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五节 推理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我们现在必须看看在论证和推理过程中,这些判断都会发生什么组合,思考活动具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作演绎和归纳。

1.演绎:三段论

三段论可以在心理上定义为:通过断定两个概念中的每一个概念与第三个概念的关系,而断定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三段论的组成部分可作如下命名:最先被断定的两个关系称为前提,分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其关系在最后被断定的两个概念称为项,分为大项和小项;分别与大小项具有大小前提关系的概念称为中项;最后得出的判断称为结论。比如:

大前提:人都会犯错。

小前提:总统是人。

结论:总统会犯错。

大项:会犯错这一属性。

小项:总统。

中项:人。

从这个定义来看,三段论的组成单位就是判断。判断就是一个心理运动,通过这个运动,大项和小项都与中项联系了起来,构成了大小前提,并且大小项之间的关系也在结论中变得明朗。

推理过程的产物就是判断,这个事实进一步表明,这个心理操作和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那个心理操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并没有新一类的心理综合活动发生。推理的功能是对判断进行叠加和变形,而不是获得新的心理形式,或者建构新的产物。所以,推理是丰富心理存储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再轻信一个事实领域,而是去深入了解它的含义。以前模糊不清的信念变得明朗,几个相聚甚远且彼此无涉的概念建立了真实和谐的关系。

2.三段论的概念性解读

我们已经说过概念的统一性,在此,为了方便展示概念的成长,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定义三段论:三段论是一个心理综合活动的产物。在这个综合活动中,判断得到了两方面的修改,而概念也借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就如前一个定义看的是三段论的形式,这个定义看的则是它的含义。只要我们用前面说过的概念形成原理来解释三段论,我们就会立即理解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奇怪的定义。

我们已经看到判断的产物是被断定的概念,这个概念因为添加了新的特征而发生了变化:a变成了b。于是,大前提产生了。在大前提中,概念ab或者说中项进一步被修改,多了c这个小项。也就是说,ab变成了abc。所以,三段论的结论只是陈述了这个变化结果,即a变成了abc:

a=ab;

(1)  ab=abc;

所以a=abc。

约翰是约翰人;

(2)  约翰人皆会死;

所以约翰会死。

这只是意味着,我脑海中的约翰这个概念要与作为外部实体的约翰相符合,就必须再添加上人的特征和“会死”这个特性。这样一来,我的概念约翰此后就必然会携带着人的特征,包括“会死”这个特性,这个过程再次展现了心灵是如何通过新经验而维持其旧有概念的。



第六节 归纳


1.归纳

第二种推理是归纳,归纳靠的是直接诉诸经验,而非概念对比。归纳得到的是关于新经验会是什么样子的陈述,这种陈述的依据是这类经验在过去的样子,所以,归纳代表了意识要略微领先于已经发现的现象,以建构一个假设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倾向,归纳的用途已经在第2章的“心理学方法”标题下讨论过。

2.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演绎和归纳并不是两个互相排斥彼此不容的过程,相反,正是它们的结合才驱动了发现和证明。要获得知识,我们首先要依靠经验,经验是形成概念的材料,并且可以通过归纳而化身为假设或经验律。这些最初的思想发展阶段给了我们更高的起点,可以方便我们进一步探索经验的多样性,并且通过演绎而征服更多的现象种类。所以,这两个思维过程之间一直存在着作用和发挥作用,它们一个把我们从个别带到一般,一个把我们从一般带回个别。每来回一次,我们就具有更多的心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