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年轻人,不能活得太舒服

书籍名:《生活需要孤独感:自律的极致就是孤独》    作者:李思圆



01

有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上个月招了一个实习生。

前几天下班后,有个重要客户突然要看报告,于是,朋友让这个实习生到办公室加会儿班。

其实朋友公司很少要求员工加班,加班费用都会正常结算。而且这个实习生回家也没什么事,但就是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愿意。

第二天,朋友正准备给实习生交流沟通,因为觉得她这样的工作态度有点问题。可还没等朋友开口,实习生就主动提交了离职书,理由是不能接受有加班的工作。

朋友爽快地同意了,并好心地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导这个实习生说:“以后你就会知道,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实习生根本听不进去,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人曾说,年轻人一提到工作,就拈轻怕重,挑肥拣瘦,一旦觉得自己吃亏,受了委屈,就想另谋高就,沉不下心来。

我们在该吃苦奋斗的年纪,就不要只想着安逸。一旦你选择了暂时的轻松,未来的结果就一定不会陪你演戏。

等到你人到中年,不得不肩负重担,独挑大梁,撑起一个家时,你就知道曾经偷过的懒,生活总会连本带利地向你讨还。

而现在,你若才开始奋起直追,即便还有余力,也需要付出代价,更何况你还在坐以待毙。

02

我曾经经历过一段特别颓废的时光。工作不忙也不辛苦,生活不累,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事情。

那时我感觉时间多到用不完,  每天下班回家,就喜欢追剧、逛街、看电影。

周末睡到日上三竿,一整天窝在床上玩手机。

刚开始,我还挺满意自己的生活。多滋润啊,生活几乎过得毫不费劲。直到我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甚至到了遥不可及的地步,才猛然醒悟。

那时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某个同学因能力突出受老板器重,很快就升职加薪了;某个朋友,又出国深造去了;某个熟人,自己创业给父母买了房……

可以想象,我当时就像突然被雷击中一般,那种内心的恐慌和不安,感觉整个人生都快完了。

我时常感到惭愧,因为年轻时浪费了那么多光阴,去做了毫无意义的事。但庆幸的是,觉悟的还不算太晚。

我对于年龄和职业有很深的危机感,虽然每天这样马不停蹄的奔跑,也会感到很累,但我想如果我现在停止了奋斗,很可能未来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也许暂时的安逸,会让这一阵子活得舒服,可是它却会让你接下来的一辈子,都活在痛苦、纠结、悔不当初的遗憾中。

03

认识一位青年作家,她曾当过大学老师,后来为了心中的梦想果断离开体制,回到古城老家当一名自由职业者。

因为她的努力勤奋以及出色的才华和影响力,一家旅行公司的CEO给她投资了上百万,助力她开了一家民宿。

白天她要经营民宿,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其他时间还抽空读书写作,开设网络摄影课堂,成立设计工作室等,她完全把自己活成了斜杠青年。

短短几年,她还清了家里十几万的债务,真正实现了财务自由。又因为很出色,去年和一位同样优秀的环球旅行家喜结良缘。

可以说,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事业、爱情、诗和远方,她都在三十岁以前提前囊括。

也许很多人觉得她运气好,可是鲜少人知道,为了过上如今的生活,她每一天,都活得像一个钢铁战士,不敢睡懒觉,不敢闲聊,几乎争分夺秒,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到瘫软在床不想说话。

人在年轻时,总觉得光阴还多,可以自由散漫地生活,于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等到你在煮青蛙的温水里慢慢被蚕食,想要跳出来又无力挣脱时,才明白,你现在遇到的所有的坑,都是你曾经亲自挖的。

04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八十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吗?

在你该努力学习时,偷了懒,等到你需要运用知识作为敲门砖时,就会因少背的单词,少写的作文,少看的书……残忍的被拒之门外。

在你该努力工作时,你绕了弯,等到你需要利用实力更进一步时,就会因为少加的班,少做的事,少完成的任务,被限制在原地。

在你该完善精进时,走了捷径,等到你想要靠一技之长,取得想要的好结果时,就会因为少弹的曲子,少说的演讲,少练的普通话,无奈地跟好运失之交臂。

年轻时,是最好的奋斗时期,如果你不珍惜光阴,不想吃苦,不想受累,到了人生的下半段,这些欠下的债,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堆越多,直到有一天,它们会拖累你,让你无法继续前行。

没有人可以靠运气过好这一生,也没有人可以靠耍赖就过上想要的生活。更没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并不是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年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为之奋斗,但如果你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余生就只能碌碌无为地过下去。

与其在后半生,被动地去接受命运给我们最残忍的安排,不如在前半生,主动去改写自己的人生。