用相似律的新表象才可以唤醒过去的图像。一旦这个表象重复出现,它与复苏图像之间的相似就不会在复制过程中得到强调,但由于先前的知觉所留下的图像与当时被唤醒的图像曾经共存过,所以这便成了一个邻近情形。比如,我见到B时想起了我一个与他相似的朋友A。此后,B的图像和A的图像就通过如此建立起来的邻近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结果,当我再见到B时,就不要通过他与A的相似点而联想到A,尽管他们的相似之处仍然会触动我,并且我也知道这是产生第一次联想的原因。在这种情形中,重复出现的知觉让这个联想变得更清晰有力,因为客观对象的实在性在某种程度上传递到了它所唤起的表象上。

把一大类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似类的现象归于邻近类只是一个步骤,最终的目标是完全消除相似原理作为联想根基的地位。此外,虽然我们认为从经验的角度来看,相似性明显是观念联系的真正的原因,并且必须承认它自身的地位,但是一经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相似类现象的最终本质也许都是邻近性。对于一个表象和它所唤起的类似图像,我们可以说二者具有共同的要素:这些要素无论在表象中还是在图像中,都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我们。我们说某个奇怪的肖像与我们的一个朋友相似时,这个肖像中必然多少存在一些特征与我们朋友的特征相同,这些特征与其他特征共同存在于这个朋友的形象中,而这整个形象也就通过这种共存或紧邻关系而被带入意识。如果表象要素为a、b、c,图像要素为A、b、C,那么共同要素b将必然使二者都出现。泰纳总结出了一个法则来表达这个联系过程:对于一个观念,如果它的部分出现在意识中,那么它将会整个出现。还有一点可以补充的是,伴随着一个表象和一个记忆的普通情绪也许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邻近律比相似律更为重要,这一点得到了莱曼实验的支持。当几种色调不同的毛线因为太过相似而难以区分时,简单添加一个标记、编号或名称就能够提高对它们的记忆。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总结说:“最能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是邻近律,而非相似律。”

2.对比联想

亚里士多德以后,很多思想家都把对比当作一个明确的联想原理。乍一看,很多经验也都确证了这一原理。看到一个侏儒会让我们想到巨人,看到一个明亮的颜色会让我们想起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颜色,而酸则会让人想到甜。无疑,这些都涉及联想,但是,这种联想究竟是源于对比还是源于其他原因呢?任何联想情形中似乎都存在这种原因,而我们则可以把这些联想归结为相似,然后最终归结为邻近。

(1)大多数对比联想中都存在一个参考标准,供表象和复苏图像参考。这个标准构成了这两个观念的共同点,也就是相似点。比如,我们之所以在看到个子矮的人时想起个子高的人,是因为我们拿二者与身材中等的一般人比较,前者只有比一般人低时才算低,后者只有比一般人高时才算高。所以,对比图像的观念包括一个共同要素,这个共同要素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b,也就是说,是它在邻近律的支配下给了我们联想。这种对普通标准的参考也可以解释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的联想,如大悲与大喜之间的联想,奋力拼搏与无所事事之间的联想。

(2)许多对比联想都起源于我们所习得的知识的早期特征。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的开端涉及一个区分或分别的过程:事物被固定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这可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中固定下很多对比事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教他们鉴别一些物体的特征,向他们指出这些特征不存在于其他物体上,最终这种鉴别成了一个心理习惯。所有这类基本的对比联想都发生于邻近的状态之间,经常性的重复可以加强这个联想。只见过普通的椭圆形叶子,是不会产生对比联想的,但是,一旦在此之后看到了深裂的叶片,对比立即就产生了,不过,这种对比联想主要是源于如此确立的邻近关系。

(3)另外,与相似联想一样,对比联想中也存在一种情绪色彩,这种情绪色彩可以提供一个相似联系点。借助内在对比而变强的模糊类比和被潜在类比带出的对比,都可以使一个与被关联项绑定在一起的情感状态再现。比如,一个三只手的怪物会让我们想到一个独手怪物,并且由此想到了所有曾经听过的马戏团怪物,这只是因为它们都是怪物,都能激起我们的排斥感。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不同于正常生物,以及它们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同样的感受,伴随有意志的状态也是如此。

所以,看起来所有的对比联想情形都可以归于下述两个原因中的一个:被联在一起的两种心理状态共同参考一个心理标准,它们是我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观察并确立的两种邻近状态,这两种状态伴随有相似的情绪或意志。

