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第5页

书籍名:《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作者:迪安.德尔.塞斯托


但是冲突总会发生,所以在它们最激烈的时候,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些改变,而不是让其他人付出代价;担起责任,而不要利用别人;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一定总是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确保你的意愿是解决争端,而不是火上浇油。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的意愿是倾向于在争端中和解,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错?

·如果我首先承认自己的问题,那么争论会是什么样子?





19.如果你想要即兴的激情,就务必做好准备


随着生活的节奏快到以秒来计算,你会认为即兴生活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如今日常生活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很多人在下班前就已经疲惫不堪。紧随我们繁忙生活之后的心血来潮的想法,再次让我们备感疲劳。所以我想,即兴生活的最佳方式是做好准备:接触新鲜的事物,把它们标注在你的日历上,这样它们就能时刻展现自己新奇的一面。即兴的激情,需要一些小小的计划。

我知道有些人会称这为一种逃避,或许它是。但是对我而言,即兴发挥从不是我擅长的事情,我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计划所有事情,这被称作“肛门滞留人格”——是的,我正计划着如何应对它,我已经为即兴设计了预测模型。

接下来,说一说是我们都是如何做的。这一周里,我和妻子会抽出一些时间来,为接下来的一周安排一件我们通常不会做的事情。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到即兴,我们却体验到了即兴想法的新鲜、冒险和惊喜。我们的大脑察觉不出其中的区别,但是我们因为体验到生活激情而带来的改变,是我们根本无法忽略的。那会使得生活和生活里的事情看起来更激动人心,更富冒险精神,是的,也更有即兴的激情!





制订尝试新鲜事物的计划。

试试这样问自己:

·假如在1-10的范围内打分,我能为自己的即兴水平打几分?

·我能列出10件我通常不会做的事情,并计划用10个星期去实现它们吗?





20.学会改造你的每一个负面想法


我们会被我们的思想所左右,除非,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思想。

看起来,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浮想联翩,负面的想法对我们的健康快乐和进步没有什么帮助,但我们就是无法遏制这些想法。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保持着一种随意的姿态来面对这些任意的、没有约束的,却很强大的负面想法,这对这些想法是一种放任!放任导致负面想法肆无忌惮。

很多人顺从地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样子,比起看到掌握自己思想生活所有权的可能性,他们宁愿允许这些负面想法肆意奔跑,一遍遍地做着下流的勾当。马克·吐温就很聪明地对待这个问题,他说:“我是一位老者,我知晓许多麻烦,但是其中有很多并未发生。”

似乎我们的负面想法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负面事件的压力、怀疑和恐惧,只是因为我们太惯着它们,才对罪魁祸首的它们视而不见。

事实上,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让它统治我们。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思想有能力重组并调整我们的每个想法,并将其变成凡事皆有可能而非焦虑不安的积极模式。但这要求你学会在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坚定地自我叫停,然后对这些具有破坏性的想法说:“不,这次不行!为了寻求改变,是时候重新思考这个想法了!”





今天,花一些时间去改造每一个负面想法。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有哪些反复的想法对我并不是很有用?

·花一点时间思考,能最小化或消除这些想法吗?





21.找一个能对你永远提出中肯意见的人


也许你会这样评价自己:“我工作认真,是一个很不错的伴侣,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真的吗?他人对此会怎样评价呢?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曾听过别人对他的真实看法。人们不愿说破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人没有勇气直言不讳,或者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说,又或者他们没有能力表述。

在现今的日子里,我们很少能够听到帮助我们看到自身盲区的中肯评价,所以我们只好经常进行自我评价。

这种自我反省是没错的,但毫无疑问,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过高,也可能过低。我们的生存本能总是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准确吗?可靠吗?或者会因为其他的因素而带有偏见吗?

如果我们想从别人眼中看出真实的自己,来改善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就需要为他人创建这样一个空间——让他人能够诚实地面对我们,允许他们毫无顾虑地告诉我们他们的心中所想。

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反馈越是诚实,就越有价值。这不代表他人说的总是对的,但这是你给他人的体验,对他人而言,那就是他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如果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向你传达了同样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就很有分量。请你把它当作事实,并将你能够听到它当作一件幸事。





找一个能对你提出中肯意见的人。

试试这样问自己:

·谁是我可以信任的、能为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中肯意见的人?

·谁是我第一个愿意听他意见的人?





22.人们会敬畏那些活在当下的人


有些人的社会不适感是完全没必要的,只会让生活变得尴尬、紧张、不满足。尤其那些活在过去、渴望将来,或者仅仅是被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的人。

你曾与活在过去的人对过话吗?无话可说,是不是?就好比这对话一直在倒退,而你感觉自己被拉到一个漏斗里不知滑向何处,只感到筋疲力尽。

你曾与那些太忙于追赶未来的人对过话吗?很难跟得上,对吗?在这些对话里,你就像被一匹野马拖拽到沙漠里,对于对话何时结束,无法控制亦无法预料。

你曾与那些让你感到在他们面前自己是唯一留在地球上的人对过话吗?这样的人很少,是的!振奋人心,确实。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机会的确很小,但却是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体验。当我们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时,我们才会感到舒适和受重视,我们被允许做真正的自己。

现在想想,我们同样也有能力给他人如此精彩的感受。我们确实可以。这需要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付出极大的专注、关心和自制力。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你创造了融洽、信任和机会。对话结束后,他人感到有所收获,而你则感到荣耀自豪、心满意足,并且你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与他人和谐相处,与思想不集中做斗争。

试试这样问自己:

·在对话中,我会游离到过去还是将来?或者我仅仅是被分散了注意力?

·当我在对话中游离时,会对我正在思考的事情有所帮助吗?





23.对比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准


社会在很多方面都十分重视对比。从商品到服务,到品牌,到人本身,对比都一直在起作用,从未停止。

对比,既是不知疲倦的,也是令人疲倦的,因为它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于人类而言,对比就是一个陷阱,引诱我们将自己与我们通常了解甚少或一点也不了解的他人进行比较,不能自拔。

真正的成功从来都不是用对比来衡量的。

对比,会让我们一直陷在情绪的乒乓球游戏里。也许,你用一生的时间将自己和某个人做比较,最后却得到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结局。

唯一能衡量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不管我们的才干、长相、能力是弱还是强,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全部潜能。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的潜能脱离了焦点,或者不能被运用时,对比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衡量办法。

真正的成功,是充分发挥了我们的才干、能力和天赋。当我们能在自己的潜能里延展、冒险和生存时,对比就失去了全部的意义,我们的潜能超越了我们利用他人来评价自己的需要!





运用通过你的潜能取得的进步,替代对比的弊病。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是通过对比还是发挥潜能来衡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