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第16页

书籍名:《快行动,慢思考:快节奏生活下的自我修复》    作者:迪安.德尔.塞斯托




不管是通过自己的沉思还是他人的反馈,看看性格镜子中的你。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什么时候会挤出时间看看我在生活中的表现?

·我可以向谁寻求补充观点?谁会是一面好镜子?





77.婚姻问题:又一个怪罪的机会


我们可以多么巧妙地美化我们的问题,让人抓不到我们的责任!最成功地否认婚姻中的责任的策略之一,就是给我们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婚姻问题,不可调和的分歧,不同的成长环境,以及你能想到的所有其他方面——随你说吧。一旦你在婚姻破裂上贴个标签,责任就被推卸给一句空话,而不是一个人。那就没有希望了。

坦白地说,我从未见过一个词或一句话能弥补婚姻冲突中的差距,只有承诺要和解的人和愿意承担自己种下的恶果的人,才能留住现有的一切。因此在现实中,没有什么所谓的婚姻问题,只有我们选择带入婚姻的个人问题和自私行为。宣称“我们有婚姻问题”,不过是为了绕开我们个人造成的全部或部分问题的后果,并推卸责任。给某事贴标签会剥夺我们的所有行动力,顺便给它标上一句话,于是我们就可以躲在其后。“这是婚姻的错”,听起来是多么可笑。

然而,归咎于“婚姻状态”实在是太方便了。如果我们能以维护贴在我们行为上的标签那样的精力,承认我们在关系破裂中所扮演的角色,给出一些改变的希望和承诺,婚姻就可以被治愈、改善,并且过渡到真正的亲密。





不管结婚与否,担起关系中属于你那部分的责任。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有否定自己责任或避免承担责任的标签吗?

·我给自己的伴侣贴过评判和悲观形式的标签吗?





78.自制力就是由里及外地管理生活


自制力就好比力量训练。练习自制力,能使你长出“情绪肌肉”。

不论你相信《圣经》与否,书中有一节提到:“不是外在的东西损坏人们的名誉,而是来自他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包括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的欺骗、语言攻击、背叛,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接受各种令人失望的事情,它们来自朋友、家人、同事还有陌生人。当这些令人失望的事情出现时,我们能选择以下的一种做法:稳住我们的情绪,按我们想要的方式治理生活,或者,将我们的生活交给他人一段时间,让他人控制我们的感受,影响我们的思想状态,主宰我们的存在。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为随着我们变得越老,我们对这些事情越无法忍耐,他人将自己的压力和崩溃施加给我们,并且有增无减,甚至互相串联。如果你想减少这些影响,增强对这方面的抵抗能力,第一步要做的是把让你烦恼的每个人或每种情况作为练习自制力的对象。其中,关键词是练习,因为没有人有自制力,它不是我们通常拥有的特质,更不是我们的追求。随着我们的练习,我们将看到自制力的长远价值,远远地超过短期内让我们的行为不受控制的欲望。所以与其烧毁一座桥,你不如修建它。这样,你带来的就会是让违规者方寸尽失的冷静、希望和成熟,而不是压力。熟能生巧永远不会发生在这里,但是完美并非衡量的标准。衡量的标准是在前进的路上更平和、更繁荣和更多的可能性。





让自制力获得控制。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会把麻烦事当作提高自制力的机会那样欢迎吗?

·如果我集中精力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79.有时候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就需要有更好的秩序


有条理的意义在于,它会让生活突然变得更和谐。

我听人说,我们应该每七年搬一次家或烧毁房子以摆脱我们累积的东西。好吧,东西造成杂乱,杂乱造成混乱,混乱造成焦虑,焦虑导致生产力和热情的削弱。所以,让自己变得有条理,首先要学会抛弃我们不需要、不想要、不再使用的东西。当你清理完毕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更轻松,还能让很多慈善机构会获益。更多先进组织打一起步就保证说,你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有归处,会得到深思熟虑的处置:工具放在一个地方,商用物品堆到另一个地方,工艺品和小玩意摆在另一处——确保每件东西都可以得到并且易于查找。

然后,我们还留下些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我每次把车钥匙和钱包放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在过去,我每年要浪费无数个小时去找它们,而我妻子的工作效率也会受到牵连。没能尽快改掉自己的愚蠢和健忘,我感到很羞愧。

虽然每时每刻都把东西严格归位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我们仍要为所有东西都打造一个高效的系统、流程,或整理出一个位置。不然的话,我们就会把时间浪费在管理混乱上,而不是用来取得进步。不用说,比起用来处理混乱的时间,让生活变得有条理的时间是微不足道的。一旦你把整理工作进行到大约15%,你就会看到当你的财物、责任和生活井然有序时的意义所在。





最小化不必要的麻烦,让生活变得有条理。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经常要去找没有放在固定位置的东西吗?

·如果我的生活更有条理,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做重要的事情吗?





80.对于那些看不见隧道尽头的光亮的人来说,隧道可能就像一条曲线


隧道尽头是有光亮的,那光亮就是学习曲线。

如果生活有说明书,它会厚达40英里,要几辈子才读得完。考虑到我们的生活会与后人有所不同,它也会非常无用。然而,随着成长,我需要面对更多的新事物,也没有类似经历可以参考。所以当某个新事物出现时,我的第一感受是不确定,有时甚至会缺乏信心。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它是完全陌生的。

当今,几乎我们的所有压力都与新事物有关系,这事实依然存在。不论事业、人际关系、健康,或者其他,当我们对问题、主题、情况、个人、机会了解甚少时,我们会缺乏远见和自信。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确定的事情,如果我们能立刻开始学习的旅程,而不是惊讶或过度思考,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被解决的。每当灾难发生时,医疗专业的现场急救员也会接受同样的锻炼。我们处理新情况的做法是相似的。我们应该进入发现模式,并使用必要的手段,学着得到真相和处理事情,然后看看我们感受如何。事实是,我们的自信和清晰的思维能力通常与我们的探究深度成正比。





不要对不熟悉的情况感到害怕,而是要从中学习。

试试这样问自己:

·通过学习,我生活中的哪方面会受益?

·我应该提高我的网页搜索技巧或者更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吗?





81.如果你说话没人听,那不是他们不听,而是他们没有与你产生共鸣


保守估计,我不下一万次在生活中责怪某人没听我说话,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听的方式不同,或者根本没有听到。这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多苦恼,阻碍了我事业的发展,并且其阻挠的力量比其他任何方面都大。但是,我至今还在为那些我很快就总结出的他们没在听的“真实”原因——他们要去用午餐,他们是蠢货,诸如此类——感到焦心。在我成年生活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从未想过有可能是我所说的、没说的、(更重要的是)我是怎么说的,制造了有效沟通的障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对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或许我才是那个沟通有问题的人(我才是蠢货)——你猜怎么着,我确实是。

我调整了自己的说话方式,让内容更具体,对对方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并放慢说话速度,同时花时间思考对方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受我说的东西,又或者我该说多少话、怎样最有效地传达,之后我的每一次工作分派、协商和谈话都变得更有效率。当我开始交流细节并为别人写下要点时,别人听明白我的意思的概率,还有我的计划完成的概率都常常双倍增加。





在交流时,表达明确,寻找共鸣。

试试这样问自己:

·我的沟通障碍是什么?我是一个细心的交流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