3.普遍律或基本律

联想性复制的一大原理是相继性邻近,它的特殊形式包括简单邻近、相似和对比。在这个原理的支配下进行联想的倾向,可因其他一些因素而得到极大增强,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我们会发现所有联想的基本原理。如果这种邻近就是全部的事实,那么在复制过程中起作用的将只是记忆的物质方面,也就是保持,这时候,记忆将把机体倾向所经历的均匀变化和常规衰弱呈现给意识,形式和内容多变的个人心理生活特征将会极大地减少。但是这个假设是不可能的,因为记忆主要是心理性的,就如知觉一样,记忆是一个积极构建关系的综合过程。所以,统觉能力给了联想以确切的形式,并弥补了我们曾经说的空缺。统觉过程中的关系具有多种类型和强度相位,它们给了邻近的经验以特征和深层含义。

4.关联律

心理状态的每一次联想都是一次整合,因为这些状态之前已经在统觉过程中建立了关联。被感知物体之间存在很多种关系,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去对这些关系进行分类。除了在邻近联想中发现的时间关系和相似关系,其他的基本关系包括从属关系、因果关系和设计关系。从属关系有多种形式,可表现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本质和偶然的关系,在后面会看到,我们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属种概念正是基于从属关系。只有在形成了普遍概念并且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后,我们才能理解这个关系的真正逻辑意义。在幼儿的心理中,这个关系被当作邻近关系。同样,成熟的因果关系涉及必然性的概念和效力的概念,这些概念能够使存在于特定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普遍关系的形式存在,但在儿童生活中,因果关系只是被理解为努力和阻抗的接替。设计关系出现在心理中的时间更晚,因为它更少涉及简单的邻近现象,并且需要较多的经验来完成普遍化。

很明显,过去经验中的关系非常重要。单纯的时间邻近性可能会褪色消失,但是一个逻辑关系则会完好地留下来。比如,我们也许早就忘了最早感知一根火柴是在什么时候、周围都是谁、划火柴的方式,以及被点着的材料,但是,我们会记得结果——火光。在这种情况中,因果关系所特有的效力要素和必然性要素就是记忆的工具。心理生活离不开关联,我们已经在“记忆的种类”一节中指出这一点。注意动作给了依次相继的心理状态一个与外部事物关系相对应的联系,并因此补充了作为物质过程的心理对应物的邻近性,而这也是心理生活离不开关联的原因。

我们可以方便地举例说明,要想回忆起一串陌生的无意义单词,前提是这些单词的实际发音还存在于意识中。如果我们在这些声音中发现了它们与我们所用语言的相似之处,这些发音将能通过这个关系而留存得更久。但不管怎样,这些单词要想永远被我们记住,就必须首先具有含义,能被我们理解。麦克什曾经讲过一个故事,神父让一个少年水手倒背罗盘上的位点,结果这个少年通过位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很快背了出来。但是当这个少年让神父倒背祷文时,神父却语无伦次起来。在后一种情形中,单词没有关联或含义,它们之间的单纯邻近关系并不足以让人回忆起它们。

5.兴趣影响联想

我们的个人兴趣和才能能够极大影响联想的特征和方向,一般来说,我们偏爱我们所擅长之事,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经历有不同的印象,也会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发现不同的关系。艺术家看到红色的夜空时会觉得美丽和愉悦,而农民则从中判断天是否会下雨毁庄稼。实际而功利的学生之所以热衷读书,是因为他想借此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一个更为理想的学生之所以热爱阅读,则是因为他想要获得或深层理解真理本身。在此,人的基本性情直接侵入了日常经验,把注意和努力集中在事物的特定关系上,这种集中反过来又加强了这些关系的心理地位,并进而巩固了这个性情。兴趣规定了联想的方向,而固定下来的联想则反过来夯实了兴趣。我们基本上可以说,符合性情的心理工作做得最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让这种联想律不加约束地起作用将会引起危险。沿着兴趣的方向自由训练而排除在其他方向上的心理努力,将会引起心理生长失调,尤其是在童年时期。我们不应该让儿童自己选择他们的心理追求,强制性地把联想律应用于所恶之事上大有纪律性价值,因为通过这种强制应用,注意会有更大的灵活性,自主控制智力冲动的能力也更大,心理视野也会更宽。通过均衡的强制训练课程使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后,才能允许学生专门拣择一些科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