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五节 自主决策的效果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1.表达性效果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自主注意的直接效果。从生理方面来说,我们会感觉整个头部集中在某个地方,当然主要集中在接收刺激的感觉器官上。在视觉注意中,头部皮肤向前拉,集结在额头上。实验表明,被注意器官的供血会增加。当我们集中注意去想象或思考时,我们的眼睛会向上转动、会转圈。这时候,我们会有探索感或搜寻感,并且这种感觉被定位在头颅背部。做出巨大努力时,会往后倾、下巴紧缩,所有这些表现都附属于努力本身所瞄准的以及其到目前为止所完成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这些表达性变化与其说是注意的效果,不如说是注意的伴随物,它们与自主决策的关系,就如表情与心理兴奋的关系。总体上看,这些表达性变化是反射和自主注意所共有的,并且可以人工制造。我们可以刺激一个无脑动物,使其表现出高度注意的样子。

2.严格意义上的效果

自主注意会更多地引起肌肉紧缩和抑制,我们正尝试着人为制造这些效果,因为我们相信,如此一来,作为自决之物的意志将会水落石出。菲尔认为,我们可以采取机械手段(重量、高气压、躺着的姿势)来增加运动力量、运动速度和运动精度,而这额外的力量来自该系统的其他部分。贝克拉尔认为,最极端的肌肉紧张状态就是自主注意引起的静止状态或静态收缩状态,认为注意是对神经力量的最极端消耗。他指出,注意一旦扩散和中止,肌肉便会立即得到完全放松,到达完全的休止状态,这种情况见于睡眠。罗卜和其他人发现,毁坏了某些运动中枢后,相关的四肢会有一个更长的休止期,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自主努力才能动用它们。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动用了身体其他区域的神经力量。动物会自主地协调自己的行走动作,而沙文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刺激某些感觉神经而人为地制造出这种协调。

实验研究也说明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制造这些效果。为什么不是每个这种生理变化都会或者说都必须有一个生理起因?生理学为什么不能在一些例子中发现这个起因?但是,就算我们能人为制造注意效果,这又与自主决策有何关系呢?实际上,这只能证明,守恒律在大脑活动中占据一个显而易见的地位。为了解释意识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我们已经提出了两个假设,而根据其中任何一个假设,自主决策都可能是支配心理发展的唯一律法。

3.身体控制

我们把极端复杂的检查和反检查系统称为身体控制,这个系统在成人生活中发展缓慢。如果婴儿的早期努力就已经明显受到意识的指导,那么我们将会发现,这种指导利用的是一般的感觉—运动律。关于这一规律,我们已经在“暗示”章节中介绍过。所有这一切的基础都是自发的、反射的和本能的运动,如果这些运动是令人痛苦的,那么它们可能会通过痛苦的直接抑制效应而减弱。如果这些运动是令人愉悦的,那么它们可能会继续。如此一来,感觉和运动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联系,通过这个联系,苦乐记忆变成了激发适应性反应的刺激。这种原始的自我保存律可见于低等生物中。低等生物不会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且只需要做出小范围内的适应反应就可以继续生存。但对于人类婴儿来说,这并不足够。人类生活极为复杂,所以婴儿的肌肉要足够灵活,但这种灵活性还不能满足偶然的或本能的运动经验的迫切需求。所以,婴儿有很长一段时间要付出艰辛努力,他不仅一生下来就厌恶痛苦,他还会想尽办法去避免痛苦;不仅会得到暗示,还会持续模仿;不仅亲身经验,而且会自主实验,他所有的教育都受外部指导的支持。如此一来,肌肉系统为了满足生命需求而在总体上受自主控制,并为了工作或偏好需要而遵循具体的指导。

这种控制会延伸至部分反射功能,如咳嗽、打喷嚏、颤抖,会覆盖到一些自动过程,会打破本能并对本能要素进行重新部署,只有那些与大脑存在有机联系的肌肉才能为意志所用。不过,在这些肌肉中,有些从来也未受过自主控制,因为它们没被使用过。比如,经过不断的努力后,耳朵肌肉可以用于移动耳朵。

4.道德控制

类似地,冲动和欲望受合理活动律支配。儿童期的不合理放纵会通过自然惩罚而得到部分更正,但是,在这个范围内,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之间的冲突使得痛苦和快乐不足以指导生活。长期的谨小慎微,辅以父母老师的劝诫,将会使这些结果相互平衡。我们通过服从而学会自制,对人的尊敬慢慢会变成对中庸的尊敬,服从会慢慢变为谨慎控制。道德控制的发展过程与谨慎控制密切相关,但是我们看到,道德控制的运行律已经存在于道德命令中。道德命令设定了它自己的服从类型,并管理自己的惩罚措施。

此外,就如身体控制会变成潜意识的神经刺激和收缩状态(这是身体直立、身体平衡和身体习惯动作所必需的状态)一样,心理和道德控制也会发生这种变化。和谐的心理生活必然是心理流有序的生活,其中,想象服从事实,联想符合逻辑,情绪仅具其应有之力,意志行于细思之后。所有这些都是一个渐变的结果,最终结果的色彩将由心理平衡程度决定。这种平衡是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而有意识取得的平衡,自主决策会越来越遵从意图法则——对的或错的。感觉世界中存在一个普通而固定的感性库,同样,心理世界中也存在许多相对稳定的意志—刺激,也就是说存在有性情。所以,道德选择会变得习惯化,选择的正确性会变成一个人的德行。



第六节 自主决策的理性方面


1.力量直觉

前面我们已经简要地指出了力量直觉,通过分析努力,我们发现努力的最终基础就是自主注意。无论努力具有什么形而上学有效性,我们都通过亲身努力而得到了自我能动性和他者能动性这两个概念。我们通过知性综合活动明白了时间和空间都是直觉,我们认为理想就是超越了知性建构的、被我们感觉到的真理概念,同理,我们必须在自主决策活动中识别出一个起管控作用的能动原则或者力量原则,这个原则是一切意志经验的实质。

2.义务直觉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了义务感的绝对本质,我们发现义务不仅是命令性的,而且是普遍的。换句话说,义务支配着意志活动,是意志活动的本质。知道了要执行义务的正确性或“必须”性后,义务就成了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最具约束力的事情。

*  *  *

[1]见《心理学手册》第2册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