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如何把梦想变现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如何把梦想变现

第三部分 更多通往成功的钥匙

书籍名:《如何把梦想变现》    作者:埃尔默·惠勒



第一章 别想“如果”,想想“怎么做”


学会编辑你的能力,做你自己的编辑,避免提及“如果”二字,而是利用“如何”二字让自己赢得成功。

如果愿望变成了马,那乞丐都去骑马了。

坐在公园长椅上的任何一个乞丐,都能拥有自己的一匹马——至少是一匹木马。

只要他不再纠结于“如果”,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做”。

把公园长椅上或酒吧凳上的梦想变成现实生活里的工作,不过是一个机械过程而已。

我已经把这一过程告诉了你,现在让我再进一步加以阐释,并着重强调两个字:如何!

作为一名报社记者,我的工作要求我要讲清“事件、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这几个方面。

但是我的编辑总会说,最重要的是搞清一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如何”二字正是所有新闻报道的根本。

如何让梦想产生磁力

我错过了航班,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坐下来,抱怨说:“如果我早点儿到机场就好了?”

这么做于事无补,因此我开始琢磨:“我如何通过乘坐其他交通方式来完成此次演讲的安排呢?”

“如果我有一百万……”一个女孩看着服装店里的漂亮衣服,叹气着说道。可是这么说于事无补。

旁边的另一个女孩心想:“我如何才能挣到钱来买这些漂亮衣服呢?”

她思考着别人是怎样赚钱的。她有了一个计划,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她意识到,正是“如何”两个字让她的梦想产生了磁力。关于这一点,相信你已经在万能秘诀中发现了。

这些女孩的故事仍然不时在你身边发生。

灰姑娘仍然活着。

当你受挫的时候

当你感到受挫时,不要说“如果怎样”,你要想想“如何做”。

哈里·杜鲁门没有说“如果我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而是坐下来思考“我如何才能得到选票”。

在所有民意测验都不利于他的情况下,他最终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推销员查尔斯·拉克曼思考着“我如何才能成为公司的总裁呢?”后来他真的成为白速得公司的总裁。

躺在火车下铺的推销员没有说:“如果我是老板,今晚就能在家跟老婆孩子一起了。”相反,他开始思考,“我如何才能成为公司的老板呢?”不久他也真的成了老板。

文森特·雷吉奥,曾经是好彩香烟公司的一名推销员。他同样是懂得思考“如何做”的人,因此后来成了这家公司的总裁。

“如何”二字能带你走向成功。

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有“机会之地”之称的阿肯色州,真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

那一年的夏末,这家公司面向120人进行了一次股票发行,最终有50人参与了认购,累计募集资金670美元。更重要的是,这次发售让赫伯特·特鲁和妻子贝蒂·安获得了实用心理学方面的经验。

27岁的赫伯特·特鲁是广播和电视节目的编剧和制片人。

作为一个拥有戏剧天分并急于证明自己的年轻人,他想要掌握有关电视和广播的一切知识,同时又能养活妻子和两个儿子。

1950年的夏天,他进入NBC电视台的夏季研修班和西北大学的研究生院。由于成绩出众,他在次年获得了西北大学的奖学金,使他得以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业,同时又能深入学习电视运营各环节的知识。

奖学金除了用来支付两个学期各一半的学费以外,就只剩700美元了,这点钱根本不够养活一家四口。然而,赫伯特发现了一个商机。他琢磨着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钱,而不是“如果自己能有足够的钱”。

因此,他开始着手组建真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这一举措为自己的学业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赫伯特列出了大概120个人的名字,并给这些人寄了一封两页纸的信,一张印刷正规的真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5股股票凭证(价值5美元)以及一张贴了邮票的邮寄存款单(收件人为圣路易银行)。

西北大学给他提供了每月租金仅为60美元的活动房屋。此外,靠着700美元的奖学金,一些兼职工作挣来的钱,以及出售股票凭证所获得的钱,赫伯特足以成功完成接下来两学期的学习。

这难道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故事吗?

成功来自“如何”二字

一家高档乡间俱乐部的修理工说:“如果我有钱的话,我就能成为这家俱乐部的会员,而不是一个被叫来干活的修理工。”

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么想而有任何改变。

达拉斯市的鲍勃·桑顿没有说:“如果我是哪家银行的行长,我就可以建一座高楼大厦了。”

他想的是:“我如何才能成为银行行长。”他找到了其中的办法,于是成了商业银行的行长,并建起了银行大厦,而且是在战争期间建起来的。

他没有说:“如果我能搞到钢材。”他想的是:“我如何才能得到钢材。”他找到了办法,银行也因此拔地而起。

所以,从现在开始思考——我如何才能完成一笔大订单?我如何才能得到提拔?我如何才能挣到钱?

别当一个坐在公园长椅上满脑子“如果”的人,要当一个爱动脑筋琢磨“如何做”的人!

成功更青睐于那些爱思考如何做的人!

他让帽子更加贴合

哈利·罗尔尼克没有想:“如果我能做出一种贴合男士头型的帽子。”而是在心里琢磨着:“应该如何做呢?”

在欧文·皮尔斯等得力干将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种方法。然后,他成了拜耳-罗尔尼克帽业的总裁。

他们的帽子适合全国各类头型的男士,因为罗尔尼克找到了如何做的方法。

在美国的各大作坊和工厂中,这也被称作“实际经验”,也就是“知道如何做的知识”。

这一点用在人身上同样管用。抱怨着“如果我是工头就好了”的工人,绝对成不了工头。

坐下来思考“我如何才能成为工头,成为主管——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提升?”的人,通常能够找到其中的方法。

“知道如何做”才是关键!

当今的成功秘诀

“一粒又一粒,母鸡填饱了肚。”

对于目前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古老的谚语是多么适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上千名年轻人曾问过我,他们应该如何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其实,他们真正想问的是:“我怎样才能从更高的平台起步?”

像曾经的我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认识到,通往成功的路并非坦途,也并非一蹴而就。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不过,刚毕业的年轻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是能够在工商业和农业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

这是因为,在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成功仍然大有可能。事实上,今天的年轻人,只要愿意脚踏实地走好职业道路,肯吃苦,肯付出,就能够实现几年前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目标。

六个小仆人

这些仆人会为你服务,不管你是在公园长椅上,还是在酒吧凳上,或者是客车的上铺上。

他们会为每一个人服务,正如他们会为新闻记者服务一样。

他们就是:“是谁”先生,“什么事”先生、“哪里”先生、“时间”先生、“为什么”先生,还有最重要的——“如何”先生。

学会编辑你的能力,做你自己的编辑。

避免提及“如果”二字,而是利用“如何”二字让自己赢得成功。

请让这六个小仆人帮助你梦想成真!



华尔道夫酒店曾经只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