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最好的生活: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

书籍名:《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作者:李思圆



01  读好书

有人曾说,人一生有三大幸事:读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好师傅;成家时,遇到好伴侣。

可这仅仅是理想状态,大多数人的一生,有着或多或少的残缺和遗憾。

当你成年了以后,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捷径去弥补的方法,就是读书,尤其是读好书。但在浩瀚书海中,几乎每位作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经验来各抒己见。他们阐述的道理,表达的意见,倡导的观点,有其合理性,但不一定都正确。

如何甄别其中的对错或者优劣好坏,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

就如我们吃饭一样,陈芝麻烂谷子的书读多了,不仅不可以为你增长学问,反而会坏了你的品行,拉低你的层次,误导你的人生。

而所谓的好书,会在无形中滋养你,丰富你,净化你。它们就是那些经过光阴淘洗,前人实践,依旧被现代人认可和推崇的经典著作。

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品级。就如费尔巴哈曾说,人就是他所吃的食物,读书也是其中一种。

也许我们无法决定周围的人和环境,但是选择读好书,却是你力所能及,且难度不大,但却可以让你获益匪浅的事。

02  交高人

你身边有怎样的朋友?他们是勤奋,上进,有斗志,不断地在激励你,还是懒惰,颓废,得过且过,不断地在消耗你。

其实你身边的朋友,几乎决定了你的前途。

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你是什么样的人,自然会吸引来同等档次的人,同时你经常接触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对你也有同化的作用。

有一个理论说,你身边六个最亲密朋友的素质、水平、能力的平均值,就是你这个人的概况。

比如有的人就像太阳,即便你暗淡无光,靠近它,也能努力做到发光发热,彼此照耀;而有的人就像毒瘤,哪怕你本质不坏,它也会慢慢腐蚀你,让你与其臭味相投。

记得曾国藩曾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遇到层次低的人,无论你再努力,长时间跟他们处在一起,也很难保持高洁的心性,昂扬的斗志,以及善良的品德。

反之,遇到高人,即便你尚有不足,他们也可以带动你,不断变好,而如果你本身卓越,他们更会促进你,不断提高。

因此你既要学着多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而远离那些消极、悲观、厌世的人。

同时,也要学着去完善自我,因为当你自身实力不强,心态不好,格局不大时,也很难靠近那些比你优秀的人。

03  见世面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圈子,以及许多条条框框内。

如果你一直困在其中,不去拓宽格局,突破瓶颈,增长智慧,就会被僵化的头脑、迂腐的思想、呆板的方式所禁锢。

想要从各种束缚中跳脱出来,就必须要学会见世面。而要做到如此,就要学会两点。

第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你必须要去走走,多看看跟你不一样的人事物。因为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就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色?

你只有亲眼目睹了更美的风景,更广阔的世界,更优秀的人,你才不会做井底之蛙,你才能学会谦卑,你才真正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

第二、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对于物质条件,你有讲究,也能将就;对于情感问题,你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对于已失去,你能坦然面对;对于未得到,也能从容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学会自我承担、自我疗愈、自我缝合外,有些伤、有些苦、有些痛,你还得去受,去尝,去体会,唯有如此,你才能将它们内化为独属于自己的阅历和经历。

04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每一种,虽然无关对错,但也有高下之分。

这其中的区别,不在于物质条件好坏,更多在于自我的修为人品,以及学识的差异。

其实每个人,虽然在职业、年龄上不一样,但从内心深处来看,都渴望变强,变得更加出色。

而我们可以做到:

1.读好书,使自己医愚、避恶、向善。就如雨果曾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2.交高人,使自己更加勤奋、努力地往前奔。就如“知乎”网友曾说,和太阳在一起,一无所有的月亮,也会拼命发光。

3.见世面,使自己更加开阔、豁达、不狭隘。一无所有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而越是厉害的角色,越是不显山不露水,因为他们不自卑,也不自傲。

当一个人由内而外,打开了眼界,丰富了涵养,滋养了心灵,经过不断的打磨、淬炼和蜕变以后,就会遇见更好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